第 6 部分阅读
乾隆走了一会,眨了眨眼睛,想刺激一下全国的百工,就对和担骸澳惆颜飧鲎隽兜母艺依础!?br />
皇帝下了命令,很快马家卖镰刀的马远播被找了过来。这时,县官也跟了过来。
马远播一到乾隆皇帝那儿,双膝就跪了下去,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王法,吓得浑身筛糠。
乾隆一看马远播吓得那样,就哈哈地笑了,说:“你不要吓得慌,起来吧!”
马远播颤颤惊惊地起来,两眼看着皇帝,一句话不敢说。
“这是你做得镰刀吗?”乾隆问。
“是小人做得。”
皇帝那天高兴,话特别多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草民,马远播。”
“不仅你的名字叫得好,我看你的镰刀做得也好。”乾隆高兴地说;“今天,我特意地赏给你两个元宝。以后,你要好好地做镰刀,把镰刀做得像你的名字一样远播。”
“谢皇上。”马远播慌忙地又跪了下去,磕了一个头。
“好!好!起来吧。”乾隆笑着发了话。
这时,和豢椿实鄹咝耍辖舻嘏穆砥ǎ骸盎实郏铱茨愀菝衤碓恫バ醇父鲎肿詈茫彩嵌匀俟ひ桓龉睦!?br />
乾隆点点头,答应了。
乾隆回去之后,没有多长时间,一副写着快如风三个字的奖牌就给颁了过来。奖牌做得非常好,圆圆的,大大的,是用红铜做的,也就是刘泽兰拿出来的这块。
马继成双手接过奖牌,感到心里非常内疚,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。同时,他也非常为老祖宗骄傲,心里道:“我的先祖,真了不起。”
“继成,刚才该给你说的的话,我都给你说完了,咱们娘俩就别说这事了。”刘泽兰说完,唉——!重重地叹了一口气,接着两眼流出了两行青泪,脸看上去很痛苦很无奈的样子。
“娘,你还有什么事?”马继成看着娘的脸,觉得好像娘还有什么心事没有说出来。于是,他说:“娘,你有心事就说吧,说出来好受。”
刘泽兰憋了半天,说:“我给你说了吧,你还有一个弟弟,名字叫二蛋。他两岁那年,得了一种怪病,死了被扔了之后,叫人给拾去了。后来,我又见了一面,打哪不听动静了,只知道他去了美国。”说完,她又擦起了眼泪。
马继成和巧凤都点了点头。
马继成看了一眼娘,说:“娘,兴许以后,我能见到他。”
从第二天起,刘泽兰的病就加重了。她躺在床上不吃不喝,两眼闭着,嘴里还说着胡话。说得最多的就是王有财。
好像干什么事情,都要进行攀比似的,在刘泽兰有病不能动弹的时候,西头的鲁华明也一下子撂倒了,说不行就不行了,昨天还好好的。
听见动静,鲁华明的四个闺女都来了,来到家里,都争着往爹的嘴里送东西,可鲁华明紧闭着嘴,什么都不吃。
有人说他是乐极生悲,腿刚能走一点路,还走不成遛,就谝能似的南北都去。到哪儿,嘴还呱啦呱啦地没完,好人该怎么样?再说了,儿子买来了两台收割机,一家人都招摇到了天上。买来收割机有什么了不起,还喜得你老头子叫人扶着跑去看?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,不病才怪。鲁华明一躺倒,村上的人说什么的都有。
有人说他是被王有财气的,说王有财的嬉、笑、怒、骂像一颗颗炮弹,句句炸在了他的心里,五脏六腹都被炸烂了。说真的,那天鲁华明回到家里,真的被气坏了,连饭没吃一口就睡了。睡了一会,说头疼心口疼,折腾得一家人一夜都不得安生。第二天,他的腿就开始疼,开始木,接着就起不来床了。怪吧!
乐也好,气也好。不管是什么理由,反正鲁华明是病了,而且,病的还越来越重。儿子,闺女把他送到县医院,在那住了两天,就被大夫给捻了回来,说那病不好治,回到家里慢慢地养着吧!可养好养,他有四个闺女一个儿子,如今又不差钱,谁斥候都行。可他一百样都好,就是有一样不喜欢人,好说胡话骂人。多少年的陈谷子烂芝麻都往外翻腾,翻腾地叫人难受。不是骂这个,就是骂那个,骂得最多的就是王有财。
第三章 嘱托 (十)
鲁含一听爹骂王有财,就气不打一处来。那天,他王有财太可恶了,牵着毛馿指桑骂槐。要不是他个老东西给捣乱,那场景真是好极了。可是,叫他一骂就给骂坏了,不仅没有达到事先谋划的效果,还丢了人现了眼。要是那天能逮住王有财,非扒了他的皮不行。
鲁含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爹,说:“爹,你别骂了,我已经叫人去找那个龟孙王八蛋了。找来,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。”
真是怪了!鲁华明听儿子说到这里,就不吱声了。一家人都大眼瞪着小眼看着他。只见他两眼眨了眨,说:“鲁含,我给你说个事。”
一家人望着清醒过来的爹,高兴极了。
“爹,你慢慢地说。”鲁含笑着道。
“咱家的房子,你想什么时候往上接?”他问。
“爹,等今年收完麦子挣了钱,我就往上接。”说完,他用手往上给他爹拽拽被角。
“盖几层?”
“我全部接到顶,四层。”
他爹露出了欣喜地笑容,说:“好样的,算你有种。”
“爹,要是我把房子接到顶,在我们村,我们鲁家的房子就是最高的了。”
“压过了马家的了吗?”他爹又问。
鲁含点点头,说:“超过了,高他家一层。”
“你不光要在房子上压过他,在各个方面都要压过他。”鲁华明两眼盯着他说。
“是爹,我记住了。”他像表决心似的对爹说。
鲁华明点点头,点完头,他就不清醒了,又说起了胡话。
刘泽兰躺在床上,已经七八天水米不粘牙了,瘦得皮包骨头。尽管这样,她心里还明镜似的,知道谁来看她了,谁还没有来。到现在为止,该来看她的人都来了,唯独一个没来的人就是王有财,叫她念干口。
马继成按照娘的安排,已经撒开了天罗地网,可是找了他几遍,就是找不到他。山里、河里、旮旯里,简直找翻了天,就是见不着他的踪影。
王有财在马家喝完酒,也就是骂完鲁家的第二天,按说,王有财还得去马家,可是他硬是没有去。其实那天他根本的也没有答应刘泽兰娘俩什么?只是说,以后再说留他家那事吧。他走了也不算过分。但是,他走了,应该说一声去哪里了,可是,他硬是没说一句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?
马继成找不到王有财,也不敢和他娘说,怕他娘受不了这个打击。说不好听的话,王有财就像她的儿子一样,二十多岁的时候,就进了马家的门。别说是人,就是养一条小猫小狗,年头多了,也有感情。
原来在马家工作的一百多个人都过来了,帮忙找王有财。找不到他,就开起了诸葛亮会。有的人说,“别找他王有财了,说他已经叫魯含派人给杀死了。“
马继成对这种说法,持反对意见,他觉得不可能。他对着参加会议的人,说:“如果,
王有财被人杀死了,得有尸首啊!不可能做得这么绝,一点痕迹都没有。”
参加会议的人一听,咕哝嘴了,面面相觑了半天,没有人敢吱声了。
马继成看了一下大家,说:“以后,这事可不能乱说,杀人可不是闹着玩的。王有财兴许一个人旅游去了。”
散会后,大家又犯起了嘀咕,王有财如果没死,哪他又到哪儿去了呢?
