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57 部分阅读
只是梁瑞民这边动手太快,把商会的商人集中到春风楼开会,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离开会场,否则人身安全不予保障。
在闪亮的钢刀和沙包大的拳头面前,商人们集体表示支持刘朝佐知县。可是等到刘勘之实行关闭商会的举措之后,那些单刀和家丁就全不用了,所有的商人全都自发表态,坚决支持刘朝佐刘大老爷。
眼下的香山大致分为两派。一派是喜欢李炎卿不喜欢刘勘之,一派是既不喜欢李炎卿但更讨厌刘勘之。街头巷尾,总是有些人在传递着某些小道消息。更让人心里担惊。
“听说了么,这位新来的巡按,是要来坏咱香山开海大事的。他收了福建人的钱,想要在月港开埠,所以打掉刘老爷是假,坏咱开海大事是真。”
“听说了么,这次这巡按给刘老爷定的贪脏款额是八万两。他来任上不到一年。哪来那么多钱。到时候没有这么多银子怎么办?就得全县的人交钱,去凑这笔脏银。当初追严阁老的脏时。是罚了整个江西一省。现在可是着落在咱们香山一县头上,我看咱们这日子没法过了。”
“你手里居然还有县衙门开的借据?那你可完蛋了。连知县都倒台了,你这借据还有什么用?那便是废纸一张。这个借据还是你从谷字都的人手里买来的?这下你倒霉了,用真金白银买了白条。最后白条成了废纸。你晚上回家,可要小心尊夫人的棍棒。”
而在谷字都,消息又变成了刘勘之与陈家有交情,这次来香山,就是替陈家出头的。那些分了陈家田地的,就要把田地都吐回去。
那些被免了债务的,恐怕还要翻倍还钱。那些开陈家大院时表现最抢眼的,这回就等着被捉到衙门里去打板子吧,搞不好还要杀头呢。
这些谣言在锦衣卫的有意袒护下。散播速度异常迅速。整个香山全都被谣言搅动起来,大家的脸色有紧张有愤怒,还有的则是可怕的麻木。
在谷字都。那些乡民们初时聚在一起抱头痛哭,哀叹老天无目,自己的苦日子没到头。可到后来几个丁壮怒道:“号丧有什么用?能把那狗贼刘勘之号死么?不怕死的跟我来!咱们进城去讲道理。”
说话之间,已经有人拿起了锄头,还有的带好了镰刀。这支沉默的队伍面无表情,就那么静静的汇在一处。似是搬家的蚂蚁大军一样,涌向香山县城。去用他们自己的方式,找一个公道。
刘勘之对于外界发生的情况了解的十分有限,他在香山耳目实在是太不灵通。各处没有他的消息来源,不过也正因为此,他的日子才能好过一点。就他眼下得到的情况,已经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。
各处的接收都不顺利,整个香山就如同一个迷你版的广东。广东被吴桂芳经营成了铜墙铁壁,香山也似乎是刘朝佐的小世界。他的人在每一个地方,都只能收获冷眼和口水。现在巡按的随员连采办主食副食都已经变的十分困难,似乎香山的小贩,以拒绝和巡按的随员做交易为时尚。
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,自己到底作错了什么。他不贪脏,不受贿,不讲人情,不徇私舞弊。他来这的目的,是劝农,是理清积弊,还百姓一个青天的。
按说应该是人人称颂青天大老爷,百姓视自己为重生父母的局面,怎么现在反倒变成了乾坤倒转,贤愚互易的格局?
那位谷字都陈家的管家,原本是想通过刘勘之拿回家业,自己先代理一段时间。等到陈家的族人把问题交代的差不多,自己再酌情交还。为此他还许了不少利益给刘勘之,答应为他在乡下摇旗呐喊。
结果这位号称能掌握几百部曲,在乡间德高望重的总管,还没来得及出县城,就吃了闷棍。连同护送他下乡的几个名捕,也都遭到不明身份人士的围攻,多亏耿直带了自己的部队前去救人,才算把人抢回来。
恭常都那边的捕快,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回来。那些佛夷十分恭顺,不敢有半点违拗。他们的意见很简单“大明人在我们看来,长的都一个模样,实在分不出谁是谁。要不然,请伟大的巡按阁下再派几个人来帮着我们认人如何?”