在马继成找王有财的同时,鲁含也派出了大量的人力去找他。也是河里、山里、。旮旮旯旯里,都找了一个遍。最后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找到,这才善罢甘休。真是怪了,他还能上天入地?为此,鲁含得出了一个结论,他肯定是自己藏起来了。
也不知道是回光返照,还是别的什么原因?刘泽兰一大早就睁开了眼睛,喜得一家人不得了。
她躺在那里,好像精神很足,气色也很好。巧凤趁着别人和婆婆说话的空档儿,推着自行车就往外去了。望着她的背影,谁也不知道她是干什么去的。不一会儿,她骑着自行车,又风风火火地回来了,车里带着一大包东西。
一碗中药,刘泽兰还没喝完,巧凤就端着一碗緑粥过来了。她趴在刘泽兰的床头,轻声轻气地喊:“娘,你喝点麦汤吧。”
她摇摇头。
“娘,你喝点吧。俗话说吃了新麦——”下半句话,巧凤一想,她不敢再说了,再说就吉利了。于是,她避开了那几个字,忙改口说;“饿了十天也不亏。”
刘泽兰张了张嘴,巧凤就明白了她的意思。于是,就用小勺舀起了麦汤,慢慢地喂进了她的嘴里。她喝了一口,品品,接着又喝了一口。喝完两口,就再也不喝了。巧凤无奈地把碗放到了一边。可是,就这两小口汤,人们都为老太太高兴,哪怕她现在驾鹤西去了,也不亏了。因为,这儿有一种说法,说吃了新麦,死了也不亏。刚才,巧凤只说了前半句,没有敢说后半句,她怕犯忌,有意避开了那个死字,就篡改了多少年的传统说法。但是,没有一个人嫌她篡改,还打心眼里佩服她机灵。
巧凤的辛劳,也没有留住老太太的命,当天夜里十二点零十分,刘泽兰就彻底地走了。但是,走得一点也不安详,两眼瞪得像个铜铃铛。
两位给她穿衣服的邻居大婶,不明白老太太还有什么心事不能闭眼?就用手往一起给合,但是,合上分开,合上分开,怎么也合不上。
马继成知道娘的心事,最后就不叫给合了。他说:“大婶、。二婶你们就别给我娘合了。娘的眼,我会叫合上的。”
两位邻居大婶听了马继成的话后,就不再给合。
差不多的时间,鲁华明也走了。走得时候两眼也没有闭上,睁得像两个牛眼。儿子鲁含硬给合,合了半天才合上一半。
马继成跪在大路上,边烧火纸边喊路:“娘,上路了。娘,上路了。娘,上路了。”他一连喊了三遍,才算完。老说法,人死了,小的得给喊路。不给喊路,死人就上不去天堂。
马继成刚给他娘喊完路,鲁含在西边就接上了。他喊:“爹,上路了。爹,上路了。爹,上路了。”他也一连喊了三遍。
两个人一个在东,一个在西,一唱一和,哭爹喊娘地弄了大半夜,弄得全村人都不得安生。
第四章 听谁的喇叭吹得响 〔一〕
人生有三件大事,出生,婚嫁和入土。
前边两件大事都是老的给小的办的,唯独后边一件大事颠倒了过来,是小的给老的办的。所以,小的们往往都把老人的大事办得漂漂亮亮,圆圆满满,生怕别人说闲话。哪怕家里再穷揭不开锅,也要顷其所囊,借呀磨呀地把丧事办好。哪怕再不孝顺的孩子,也得做做样子给别人看。平常不孝顺,谁看见了?可是,送殡的时候,大家都看见了。孝不孝,送殡很重要。
刘泽兰一倒头,马性所有的人都过来了。人之所以都过来,显得好看啊。院里院外的都是人,人多势众呀。往往都是这个时候,显出大门大户的力量。再说啦,谁来了也不吃亏,好吃好喝好吸的不算,还能弄一顶孝帽子戴,一身孝衣穿。那孝衣不得了啊,两件就能做成一个被里。你想想,在过去一个被里又能值多少钱?
马姓过来的族长有六十来岁,细高挑,名叫马正耀,按辈分马继成得喊他叔。他只要一说话,喉结上下就乱动颤。在族长会上,他说:“老嫂子死了,是我们马家一件大事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她活着的时候,德高望重,不光受我们马家的尊重,也受外姓人的尊重。这丧事,我们一定要办得大大方方,风风光光,千万不能叫外人看笑话。”
“大叔,这事,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。”马继成两眼哭得通红,说:“这事,你当家。”
一听这话,马正耀来了精神,说:“棺材越大越好,大了,才对得起你娘。酒席要丰盛,叫来烧纸的人吃好喝好,只有吃好喝好,才对得起他们。孝衣、孝帽子要大,只有大了,才好看。”
“大叔,你说得这些我赞同。”他擦擦鼻子,说:“你安排就是喽。”
“那得一万块钱铺底。”
“我这就给你。”接着他就对在棺材左边的巧凤说;“快给大叔拿一万块钱,送殡铺底。”
一会,巧凤拿来了一万块钱,交给了马正耀。
按规矩,接着找二指先生看日子。在农村送殡看日子非常重要,说日子如果看好了,能叫下一辈的人兴旺发达。如果看不好日子,能叫下一辈的人倾家荡产。你说,这日子重不重要?
马继成在族长马正耀的带领下,骑着自行车来到十里外的孙先生家,到那儿,他砰地一个响头磕下去,孙先生立马明白了他的来意。如果不是丧事,算命打卦是不要磕头的。
孙先生用右手撸了一下胡子,薄嘴唇一动,说:“是家母吗?”
“是。孙先生。”马继成从地上爬起来,说:“我娘,昨天老了。”
“家母的生辰八字?”
“今年,八十四岁了,属虎的。”马继成赶紧地报上生辰八字。
孙先生点点头,算了起来。
一小会儿,孙先生抬起了头,“说;四月初八,是个好日子。这个日子简直太好了。对她对你们的后人都好。”
马继成一听,打了一个楞。他略一寻思,问:“孙先生,还有比这更好的日子吗?他觉得离四月初八还有十天,等十天送殡太长。”
孙先生摇了摇头,有点不高兴地道:“我给你说,好日子不光人想占,老天爷也想占。我给你看的这个日子,没说得。人占天不占。保证送殡的时候,无风无火。有可能距聚上坟,老天会下雨。
听到这里,马正耀用手拥了他一下,马继成再也不敢问了,连声诺诺地说:“谢谢你,孙先生。我们马家就用这个日子“。说完,赶紧地掏钱走人,回家哭娘去。
马继成和他叔前脚刚走,鲁含就和他二叔鲁华发后脚赶来了。一个响头磕下去,孙先生刚要问他爹的生辰八字,鲁含就开了腔:“孙先生,我们鲁家,知道你先生的英明。你也不要麻烦了,我问你,你给马家看的是哪天的日子?”
“四月初八。”孙先生感到很奇怪。心想,看日子哪有不报死人生辰八字的,还问人家的事?
“这日子好啊!”
“好日子不假,但是,你要看用在谁的身上。”孙先生不想糊弄人,他想,具体人得具体看,具体人得具体分析。
“这还有那么多的讲究?”鲁含犹豫了起来。
鲁华发说话了:“孙先生,你不要误会。我这侄侄,怕你麻烦,不想叫你再费二回事。你看看,要是鲁家和马家没有多大了不得的冲突,就用一个日子算了。”
孙先生听到这里,心里还有点空。他消了消气,道:“你报一下家父的生辰八字吧,我给查一查,如果没有大碍,你用那个日子也行。”
“今年八十了,属猴的。”鲁含赶紧地报上生辰八字。
孙先生戴上小眼睛,低头给算了起来:“用四月初八这个日子也很好。”
“没有大碍?”
“没有。”孙先生说:“我敢保证对逝去的仙人好,对你们鲁家的后人也好。”他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角。
鲁含笑笑,从腰里掏出了钱,双手递给了孙先生。孙先生找给他一半的钱,他没要,又给他推了回去。孙先生也没再推辞,把钱放到桌子上的左上角,等着他继续往下演戏,听他说什么。
“孙先生,我们两家也不是外人。”他笑了一下,说:“家父活着的时候,对我说,咱们两家还是亲戚理道的,我得喊你表叔。”鲁含绕开了弯子。
孙先生看了一下桌子上的钱,心想,你只要不把钱拿走,表叔就表叔吧,反正,我比你大一辈。
“表侄,你有什么用得着我的事尽管说,咱不是外人。”他瞪着小眼,说:“你可不要客气,谁叫咱是表叔爷们呢。”
“表叔,我不瞒你说。”他壮了壮胆,说:“家父死了,我想敞敞面面地送殡……。”他想说的话,还是没有说出来。
“这我理解,谁不想敞敞面面的送殡?”他两只小眼一骨碌,说:“在你们兰城,你可是头面人物啊,不敞面那哪行?”他给鲁含不轻不重地戴了一顶高帽。
“人死了,是不是都得进老林?”
“对,除非不能进老林的人。”孙先生两眼一眨巴,如数家珍地道:“像少亡,下九流的人不能进老林外,都得进。”
“还有那么多的讲究?”
“就是殡事讲究多。”
“殡事,为什么讲究多?”
“牵扯下一辈的人啊。比如说,下辈人丁旺不旺?下辈人的日子好过不好过?能不能出贵人。”孙先生说得吐沫星子满天飞。
“有这么多的讲究?表叔,你老人家还得好好地给我说说呢!”鲁含眉飞色舞,他想说的话终究叫他给说出来了。他止不住的高兴,从心里想笑。
“下面,我得好好地给你说道说道。”他一看鲁含上钩了,打心眼里往外淌蜜,心想,我还得好好的再忽悠忽悠他。
“表叔,你可得好好地给我下下功夫。”
“你下一辈的人是要官还是要财?”
“官和财都要。”
“官和财,其实是一个事。孙先生在眼镜后面,偷瞥了他一眼。
“表叔,我长话短说吧。”他看着孙先生,说:“从今往后,我们鲁家怎么样才能压过马家?”
“你说,哪方面吧?”他不好直接回答鲁含的话,就绕了一下。
“就是鲁家要全面地超过马家。”他说:“今后不管干什么事,鲁家都要在马家上面。”
孙先生一听,略一沉思,说:“我得看看你们老鲁家的祖坟怎么样?坟子上长没长那棵耗子。”
“这事,你老人家怎么越说越玄乎了?”鲁含有点不满意。
“不是玄乎,我得到你们家老祖坟那儿看一看。”
“什么时间看?”
孙先生看了看墙上的挂钟,一看时候不早了。就说:“今天时间太晚了,明天太阳一出来,我就到。”
第四章 听谁的喇叭吹得响 (二)
鲁含一听不好说什么了,与他约好明天见面的时间后,就和他大爷一起走了。他走一路,想一路,觉得心里很好受。他认为,他鲁家老祖坟会长出像孙先生说得那种耗子的。那种耗子,虽然他没见过,他觉得他爹的坟子上一定能够长出来。他听他爹说过,那块坟地是他老太太花重金,找一个南方的风水先生给看的,光红丝线就买了有好几十绺子,是用红丝线一点一点追过来的。那老林,哪怕以前什么都没长,这一回也一定得让它长出耗子来。
鲁含的判断很准很正确。第二天,孙先生一看完他家的老祖坟,一下子就蹦了起来,他说他给人看了一辈子的风水,可从来没有看到过有这么好的林地。
鲁家的坟地座落在一块椅子型的地块上,后边是一座笔架山。山上郁郁葱葱地长满了树,树高的有二十多米,矮的也有七八米,緑森森的,高矮相间,错落有致,很好看。差一点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原始森林风景区。坟地前有一条小河,曲曲弯弯,一个弯弓正好将椅子型的地块抱在了怀中。河里碧波荡漾,水清凌凌的,一点杂质都没有。最为神气的是,哪怕老天爷一年四季不下雨,河里照样有水,淌个不停。据说那水通山上的龙泉。龙泉很大很大,在緑山顶上。面积呈长方型,够两条龙洗澡。老天爷该下雨了,龙就下来洗一洗身子,洗身子溢出来的水,就是雨。
有山有水,就是好风水,可是鲁家还占了一块好地,鲁家老祖宗的坟地正处在椅子地的当中。当中有什么好处呢?只要老天一下雨,雨水都往那儿流。可是流规流,雨下地再大也泡不了林地,因为前边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沟。要是泡了地,就不叫风水宝地了。
那天,孙先生一说完鲁家的坟地好,在兰城是独一无二时,鲁含又担心了起来。他当时就给孙先生说:“马家的坟地离他鲁家的坟地也不远,好像在一条线上,相距有三百多米远,是不是他家的也好?”
孙先生一听不敢怠慢,当即又走到了马家的坟地,无赏地给观看起来。孙先生迷缝着双眼,一会儿用罗盘测,一会用肉眼望,足足地折腾了有一个多小时,才对鲁含说:“还是鲁家的坟地好,马家的坟地屈居第二。”
鲁含当时的双眼眨了几眨,又问:“第二与第一能差多远?”
孙先生听到这里有点生气,他已经忙乎了一个上午,连一口凉水都没有捞到喝,急等着回去喝茶,就生气地道:“肯定不一样,要不是就有第一和第二了吗?”
孙先生,你别生气。他陪着笑脸道:“不是说风水轮流转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吗?”
“是啊,有风水轮流转这一说法。”
“假如,以后马家的风水要转好了呢?”
“我有办法不叫马家好。”孙先生说完,用眼看看两边,对鲁含耳语了起来。
鲁含听完,掩不住内心的高兴,哈哈哈的大笑起来。
鲁含怕孙先生给他定的密码事多脑子记不住,就用稿纸一、二、三、四的记了下来。记完他又怕不保密,就将密码锁在了箱子里。什么时候用了,他就什么时候拿出来看两眼。开开锁锁地挺麻烦,他媳妇朱玉霞就撅起了嘴,嘴撅得能挂油瓶。
这天,他看着媳妇撅起来的嘴不耐烦了,大男子主义又冒了出来:“看你,一点也不注意场合,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弄熊样给人看,真是撅嘴骡子卖个馿钱。”
“看你说得多轻巧,我烧香跪炉子的,腿都快跪断了,一点也不理解人。”朱玉霞生气地说:“那是什么好毛宝,还值得藏着拽着的?多烦人啊,我又不是专职保管员。”
鲁含想把事情给她说清楚,可一想,不能给她说,这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马上给她说清楚的。他生气地说:“你累,我不累?”话有点呛人。
朱玉霞也不是省油的灯,钥匙一扔,说:“你想搁,就自己搁去。”说完,大踏步地走去。
鲁含那个烦呀!真想上前把她抓回来,打她两巴掌。心想,你这个娘们真不懂事。
可气归气,他还是忍住了。他想,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当前,鲁家最大的事,就是送殡,而且要把殡送好。怎么样才能把殡送好呢?眼前,那就得丁是丁卯是卯的按照孙先生说的话去办。
他所需要办得第一件事,就是给他爹买棺材。说真的,他爹的棺材今天上午才刚买回来。按规矩,买的有点晚。他爹都死了有三天了,白白地叫他在那儿空躺了三天,不好看呀。你说你,鲁家又不是没有钱?
鲁含为什么等三天才给他爹买棺材呢?这里边有一个弯弯。说起这事又牵扯到了马家。
刘泽兰死后,马继成在第一时间之内,就赶到了他舅舅家去报信。在农村死了人,给娘家人报信是很要的一件事情。如果要是报晚了信,惹得娘家人不高兴了,那可不是小事。有可能在送殡的时候,给出个故事点子……刁难人。甚至摔盘子咂碗,揍人,这都是常事。如果是喝药或者是上吊死了,那更不得了,严重的话,连殡也不叫送了。死人在那臭在那烂多得是。最后,只有经官才能解决。
马继成到他舅家就磕头,一个头磕下去,那个响呀,半村子的人都能听见。他跪在那儿头顶着地,一动也不敢动,䝼等着他舅发话。他舅,高高的个子,高高的鼻梁,头发掉得一根不剩,太阳一照,头皮发红。他说话嗓门不大,慢声慢语。
半天,他舅刘泽汉才说:“起来吧!”马继成这才敢爬起来。
“我姐是什么时候过世的?”刘泽汉的眼泪出来了。
“今天夜里十二点零十分。”
“嗷,那时辰还挺好的。”
“舅,你看我娘的丧事,怎么办才好?”马继成坐下之后,两眼直看着他舅问。
“我作为你娘家舅,没有什么要求。”刘泽汉说:“按你们族里商量的结果办就是喽。”
“舅,你看这棺木买什么样的好?”他想,这棺木可不是小事,一定要叫舅舅表个态。
“这棺木吗,也不要太奢侈。”他不紧不慢地说:“能说得过去就行。”
“我觉得我娘辛苦了一辈子,我们当儿女的得给她一个好棺木。”他说:“我们姊们五个商量了一下,决定给娘买一个六六天桐的棺材。”
刘泽汉摇了摇头,说:“不行。”
马继成一听舅舅说买六六天桐的棺木还不行,刹时惊呆了。心想,这六六天桐的棺木可是最好的呀。基本上是一个个大原木,剥掉皮做成的。光木头重就达一吨多。这样的还不行,那得什么样的行啊?