那些衙门的书办吏员,继续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。他们全都请假回家,把自己手里的工作扔下不管。而吴桂芳那边,却把公文流水价的发下来,整个香山的行政,已经彻底瘫痪。刘勘之的部下无法进入司房,根本就没办法办公。
即使他们能接触到那些文牍,也不代表能让县政顺利运转。要知他们的命令,就连县衙门都出不去,要想把一个县的秩序恢复正常,显然不太现实。可是吴桂芳那边,口气却越来越严厉,要求刘勘之不要耽误正常的公务运行,否则出了问题,到底谁承担。
灯光下,刘勘之看着眼前那像山头一样的公文,心中一股无名火在熊熊燃烧。都是这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假刘朝佐,你的女人在南京落我面子,你又在香山让我出丑,我如果不能收拾了你,还算的什么玉面包公。
他又想起文必正的话,或许这文公子的建议是对的?他原本的想法,是将刘朝佐在大堂公审,由百姓围观,看着自己如何把这赃官钉死。最后收获百姓阵阵喝彩之声。可眼下,他要真在大堂公审,怕是还要担心一下是否有百姓会劫了囚犯而去,或是为刘朝佐喊冤。
既然如此,不如就趁现在把他收拾了,这一切问题,也就都不是问题。想到此他大声吆喝道“来人啊,准备刑具,夜审刘朝佐!”(未完待续)
第二百九十六章 香山之乱(四)
刘勘之这人心胸十分宽广,虽然恼恨刘朝佐几次损他面子,但是对他十分优抚,除了命令不许刘朝佐吃饭喝水以外,并无其他苛待。
如今香山县衙的实际权力,还掌握在那些勤劳勇敢,富有斗争精神的香山原公人手中,刘勘之命令在他们的手中,得到了充分的执行。
李炎卿自从进入监狱之后,就没喝过一口水,也没吃过一口饭。他只喝着香茶、美酒,外加就是各色珍馐。
香山牢头赵剥皮,本是个凶恶的面貌,却是个菩萨般的心肠,在香山监牢内住过的罪犯,都被他的菩萨心肠感召,大多洗心革面,从此做守法良民。在闲聊之中,一提起监狱就浑身打颤。
这监狱内专门供牢头休息的房间,如今已经被李炎卿占据。酒菜美食摆了一桌子,如果不是怕被人捉到痛脚,连李炎卿的小妾都可以住进来伺候夫君。
那位牢头赵剥皮脸上堆满了笑容,在一旁用心伺候,还不住问道:“太爷用的可好?若是这酒菜不对口味您只管吩咐,小的立刻吩咐人去别处去买。若是太爷觉得寂寞,小的去女监那边,提几个女犯过来,让您消遣消遣。”
“赵头,不必客气,坐下一起喝吧。说不定哪天我就摘了印,不是你的上官,你何必这般客气。”
“您说的这是什么话?我老赵不是忘恩负义的人。没有太爷您的栽培,哪有小人我的今天。这狗官刘勘之算个什么东西,能把您怎么样?在我这。您永远是我的太爷,除了您,我们谁都不认。”
是啊,当然除了太爷,他们谁都不认。他们想要认,也要敢才行。这位赵剥皮赵菩萨一门老少,现在都由几个花惜香的得力部下十二个时辰全天侯贴身保护。他要是敢让李炎卿受丝毫委屈。自己满门也就要跟着受委屈。便是伺候自己的亲爹,也不如伺候李炎卿用心。
李炎卿的几个女人。全都对他的情况十分担心。但又怕在这个时候给李炎卿带来麻烦,也不敢直接到监狱里来探视。只有花惜香胆大,仗着刘勘之部下对自己不了解,女扮男装冒充新进捕快。到监狱里探视了一回,简单把外面的情形交了底。