“舅舅,那得买什么样的好呢?”他望着刘泽汉,说:“你老人家给拿个主意吧。”
“我刚才不是说了吗,能过得去就行。”说完,他看了一眼他外甥。
“舅舅,六六天桐的还说不过去?”
“你娘活着的时候有话。”刘泽汉擦擦眼泪,说:“她一定叫我给把好棺木关,这事,谁说的都不算,只有我说了才算。”
“舅舅,你就说买什么样的吧!”他怕他舅舅嫌他疼钱,舍不得给他娘买好的棺木,说:“舅舅,我给我娘买什么样的棺木都舍得。”
“我不是那个意思,继成。”他深情地看着他外甥,说:“你娘活着的时候,你已经进了孝。我这当舅舅的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了,你做得非常好,我得谢谢你。”
第四章 听谁的喇叭吹得响 (三)
马继成被他舅舅说得一头雾水,两眼直看着他,不知对他舅舅说什么好。半天,嘴才嗫嚅地道:“舅舅,你——?”
“继成,我问你?”他舅两眼盯着他,说:“你说什么样的棺木最好?”
“六六天桐的呀!”
“你说六六天桐的好,我说六六天桐的不好。”他说:“谁有那好坏的标准吗?”
“舅舅,目前在我们这个地方,六六天桐的棺木相对的来说,它还是比较好的。”他说:“没有比这再好的了。”
“继成,你说得对,目前在我们这里,没有比六六天桐的棺木再好的了。可是,你娘不让买呀。”刘泽汉说着说着两眼又流出了眼泪。
马继成一听,两眼瞪了起来,问:“我娘不让买?”
“是,你娘病重时,我去看她的时候,她亲口对我说,她说等她走了之后,棺木一定不能买好的,买四五的就行。”
马继成听到这里,两行热泪不由自主地就流了下来。他想不明白,娘活着的时候,对家人从不吝啬,怎么对自己是这么的苛刻,死了连一口好棺材都不让买?
“舅舅,这不行。”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:“娘越是这样说,我们越不能这样办。”
刘泽汉摇了摇头,说:“继成,我理解你的心情,可是,你必须听你娘的。”
马继成摇了摇头,鼻涕滴多长,说:“舅舅,我这一次不听娘的,行吗?”
“不行。”他说:“那天,你娘拉着我的手说,要是你当舅舅的给我把不好买棺材这一关,以后,她在那边就不认我这个兄弟了,我可不愿意到那边失去一个好姐姐。”
“舅舅,这棺材要是买得差,人家不光笑话我也笑话你呀!”他想说服舅舅。
“人家能笑话你什么?”他问:“能笑话我啥?”
“人家得笑话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。”他看了一眼舅舅,说:“人家得笑话你没有权威。”
“嘴长在人的身上,谁想说什么就叫他说什么。”刘泽汉说:“假如你给你娘买了一个好棺材,人家就说你好了?要那样,平常不孝顺的人,等他娘死了买了一个好棺材,不都戴上了一顶孝顺的帽子了吗?天下,那谁还孝顺?”
“舅舅,我娘死了,咱别听她的行吗?”马继成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。
“什么?”刘泽汉两眼瞪了起来:“你个不孝的东西,你娘生前说得话,你敢不听?”
“舅舅,我不是那个意思。”
“我不管你是什么意思,反正这事我不同意。”他舅舅说得很决绝。
无论他外甥说什么,刘泽汉就是不听。到很晚了,马继成才回到家里。
那二天早上,他舅舅去奔丧,待他哭完,马继成又叫他叔马广耀给他舅说这事。马正耀那天正襟危坐,端出了马家族长的架子,他先吭吭了两声,然后,亮起嗓门道:“大哥,关于买棺材的事,是经过我们马家商量之后定下来的事。你看——。”他想以马家族长的身份来压刘泽汉就范。
刘泽汉一听,微微一笑,不紧不慢地说:“是你们马家商量之后定下来的事,干嘛还要给我说。”一句话噎得马光耀打起了嗝。
马正耀一听刘泽汉的话不是话,忙得赶紧改口:“大哥,这事咱俩商量商量,行吧?拿出一个最佳方案来。”
“兄弟,这事根本用不着商量,我姐在世的时候,就已经给安排好了。”
马正耀被碰了一鼻子的灰,傻坐在了那儿,一点族长的架子也没有了。
最后这事,胳臂没拧过大腿,马继成听从了舅舅的安排,给他娘买了一个四五的棺材。
那天,马继成往家里拉棺材刚来到緑山,就被守候在那儿的武壮看见了。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,拼命地就往鲁家跑。跑到鲁家,累得张口气喘,脸涨得通红,上气不接下气地对鲁含说:“鲁老板,马继成买来了棺材,马上就要进村了。”
“你快说,他买得是什么样的?”鲁含急着问。
“四五的。”
“四五的,不可能吧。”他摇摇头,说:“你认识什么是四五的吗?”
“哎呀!鲁老板,这不是笑话吗,我还能不认识那东西。”
“他能给他娘,买那么孬的棺材吗?”鲁含不相信马继成能这么办,两眼滴溜溜地转起了圈。
“你要不信,就亲自看看去。”
鲁含真的和武壮一起去看了,他们两个人躲在一丛矮墙下,看得那个清楚呀。他除了用肉眼看之外,还用手机拍了照。回到家之后,他打开手机,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拍的画面。没错,马继成真给他娘买来了四五的棺木。那夜,他喜得合不拢嘴。
第二天,鲁含就张扬开了,用一辆大汽车,给他爹买来了一个六六天桐的大棺材。
汽车快到村子的时候,鲁含拿出了孝帽子戴在头上,故意让汽车慢了下来。他一撅嘴,武壮就点响了炮仗。那炮仗真响啊,震得满村子的人都能听到。村上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就都跑出来看。
鲁含坐在汽车里故意不往外边看,低着头,装作非常悲伤的样子。时常用两个眼角往外瞟一眼。但是,他两只耳朵却吱楞着,外边说什么,他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孙怀秀、赵慧英、梅花等几个娘们又来了,嘁嘁喳喳地说个不停。
孙怀秀看了一眼车上的棺木,说:“这棺木真大呀!”
“六六天桐的。”赵慧英说。
“这就是六六天桐的,我头一次见。”梅花一副惊奇的样子。
“还是鲁家厉害呀!这么大的棺木在咱们村还是第一家买。”孙怀秀眼不离车,赞不绝口。
“这样看,还是鲁家厉害。”
“这还要说,有钱没有钱,一下子就比出来了。”
“有钱,不见得摆阔呀!”赵慧英说。
“谁有粉不往脸上擦?”孙怀秀说:“还有往腚沟里擦的。”
这时,鲁含坐在车里边听着外边说的话,心里甜蜜极了。他抬起头,看了一眼孙怀秀。这时候,他爹死了不能笑,如果要是能笑的话,他肯定得对她笑一笑。
“真有往腚沟里擦粉的。”
“去你的,你往腚沟里擦粉?”
“你擦过,你擦过……哈哈哈哈!”几个女人又大闹了起来。
鲁含这一路,真是风光极了。赞扬声!惊叹声!声声入耳。
几天来,鲁含每每想起来这件事,就高兴地了不得。不过,这才是第一步啊,后面还有好几件事要做!
时间过去了八天,离送殡还有两天的日子,马家请来了一个喇叭班子,那喇叭真是叫吹绝了。什么百鸟朝凤呀!五女拜寿啊!吹得给花一样美。这还不算绝,绝得还有呢!只看那喇叭匠子能用鼻子边吹喇叭边吸烟,吸烟还用两个鼻孔吸呢,一个鼻孔一支烟。吸完烟,嘴里还往外吐纸条子。光喇叭就有七八个,吹完大的吹小的,吹完小的又吹中不遛秋的。?( 家旗再扬 http://www.xlawen.org/kan/573/ )
皇帝下了命令,很快马家卖镰刀的马远播被找了过来。这时,县官也跟了过来。
马远播一到乾隆皇帝那儿,双膝就跪了下去,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王法,吓得浑身筛糠。
乾隆一看马远播吓得那样,就哈哈地笑了,说:“你不要吓得慌,起来吧!”
马远播颤颤惊惊地起来,两眼看着皇帝,一句话不敢说。
“这是你做得镰刀吗?”乾隆问。
“是小人做得。”
皇帝那天高兴,话特别多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草民,马远播。”
“不仅你的名字叫得好,我看你的镰刀做得也好。”乾隆高兴地说;“今天,我特意地赏给你两个元宝。以后,你要好好地做镰刀,把镰刀做得像你的名字一样远播。”
“谢皇上。”马远播慌忙地又跪了下去,磕了一个头。
“好!好!起来吧。”乾隆笑着发了话。
这时,和豢椿实鄹咝耍辖舻嘏穆砥ǎ骸盎实郏铱茨愀菝衤碓恫バ醇父鲎肿詈茫彩嵌匀俟ひ桓龉睦!?br />
乾隆点点头,答应了。
乾隆回去之后,没有多长时间,一副写着快如风三个字的奖牌就给颁了过来。奖牌做得非常好,圆圆的,大大的,是用红铜做的,也就是刘泽兰拿出来的这块。
马继成双手接过奖牌,感到心里非常内疚,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。同时,他也非常为老祖宗骄傲,心里道:“我的先祖,真了不起。”
“继成,刚才该给你说的的话,我都给你说完了,咱们娘俩就别说这事了。”刘泽兰说完,唉——!重重地叹了一口气,接着两眼流出了两行青泪,脸看上去很痛苦很无奈的样子。
“娘,你还有什么事?”马继成看着娘的脸,觉得好像娘还有什么心事没有说出来。于是,他说:“娘,你有心事就说吧,说出来好受。”
刘泽兰憋了半天,说:“我给你说了吧,你还有一个弟弟,名字叫二蛋。他两岁那年,得了一种怪病,死了被扔了之后,叫人给拾去了。后来,我又见了一面,打哪不听动静了,只知道他去了美国。”说完,她又擦起了眼泪。
马继成和巧凤都点了点头。
马继成看了一眼娘,说:“娘,兴许以后,我能见到他。”
从第二天起,刘泽兰的病就加重了。她躺在床上不吃不喝,两眼闭着,嘴里还说着胡话。说得最多的就是王有财。
好像干什么事情,都要进行攀比似的,在刘泽兰有病不能动弹的时候,西头的鲁华明也一下子撂倒了,说不行就不行了,昨天还好好的。
听见动静,鲁华明的四个闺女都来了,来到家里,都争着往爹的嘴里送东西,可鲁华明紧闭着嘴,什么都不吃。
有人说他是乐极生悲,腿刚能走一点路,还走不成遛,就谝能似的南北都去。到哪儿,嘴还呱啦呱啦地没完,好人该怎么样?再说了,儿子买来了两台收割机,一家人都招摇到了天上。买来收割机有什么了不起,还喜得你老头子叫人扶着跑去看?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,不病才怪。鲁华明一躺倒,村上的人说什么的都有。
有人说他是被王有财气的,说王有财的嬉、笑、怒、骂像一颗颗炮弹,句句炸在了他的心里,五脏六腹都被炸烂了。说真的,那天鲁华明回到家里,真的被气坏了,连饭没吃一口就睡了。睡了一会,说头疼心口疼,折腾得一家人一夜都不得安生。第二天,他的腿就开始疼,开始木,接着就起不来床了。怪吧!
乐也好,气也好。不管是什么理由,反正鲁华明是病了,而且,病的还越来越重。儿子,闺女把他送到县医院,在那住了两天,就被大夫给捻了回来,说那病不好治,回到家里慢慢地养着吧!可养好养,他有四个闺女一个儿子,如今又不差钱,谁斥候都行。可他一百样都好,就是有一样不喜欢人,好说胡话骂人。多少年的陈谷子烂芝麻都往外翻腾,翻腾地叫人难受。不是骂这个,就是骂那个,骂得最多的就是王有财。
第三章 嘱托 (十)
鲁含一听爹骂王有财,就气不打一处来。那天,他王有财太可恶了,牵着毛馿指桑骂槐。要不是他个老东西给捣乱,那场景真是好极了。可是,叫他一骂就给骂坏了,不仅没有达到事先谋划的效果,还丢了人现了眼。要是那天能逮住王有财,非扒了他的皮不行。
鲁含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爹,说:“爹,你别骂了,我已经叫人去找那个龟孙王八蛋了。找来,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。”
真是怪了!鲁华明听儿子说到这里,就不吱声了。一家人都大眼瞪着小眼看着他。只见他两眼眨了眨,说:“鲁含,我给你说个事。”
一家人望着清醒过来的爹,高兴极了。
“爹,你慢慢地说。”鲁含笑着道。
“咱家的房子,你想什么时候往上接?”他问。
“爹,等今年收完麦子挣了钱,我就往上接。”说完,他用手往上给他爹拽拽被角。
“盖几层?”
“我全部接到顶,四层。”
他爹露出了欣喜地笑容,说:“好样的,算你有种。”
“爹,要是我把房子接到顶,在我们村,我们鲁家的房子就是最高的了。”
“压过了马家的了吗?”他爹又问。
鲁含点点头,说:“超过了,高他家一层。”
“你不光要在房子上压过他,在各个方面都要压过他。”鲁华明两眼盯着他说。
“是爹,我记住了。”他像表决心似的对爹说。
鲁华明点点头,点完头,他就不清醒了,又说起了胡话。
刘泽兰躺在床上,已经七八天水米不粘牙了,瘦得皮包骨头。尽管这样,她心里还明镜似的,知道谁来看她了,谁还没有来。到现在为止,该来看她的人都来了,唯独一个没来的人就是王有财,叫她念干口。
马继成按照娘的安排,已经撒开了天罗地网,可是找了他几遍,就是找不到他。山里、河里、旮旯里,简直找翻了天,就是见不着他的踪影。
王有财在马家喝完酒,也就是骂完鲁家的第二天,按说,王有财还得去马家,可是他硬是没有去。其实那天他根本的也没有答应刘泽兰娘俩什么?只是说,以后再说留他家那事吧。他走了也不算过分。但是,他走了,应该说一声去哪里了,可是,他硬是没说一句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?
马继成找不到王有财,也不敢和他娘说,怕他娘受不了这个打击。说不好听的话,王有财就像她的儿子一样,二十多岁的时候,就进了马家的门。别说是人,就是养一条小猫小狗,年头多了,也有感情。
原来在马家工作的一百多个人都过来了,帮忙找王有财。找不到他,就开起了诸葛亮会。有的人说,“别找他王有财了,说他已经叫魯含派人给杀死了。“
马继成对这种说法,持反对意见,他觉得不可能。他对着参加会议的人,说:“如果,
王有财被人杀死了,得有尸首啊!不可能做得这么绝,一点痕迹都没有。”
参加会议的人一听,咕哝嘴了,面面相觑了半天,没有人敢吱声了。
马继成看了一下大家,说:“以后,这事可不能乱说,杀人可不是闹着玩的。王有财兴许一个人旅游去了。”
散会后,大家又犯起了嘀咕,王有财如果没死,哪他又到哪儿去了呢?