“香山十都和商会的人,现在已经联起手来。这不是名义上的联合,而是真正意义的联手。刘勘之封了咱的商会,大家就改在春风楼里议事。反正十八罗汉在那办公不是一天两天,也没什么影响。刘勘之这次算是把他能得罪和不能得罪的人,全都得罪光了,即使不用我们出手,他们也要跟刘勘之卯上了。”
那些商人在香山都有不少的投资。如果把香山开市的事取消,那些投资就全都白花了。再说一个良性的市场形成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好不容易形成了这个市场。再要砸掉这个市场,谁能答应才有鬼。
这件事里,即使是几个刘勘之的同乡,也无法容忍这一点。他们也站在了商会这边,在想着一切办法,拆刘勘之的台。他们的能量有限。可是好在能提供大量的资金,处处以白银开路。也一样能打开一条通道。
再说有花惜香从中调度,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大为上升,刘勘之这几日四面楚歌,其中不乏花惜香调度之功。
要说刘勘之确实是个人才,他居然能让巡抚衙门、香山士绅、十三行的各省行商这几方互相不搭界的势力联起手来,团结在知县周围,与他一个人作对。这样的才干,放眼国朝,也堪称独一无二。
另有一者,就是那位白玉兰的表现,也十分抢眼。少林、点苍这种大派,在官府内部争斗中也不敢介入太深。生怕一不留神,把自己陷进去抽不出腿。至多只是宽慰几句,说几句人情话。
那白玉兰按她自己说不过一小豪强之女,家业并不算庞大。江湖上也无什么有力靠山,却肯冲锋在前,表现十分积极,不知道的还以为牢房里关的是她白玉兰的情郎。
“你有本事啊。白玉兰那丫头模样算不上十分,可是好歹年轻漂亮,还是个姑娘。居然被你给迷的云里雾里,还主动说要给你送饭。要不要我让她明天混进来,陪你几天?”
左右这里的衙役都打发出去放哨,花惜香,穿着一身捕快公服与李炎卿抱在一处。媚眼如丝,轻声调笑。李炎卿的手已经伸到公服里面,在她的身上探索着,调弄的这位红尘中打滚多年的美人阵阵娇喘低吟。
“她想要给我送饭?那好啊,我看不如先答应她。再派人暗中盯着,她安的什么心,一下就能看出来了。”
“我……我才不答应。”花惜香又在他脸上亲了一口“我不会用你来作饵弄险,万一你有个闪失,我……我师妹怎么办。你的饭,全都是由我亲手送进来,不会假手外人。整个衙门里,到处都有我们的人,不能让任何人有暗算你的机会。你在这吃好喝好,她们也就都放心了。要不要我再安排几个小娘子进来伺候你?”
“有你这小娘子在,我就不要别人了。”
两人又是一阵亲近,花惜香知道这里终究不是做这事的地方,勉强推开他。自己整理了一下散乱的鬓发,道:“你放心,有我在外面调度安排,哪怕他刘勘之如泰山压顶,我也让他难以伤你分毫。洪姨娘这一半天就能到香山,她可不是赤手空拳而来,而是带着我东印度公司千名壮士,还有坚船利炮。若是刘勘之胆敢伤了你一根寒毛,我们就举兵造反,去夷州自立为王。”
有了花惜香交底,李炎卿就更加有恃无恐,这几天他人在监牢,消息灵通程度反比刘勘之强出许多。赵剥皮这干牢头不但往来传递消息,还为李炎卿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。而这位客人的身份,让李炎卿也大出意料“怎么会是你?”
听到刘勘之提审的消息,赵剥皮将头一摇道:“这可不成。衙门口的规矩,若是夜晚提审,就是要下黑手。这天杀的刘勘之,要对我们大老爷下毒手施暗算,我们可不能坐视不管。您别理他,我这就去把能痴和秦天望他们都叫来,咱与他干脆就打上一架。就他带的那几头蒜,我看看能把老爷怎么样。”
李炎卿却跳下床来,笑道:“赵头,有心了。不过刘勘之是巡按,咱们要给他面子。若是与他们动起手来,咱们就被动了。我倒要看看,刘勘之敢把我怎么样。”
走出牢房,只听他口内高声唱道:“狱警传,似狼嗥,我迈步……出监!”(未完待续)
第二百九十七章 香山之乱(五)
以眼下香山的武力格局,如果动硬的,刘勘之确实不是对手。但是李炎卿自己有自己的打算,动用洪四妹的水师,实在是一时痛快,后患无穷的行为。
只要他一举反旗,与张若兰的婚事就算彻底完蛋。这种选择,不过是下下之策,非万不得以不能为之。眼下这一局,最好的破局点还是在吴桂芳身上。
自己是他一手捧出来的广东第一令,若是就这么被弄倒了,他吴桂芳还用的着混么。只是此老为人谨慎,不轻易动手。自己需要给他制造一个借口,一个动手介入的借口。
同时香山的民意在花惜香等人的操纵下,也到了一个临界点,眼下缺乏的就是个足够强大的理由,把这民意引燃。一个爱民如子的青天县令,被巡按夜审,严刑拷打,这个理由足以让这些民众愤怒起来。到时候,就有这位刘勘之好受了。
过程中自己可能会吃亏,不过与回报比起来,这点亏又算的了什么。再说香山衙门实际还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,如果真到了极危险的时刻,自己也完全可以从对方手里摆脱出来。
会见了那位特殊客人后,他算是有了底,这一盘刘勘之谋划的很大,坑挖的也很深,但埋掉的,只会是他自己。
他谋划好了苦肉计,用自己吃眼前亏坑掉刘勘之这个清流一辈子。怎么可能选择直接武力对抗。大大方方随着那两名长随,一路来到二堂。
他自到香山以来,因为勤于公务。严格遵守劳动纪律,每天太阳一下山,就和美人去探讨周礼。夜审这种事严重影响知县的身体健康,自是从来不做,今日也算开了眼界。但见堂下点了几个火盆,角落里还放着几样刑具。只是这刑具种类太少,样式也旧。一看就不是香山的东西,多半是这巡按自己带的。
站堂的除了十几名捕快。还有二十几个军汉及那些临时雇来的帮役。刘勘之人力紧张,又不放心使用香山的公人,就只好把这些军兵都征发出来。
他自己坐在公案之后,师爷的位置上。文必正双目死死盯着李炎卿,若是怒火可以转化成实质,此刻的李炎卿早已经被烧成了焦碳。
李炎卿倒是满不在乎,施了个礼,“下官刘朝佐,见过直指老大人。不知老大人夤夜将下官传来,有何分派?可是这衙内的公人办事不用心,惹了老大人发怒?这些人就是这样怠惰,等回头我一个个收拾他们。这些是您新雇的帮役?”