在马继成找王有财的同时,鲁含也派出了大量的人力去找他。也是河里、山里、。旮旮旯旯里,都找了一个遍。最后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找到,这才善罢甘休。真是怪了,他还能上天入地?为此,鲁含得出了一个结论,他肯定是自己藏起来了。
也不知道是回光返照,还是别的什么原因?刘泽兰一大早就睁开了眼睛,喜得一家人不得了。
她躺在那里,好像精神很足,气色也很好。巧凤趁着别人和婆婆说话的空档儿,推着自行车就往外去了。望着她的背影,谁也不知道她是干什么去的。不一会儿,她骑着自行车,又风风火火地回来了,车里带着一大包东西。
一碗中药,刘泽兰还没喝完,巧凤就端着一碗緑粥过来了。她趴在刘泽兰的床头,轻声轻气地喊:“娘,你喝点麦汤吧。”
她摇摇头。
“娘,你喝点吧。俗话说吃了新麦——”下半句话,巧凤一想,她不敢再说了,再说就吉利了。于是,她避开了那几个字,忙改口说;“饿了十天也不亏。”
刘泽兰张了张嘴,巧凤就明白了她的意思。于是,就用小勺舀起了麦汤,慢慢地喂进了她的嘴里。她喝了一口,品品,接着又喝了一口。喝完两口,就再也不喝了。巧凤无奈地把碗放到了一边。可是,就这两小口汤,人们都为老太太高兴,哪怕她现在驾鹤西去了,也不亏了。因为,这儿有一种说法,说吃了新麦,死了也不亏。刚才,巧凤只说了前半句,没有敢说后半句,她怕犯忌,有意避开了那个死字,就篡改了多少年的传统说法。但是,没有一个人嫌她篡改,还打心眼里佩服她机灵。
巧凤的辛劳,也没有留住老太太的命,当天夜里十二点零十分,刘泽兰就彻底地走了。但是,走得一点也不安详,两眼瞪得像个铜铃铛。
两位给她穿衣服的邻居大婶,不明白老太太还有什么心事不能闭眼?就用手往一起给合,但是,合上分开,合上分开,怎么也合不上。
马继成知道娘的心事,最后就不叫给合了。他说:“大婶、。二婶你们就别给我娘合了。娘的眼,我会叫合上的。”
两位邻居大婶听了马继成的话后,就不再给合。
差不多的时间,鲁华明也走了。走得时候两眼也没有闭上,睁得像两个牛眼。儿子鲁含硬给合,合了半天才合上一半。
马继成跪在大路上,边烧火纸边喊路:“娘,上路了。娘,上路了。娘,上路了。”他一连喊了三遍,才算完。老说法,人死了,小的得给喊路。不给喊路,死人就上不去天堂。
马继成刚给他娘喊完路,鲁含在西边就接上了。他喊:“爹,上路了。爹,上路了。爹,上路了。”他也一连喊了三遍。
两个人一个在东,一个在西,一唱一和,哭爹喊娘地弄了大半夜,弄得全村人都不得安生。
第四章 听谁的喇叭吹得响 〔一〕
人生有三件大事,出生,婚嫁和入土。
前边两件大事都是老的给小的办的,唯独后边一件大事颠倒了过来,是小的给老的办的。所以,小的们往往都把老人的大事办得漂漂亮亮,圆圆满满,生怕别人说闲话。哪怕家里再穷揭不开锅,也要顷其所囊,借呀磨呀地把丧事办好。哪怕再不孝顺的孩子,也得做做样子给别人看。平常不孝顺,谁看见了?可是,送殡的时候,大家都看见了。孝不孝,送殡很重要。
刘泽兰一倒头,马性所有的人都过来了。人之所以都过来,显得好看啊。院里院外的都是人,人多势众呀。往往都是这个时候,显出大门大户的力量。再说啦,谁来了也不吃亏,好吃好喝好吸的不算,还能弄一顶孝帽子戴,一身孝衣穿。那孝衣不得了啊,两件就能做成一个被里。你想想,在过去一个被里又能值多少钱?
马姓过来的族长有六十来岁,细高挑,名叫马正耀,按辈分马继成得喊他叔。他只要一说话,喉结上下就乱动颤。在族长会上,他说:“老嫂子死了,是我们马家一件大事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她活着的时候,德高望重,不光受我们马家的尊重,也受外姓人的尊重。这丧事,我们一定要办得大大方方,风风光光,千万不能叫外人看笑话。”
“大叔,这事,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。”马继成两眼哭得通红,说:“这事,你当家。”
一听这话,马正耀来了精神,说:“棺材越大越好,大了,才对得起你娘。酒席要丰盛,叫来烧纸的人吃好喝好,只有吃好喝好,才对得起他们。孝衣、孝帽子要大,只有大了,才好看。”
“大叔,你说得这些我赞同。”他擦擦鼻子,说:“你安排就是喽。”
“那得一万块钱铺底。”
“我这就给你。”接着他就对在棺材左边的巧凤说;“快给大叔拿一万块钱,送殡铺底。”
一会,巧凤拿来了一万块钱,交给了马正耀。
按规矩,接着找二指先生看日子。在农村送殡看日子非常重要,说日子如果看好了,能叫下一辈的人兴旺发达。如果看不好日子,能叫下一辈的人倾家荡产。你说,这日子重不重要?
马继成在族长马正耀的带领下,骑着自行车来到十里外的孙先生家,到那儿,他砰地一个响头磕下去,孙先生立马明白了他的来意。如果不是丧事,算命打卦是不要磕头的。
孙先生用右手撸了一下胡子,薄嘴唇一动,说:“是家母吗?”
“是。孙先生。”马继成从地上爬起来,说:“我娘,昨天老了。”
“家母的生辰八字?”
“今年,八十四岁了,属虎的。”马继成赶紧地报上生辰八字。
孙先生点点头,算了起来。
一小会儿,孙先生抬起了头,“说;四月初八,是个好日子。这个日子简直太好了。对她对你们的后人都好。”
马继成一听,打了一个楞。他略一寻思,问:“孙先生,还有比这更好的日子吗?他觉得离四月初八还有十天,等十天送殡太长。”
孙先生摇了摇头,有点不高兴地道:“我给你说,好日子不光人想占,老天爷也想占。我给你看的这个日子,没说得。人占天不占。保证送殡的时候,无风无火。有可能距聚上坟,老天会下雨。
听到这里,马正耀用手拥了他一下,马继成再也不敢问了,连声诺诺地说:“谢谢你,孙先生。我们马家就用这个日子“。说完,赶紧地掏钱走人,回家哭娘去。
马继成和他叔前脚刚走,鲁含就和他二叔鲁华发后脚赶来了。一个响头磕下去,孙先生刚要问他爹的生辰八字,鲁含就开了腔:“孙先生,我们鲁家,知道你先生的英明。你也不要麻烦了,我问你,你给马家看的是哪天的日子?”
“四月初八。”孙先生感到很奇怪。心想,看日子哪有不报死人生辰八字的,还问人家的事?
“这日子好啊!”
“好日子不假,但是,你要看用在谁的身上。”孙先生不想糊弄人,他想,具体人得具体看,具体人得具体分析。
“这还有那么多的讲究?”鲁含犹豫了起来。
鲁华发说话了:“孙先生,你不要误会。我这侄侄,怕你麻烦,不想叫你再费二回事。你看看,要是鲁家和马家没有多大了不得的冲突,就用一个日子算了。”
孙先生听到这里,心里还有点空。他消了消气,道:“你报一下家父的生辰八字吧,我给查一查,如果没有大碍,你用那个日子也行。”
“今年八十了,属猴的。”鲁含赶紧地报上生辰八字。
孙先生戴上小眼睛,低头给算了起来:“用四月初八这个日子也很好。”
“没有大碍?”
“没有。”孙先生说:“我敢保证对逝去的仙人好,对你们鲁家的后人也好。”他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角。
鲁含笑笑,从腰里掏出了钱,双手递给了孙先生。孙先生找给他一半的钱,他没要,又给他推了回去。孙先生也没再推辞,把钱放到桌子上的左上角,等着他继续往下演戏,听他说什么。
“孙先生,我们两家也不是外人。”他笑了一下,说:“家父活着的时候,对我说,咱们两家还是亲戚理道的,我得喊你表叔。”鲁含绕开了弯子。
孙先生看了一下桌子上的钱,心想,你只要不把钱拿走,表叔就表叔吧,反正,我比你大一辈。
“表侄,你有什么用得着我的事尽管说,咱不是外人。”他瞪着小眼,说:“你可不要客气,谁叫咱是表叔爷们呢。”
“表叔,我不瞒你说。”他壮了壮胆,说:“家父死了,我想敞敞面面地送殡……。”他想说的话,还是没有说出来。
“这我理解,谁不想敞敞面面的送殡?”他两只小眼一骨碌,说:“在你们兰城,你可是头面人物啊,不敞面那哪行?”他给鲁含不轻不重地戴了一顶高帽。
“人死了,是不是都得进老林?”