李炎卿看了一眼那几十名身穿百姓布衣。手里拿着菜刀扁担的帮役。“这也忒丢衙门的人了,你是要走的,本官还要在这混呢。以后怎么见人?回头让他们去找能痴领衣服,再一人领条水火棍,就说我说的,看谁敢不执行。”
刘勘之本以为李炎卿此时必然内外交困,神情委靡,他甚至在堂上准备了一份热饭。一壶香茶。这饭菜虽然简陋,但是对一个几天不曾吃过东西的人。无疑是天大的恩赐。就凭这份饭菜,就先能把他的心理防线砸个千疮百孔。
哪知见面之后,却发现这狗贼的精神仿佛比自己还要好。看那红光满面的模样,这几天到底是去坐监还是去疗养,还说不大好。
而且看他这派头,仿佛依旧是这衙门的主人。但他终究是个读书之人,镇定养气的功夫十分到家,面上无嗔无怒,只一摆手道:“不必多礼,坐下讲话。”
李炎卿也不客气,大马金刀的坐下,接过差役送来的香茗,摇头道:“这茶不行啊。不是今年的新茶,刘公子多半上当了。我跟你说,这商人是最滑头的东西,你一不留神,他就骗你。你看看你,堂堂世家子弟七品巡按,还是进士出身有大好前程的主,他们也敢骗,这不整顿整顿是不行了。你这茶叶在哪买的,只要是在香山这地方出的差错,我定然为你讨回银子。不光讨银子,咱还有规矩,假一罚十,得狠狠罚他。”
“你的气色不错?”刘勘之没接话,只是冷声问道:“本官下过命令,让你在牢内好好反省。反省期间不得让人送你饮食,这也是为了让你能明白一下自己的过错,体会一下升斗小民无米下锅时的困顿光景。怎么看你的神色,似乎不饿?难道有人胆敢违抗你的命令,私自给你送饭?”
“你这可就冤枉人了。我对天发誓,这几天一口粮食没吃。只是你不知道,若兰临走时,送了我几十粒人参百补丸,说是张相请名医调配的上好补药,吃一丸,就能顶的上喝三碗燕窝粥。你要是想要,下官回头让人给你送几丸来尝尝。这东西可是真好啊,一天吃几丸,不用吃喝,一样红光满面有力气。”
“你这几天在监牢之内,可曾反思明白,自己所犯之罪?若是你肯主动交代,本官或可网开一面,从轻发落。”刘勘之心中早已愤怒已极,但他涵养功夫到家,脸上丝毫看不出半点怒意。
对方的表现算什么?色厉内荏?不停的提起张家,就是暗示自己,他也是有靠山的人,让自己不要乱来?狗贼你终究是怕了,只要你怕了,那就好办。
“这个啊,下官还真是好好反思了,我的罪过很大啊。”李炎卿一脸严肃“过去我如同迷途羔羊,走上了一条歧途还不自知。如果不是巡按您及时出现,拯救了我的灵魂,恐怕我现在已经越陷越深了。”
他的表情真挚语气诚恳,仿佛真是一个被救赎的倒霉蛋,在感谢拯救自己的天使。刘勘之心头大喜,这家伙只要上当了,就一切都好办。只要拿到他的亲笔供词,自己就算掌握了全面的主动。
他心中越喜,脸上神色越淡定“知道错了就好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知过能改,善莫大焉。只要你能痛快的自陈其罪,写好口供并画押,本官可以考虑对你从轻发落。毕竟若兰与我而言,如同亲妹妹一样。你和我也得算的上自家人,咱们自家人之间,总是能够互相照应的。”
“原来咱们是自家人啊。”李炎卿仿佛长出了一口气。“自家人就好办了,有什么事不能对自己人说的?我跟您说啊,我这个错误太严重了,要不是您来,我不知道要错到什么地步。我……我于x年x月x日,曾宿春风楼花魁,事后未曾付帐。您想想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。”
“不是这个?那就是这个了。我们衙门对面有个卖豆腐花的小寡妇,我上次去喝豆花时,还说她的手比她的豆花还白。是不是这个事?您真是青天啊,我还什么都没干了,您就把我给拯救了。您说说,我要是看了她身上其他不该看的地方,是不是罪过就大了?”