“对,除非不能进老林的人。”孙先生两眼一眨巴,如数家珍地道:“像少亡,下九流的人不能进老林外,都得进。”
“还有那么多的讲究?”
“就是殡事讲究多。”
“殡事,为什么讲究多?”
“牵扯下一辈的人啊。比如说,下辈人丁旺不旺?下辈人的日子好过不好过?能不能出贵人。”孙先生说得吐沫星子满天飞。
“有这么多的讲究?表叔,你老人家还得好好地给我说说呢!”鲁含眉飞色舞,他想说的话终究叫他给说出来了。他止不住的高兴,从心里想笑。
“下面,我得好好地给你说道说道。”他一看鲁含上钩了,打心眼里往外淌蜜,心想,我还得好好的再忽悠忽悠他。
“表叔,你可得好好地给我下下功夫。”
“你下一辈的人是要官还是要财?”
“官和财都要。”
“官和财,其实是一个事。孙先生在眼镜后面,偷瞥了他一眼。
“表叔,我长话短说吧。”他看着孙先生,说:“从今往后,我们鲁家怎么样才能压过马家?”
“你说,哪方面吧?”他不好直接回答鲁含的话,就绕了一下。
“就是鲁家要全面地超过马家。”他说:“今后不管干什么事,鲁家都要在马家上面。”
孙先生一听,略一沉思,说:“我得看看你们老鲁家的祖坟怎么样?坟子上长没长那棵耗子。”
“这事,你老人家怎么越说越玄乎了?”鲁含有点不满意。
“不是玄乎,我得到你们家老祖坟那儿看一看。”
“什么时间看?”
孙先生看了看墙上的挂钟,一看时候不早了。就说:“今天时间太晚了,明天太阳一出来,我就到。”
第四章 听谁的喇叭吹得响 (二)
鲁含一听不好说什么了,与他约好明天见面的时间后,就和他大爷一起走了。他走一路,想一路,觉得心里很好受。他认为,他鲁家老祖坟会长出像孙先生说得那种耗子的。那种耗子,虽然他没见过,他觉得他爹的坟子上一定能够长出来。他听他爹说过,那块坟地是他老太太花重金,找一个南方的风水先生给看的,光红丝线就买了有好几十绺子,是用红丝线一点一点追过来的。那老林,哪怕以前什么都没长,这一回也一定得让它长出耗子来。
鲁含的判断很准很正确。第二天,孙先生一看完他家的老祖坟,一下子就蹦了起来,他说他给人看了一辈子的风水,可从来没有看到过有这么好的林地。
鲁家的坟地座落在一块椅子型的地块上,后边是一座笔架山。山上郁郁葱葱地长满了树,树高的有二十多米,矮的也有七八米,緑森森的,高矮相间,错落有致,很好看。差一点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原始森林风景区。坟地前有一条小河,曲曲弯弯,一个弯弓正好将椅子型的地块抱在了怀中。河里碧波荡漾,水清凌凌的,一点杂质都没有。最为神气的是,哪怕老天爷一年四季不下雨,河里照样有水,淌个不停。据说那水通山上的龙泉。龙泉很大很大,在緑山顶上。面积呈长方型,够两条龙洗澡。老天爷该下雨了,龙就下来洗一洗身子,洗身子溢出来的水,就是雨。
有山有水,就是好风水,可是鲁家还占了一块好地,鲁家老祖宗的坟地正处在椅子地的当中。当中有什么好处呢?只要老天一下雨,雨水都往那儿流。可是流规流,雨下地再大也泡不了林地,因为前边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沟。要是泡了地,就不叫风水宝地了。
那天,孙先生一说完鲁家的坟地好,在兰城是独一无二时,鲁含又担心了起来。他当时就给孙先生说:“马家的坟地离他鲁家的坟地也不远,好像在一条线上,相距有三百多米远,是不是他家的也好?”
孙先生一听不敢怠慢,当即又走到了马家的坟地,无赏地给观看起来。孙先生迷缝着双眼,一会儿用罗盘测,一会用肉眼望,足足地折腾了有一个多小时,才对鲁含说:“还是鲁家的坟地好,马家的坟地屈居第二。”
鲁含当时的双眼眨了几眨,又问:“第二与第一能差多远?”
孙先生听到这里有点生气,他已经忙乎了一个上午,连一口凉水都没有捞到喝,急等着回去喝茶,就生气地道:“肯定不一样,要不是就有第一和第二了吗?”
孙先生,你别生气。他陪着笑脸道:“不是说风水轮流转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吗?”
“是啊,有风水轮流转这一说法。”
“假如,以后马家的风水要转好了呢?”
“我有办法不叫马家好。”孙先生说完,用眼看看两边,对鲁含耳语了起来。
鲁含听完,掩不住内心的高兴,哈哈哈的大笑起来。
鲁含怕孙先生给他定的密码事多脑子记不住,就用稿纸一、二、三、四的记了下来。记完他又怕不保密,就将密码锁在了箱子里。什么时候用了,他就什么时候拿出来看两眼。开开锁锁地挺麻烦,他媳妇朱玉霞就撅起了嘴,嘴撅得能挂油瓶。
这天,他看着媳妇撅起来的嘴不耐烦了,大男子主义又冒了出来:“看你,一点也不注意场合,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弄熊样给人看,真是撅嘴骡子卖个馿钱。”
“看你说得多轻巧,我烧香跪炉子的,腿都快跪断了,一点也不理解人。”朱玉霞生气地说:“那是什么好毛宝,还值得藏着拽着的?多烦人啊,我又不是专职保管员。”
鲁含想把事情给她说清楚,可一想,不能给她说,这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马上给她说清楚的。他生气地说:“你累,我不累?”话有点呛人。
朱玉霞也不是省油的灯,钥匙一扔,说:“你想搁,就自己搁去。”说完,大踏步地走去。
鲁含那个烦呀!真想上前把她抓回来,打她两巴掌。心想,你这个娘们真不懂事。
可气归气,他还是忍住了。他想,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当前,鲁家最大的事,就是送殡,而且要把殡送好。怎么样才能把殡送好呢?眼前,那就得丁是丁卯是卯的按照孙先生说的话去办。
他所需要办得第一件事,就是给他爹买棺材。说真的,他爹的棺材今天上午才刚买回来。按规矩,买的有点晚。他爹都死了有三天了,白白地叫他在那儿空躺了三天,不好看呀。你说你,鲁家又不是没有钱?
鲁含为什么等三天才给他爹买棺材呢?这里边有一个弯弯。说起这事又牵扯到了马家。
刘泽兰死后,马继成在第一时间之内,就赶到了他舅舅家去报信。在农村死了人,给娘家人报信是很要的一件事情。如果要是报晚了信,惹得娘家人不高兴了,那可不是小事。有可能在送殡的时候,给出个故事点子……刁难人。甚至摔盘子咂碗,揍人,这都是常事。如果是喝药或者是上吊死了,那更不得了,严重的话,连殡也不叫送了。死人在那臭在那烂多得是。最后,只有经官才能解决。
马继成到他舅家就磕头,一个头磕下去,那个响呀,半村子的人都能听见。他跪在那儿头顶着地,一动也不敢动,䝼等着他舅发话。他舅,高高的个子,高高的鼻梁,头发掉得一根不剩,太阳一照,头皮发红。他说话嗓门不大,慢声慢语。
半天,他舅刘泽汉才说:“起来吧!”马继成这才敢爬起来。
“我姐是什么时候过世的?”刘泽汉的眼泪出来了。
“今天夜里十二点零十分。”
“嗷,那时辰还挺好的。”
“舅,你看我娘的丧事,怎么办才好?”马继成坐下之后,两眼直看着他舅问。
“我作为你娘家舅,没有什么要求。”刘泽汉说:“按你们族里商量的结果办就是喽。”
“舅,你看这棺木买什么样的好?”他想,这棺木可不是小事,一定要叫舅舅表个态。
“这棺木吗,也不要太奢侈。”他不紧不慢地说:“能说得过去就行。”
“我觉得我娘辛苦了一辈子,我们当儿女的得给她一个好棺木。”他说:“我们姊们五个商量了一下,决定给娘买一个六六天桐的棺材。”
刘泽汉摇了摇头,说:“不行。”
马继成一听舅舅说买六六天桐的棺木还不行,刹时惊呆了。心想,这六六天桐的棺木可是最好的呀。基本上是一个个大原木,剥掉皮做成的。光木头重就达一吨多。这样的还不行,那得什么样的行啊?
“舅舅,那得买什么样的好呢?”他望着刘泽汉,说:“你老人家给拿个主意吧。”
“我刚才不是说了吗,能过得去就行。”说完,他看了一眼他外甥。
“舅舅,六六天桐的还说不过去?”
“你娘活着的时候有话。”刘泽汉擦擦眼泪,说:“她一定叫我给把好棺木关,这事,谁说的都不算,只有我说了才算。”
“舅舅,你就说买什么样的吧!”他怕他舅舅嫌他疼钱,舍不得给他娘买好的棺木,说:“舅舅,我给我娘买什么样的棺木都舍得。”
“我不是那个意思,继成。”他深情地看着他外甥,说:“你娘活着的时候,你已经进了孝。我这当舅舅的已经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了,你做得非常好,我得谢谢你。”
第四章 听谁的喇叭吹得响 (三)
马继成被他舅舅说得一头雾水,两眼直看着他,不知对他舅舅说什么好。半天,嘴才嗫嚅地道:“舅舅,你——?”
“继成,我问你?”他舅两眼盯着他,说:“你说什么样的棺木最好?”
“六六天桐的呀!”
“你说六六天桐的好,我说六六天桐的不好。”他说:“谁有那好坏的标准吗?”
“舅舅,目前在我们这个地方,六六天桐的棺木相对的来说,它还是比较好的。”他说:“没有比这再好的了。”
“继成,你说得对,目前在我们这里,没有比六六天桐的棺木再好的了。可是,你娘不让买呀。”刘泽汉说着说着两眼又流出了眼泪。
马继成一听,两眼瞪了起来,问:“我娘不让买?”
“是,你娘病重时,我去看她的时候,她亲口对我说,她说等她走了之后,棺木一定不能买好的,买四五的就行。”
马继成听到这里,两行热泪不由自主地就流了下来。他想不明白,娘活着的时候,对家人从不吝啬,怎么对自己是这么的苛刻,死了连一口好棺材都不让买?
“舅舅,这不行。”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:“娘越是这样说,我们越不能这样办。”
刘泽汉摇了摇头,说:“继成,我理解你的心情,可是,你必须听你娘的。”
马继成摇了摇头,鼻涕滴多长,说:“舅舅,我这一次不听娘的,行吗?”
“不行。”他说:“那天,你娘拉着我的手说,要是你当舅舅的给我把不好买棺材这一关,以后,她在那边就不认我这个兄弟了,我可不愿意到那边失去一个好姐姐。”
“舅舅,这棺材要是买得差,人家不光笑话我也笑话你呀!”他想说服舅舅。
“人家能笑话你什么?”他问:“能笑话我啥?”
“人家得笑话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。”他看了一眼舅舅,说:“人家得笑话你没有权威。”
“嘴长在人的身上,谁想说什么就叫他说什么。”刘泽汉说:“假如你给你娘买了一个好棺材,人家就说你好了?要那样,平常不孝顺的人,等他娘死了买了一个好棺材,不都戴上了一顶孝顺的帽子了吗?天下,那谁还孝顺?”
“舅舅,我娘死了,咱别听她的行吗?”马继成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。
“什么?”刘泽汉两眼瞪了起来:“你个不孝的东西,你娘生前说得话,你敢不听?”
“舅舅,我不是那个意思。”
“我不管你是什么意思,反正这事我不同意。”他舅舅说得很决绝。
无论他外甥说什么,刘泽汉就是不听。到很晚了,马继成才回到家里。
那二天早上,他舅舅去奔丧,待他哭完,马继成又叫他叔马广耀给他舅说这事。马正耀那天正襟危坐,端出了马家族长的架子,他先吭吭了两声,然后,亮起嗓门道:“大哥,关于买棺材的事,是经过我们马家商量之后定下来的事。你看——。”他想以马家族长的身份来压刘泽汉就范。
刘泽汉一听,微微一笑,不紧不慢地说:“是你们马家商量之后定下来的事,干嘛还要给我说。”一句话噎得马光耀打起了嗝。
马正耀一听刘泽汉的话不是话,忙得赶紧改口:“大哥,这事咱俩商量商量,行吧?拿出一个最佳方案来。”
“兄弟,这事根本用不着商量,我姐在世的时候,就已经给安排好了。”
马正耀被碰了一鼻子的灰,傻坐在了那儿,一点族长的架子也没有了。
最后这事,胳臂没拧过大腿,马继成听从了舅舅的安排,给他娘买了一个四五的棺材。
那天,马继成往家里拉棺材刚来到緑山,就被守候在那儿的武壮看见了。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,拼命地就往鲁家跑。跑到鲁家,累得张口气喘,脸涨得通红,上气不接下气地对鲁含说:“鲁老板,马继成买来了棺材,马上就要进村了。”
“你快说,他买得是什么样的?”鲁含急着问。
“四五的。”
“四五的,不可能吧。”他摇摇头,说:“你认识什么是四五的吗?”
“哎呀!鲁老板,这不是笑话吗,我还能不认识那东西。”
“他能给他娘,买那么孬的棺材吗?”鲁含不相信马继成能这么办,两眼滴溜溜地转起了圈。
“你要不信,就亲自看看去。”
鲁含真的和武壮一起去看了,他们两个人躲在一丛矮墙下,看得那个清楚呀。他除了用肉眼看之外,还用手机拍了照。回到家之后,他打开手机,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拍的画面。没错,马继成真给他娘买来了四五的棺木。那夜,他喜得合不拢嘴。
第二天,鲁含就张扬开了,用一辆大汽车,给他爹买来了一个六六天桐的大棺材。
汽车快到村子的时候,鲁含拿出了孝帽子戴在头上,故意让汽车慢了下来。他一撅嘴,武壮就点响了炮仗。那炮仗真响啊,震得满村子的人都能听到。村上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就都跑出来看。
鲁含坐在汽车里故意不往外边看,低着头,装作非常悲伤的样子。时常用两个眼角往外瞟一眼。但是,他两只耳朵却吱楞着,外边说什么,他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孙怀秀、赵慧英、梅花等几个娘们又来了,嘁嘁喳喳地说个不停。
孙怀秀看了一眼车上的棺木,说:“这棺木真大呀!”
“六六天桐的。”赵慧英说。
“这就是六六天桐的,我头一次见。”梅花一副惊奇的样子。
“还是鲁家厉害呀!这么大的棺木在咱们村还是第一家买。”孙怀秀眼不离车,赞不绝口。
“这样看,还是鲁家厉害。”
“这还要说,有钱没有钱,一下子就比出来了。”
“有钱,不见得摆阔呀!”赵慧英说。
“谁有粉不往脸上擦?”孙怀秀说:“还有往腚沟里擦的。”
这时,鲁含坐在车里边听着外边说的话,心里甜蜜极了。他抬起头,看了一眼孙怀秀。这时候,他爹死了不能笑,如果要是能笑的话,他肯定得对她笑一笑。
“真有往腚沟里擦粉的。”
“去你的,你往腚沟里擦粉?”
“你擦过,你擦过……哈哈哈哈!”几个女人又大闹了起来。
鲁含这一路,真是风光极了。赞扬声!惊叹声!声声入耳。
几天来,鲁含每每想起来这件事,就高兴地了不得。不过,这才是第一步啊,后面还有好几件事要做!
时间过去了八天,离送殡还有两天的日子,马家请来了一个喇叭班子,那喇叭真是叫吹绝了。什么百鸟朝凤呀!五女拜寿啊!吹得给花一样美。这还不算绝,绝得还有呢!只看那喇叭匠子能用鼻子边吹喇叭边吸烟,吸烟还用两个鼻孔吸呢,一个鼻孔一支烟。吸完烟,嘴里还往外吐纸条子。光喇叭就有七八个,吹完大的吹小的,吹完小的又吹中不遛秋的。?( 家旗再扬 http://www.xlawen.org/kan/573/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