刘勘之涵养功夫再到家,此时也是忍无可忍,一拍桌案“住口!你是不是认为可以避重就轻,蒙混过关?我告诉你,你这样的无赖,本官见的多了。我只问你一句,你到底姓字名谁家住哪里,窃居香山正堂的位置,到底有何图谋,谁是你的同伙和靠山,速速招来免得皮肉受苦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二百九十八章 香山之乱(六)
刘勘之入广东调查以来,不止一次从各个渠道听到了一个名字“东印度公司”。这个组织似乎把广东绝大多数文武都拉下了水,他们手里都有这个公司的干股,据说可以按股分红。
虽然不知道这个组织是干什么营生,也不知道其到底目的何在。但是作为一个宦门之后,他本能的意识到,这个组织很不正常。一个把广东大多数文臣武将拉拢为股东的组织,肯定是有所图谋。尤其听说这个组织和这个假刘朝佐有一定关系,在刘勘之脑海里,瞬间就脑补出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。
白莲教徒秘密杀害了刘朝佐,以教中邪徒冒充朝廷命官走马上任。又以组织东印度公司为名,拉拢广东文武,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,意图在广东举事谋反。广东扩军,编练水师,设立海巡,乃至想要在香山开埠,都是为了谋反做准备。
至于说挫败柘林兵变,逮捕白莲法王。这都是行的苦肉计,荆轲刺秦将军献头之谋而已。算不上什么新鲜招数,骗的过别人,骗过他刘勘之。
不管是强抢良家女为妾,还是亏空一部分公款,这些罪名跟白莲教和谋反比起来,那根本算不了什么。自己只要能把这个罪名做实,不但这个狗贼难逃一死,吴桂芳和他的铁杆部下,就得主动上书请辞,自己闭门待参。
如果万一弄好了。或许连那位次辅张居正,也得被自己拉下马来。如果一个新晋的巡按能够一案放倒当朝次辅,必能名动天下鹏程万里。
要知那位赛庞德海瑞。不过就是靠抬着棺材跟皇帝死磕,才为自己捞了那么大名望。不过区区一个举人出身,却可以调入通政司。而且这不过是个过度,据说还要入都察院。
台垣风宪,何等清贵之所在。论起品流来,除了翰林院,就得说都察院品流最高。非进士不入。他一个举人,就靠刷了个声望。就能入都察院。
自己是根红苗正的进士,只要能把这案子办成铁案,一举掀翻一个巡抚,再牵连一个次辅。入阁也不是没可能啊。
至于张家,他已经想到了最好的报复方法。做一次交易,让张若兰来给自己做妾,自己就放过对张家的追究。当年徐阶的孙女能给严家做妾,张若兰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做妾?一想到可以把那个削了自己面子的女人收为妾室,从此任自己打来骂去,任意践踏,他就忍不住阵阵兴奋。
这个杀手锏他一直没丢,就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。这种功劳只能自己立。不能别人立。如果说早了,说不定整个案子就会被锦衣卫接手,自己到时候连点渣都捞不到。这种白工可不能做。
听他如此发问,李炎卿却似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不惊反笑“刘巡按,莫非是这广东天气你不适应,发了瘟?这个可得抓紧找郎中看看,若是耽搁了,怕是于贵体有碍。我的姓名你不知道?那好。我再跟你说一次,我姓刘名朝佐。字叫廷望。江西人,用不用把我哪年中的举人,有几位同窗的名字跟你念一下啊。”
刘勘之见他面不改色,冷笑道:“好个白莲妖人,果然有些胆略,死到临头还不肯说实话。我这么问你,自然就是因为我知道,你不是刘朝佐。我告诉你,我手里有实际的证据,只要把证据拿出来,你立刻就是万剐凌迟的罪过。不过我不想把事情做绝,也不想让若兰伤心。你听我说,我这次来广东要对付的不是你。”
他将袖子一摆,那些衙役官兵都退了出去,公堂上只剩下刘勘之、文必正和李炎卿。“你不过是个六品加衔的知县而已,又是在香山这种远瘴之地做县令,犯的上我动手收拾你么?我又用的着你的口供么?要知道我家可是在京师为官,堂堂六部堂官,收拾你这么个小角色,还用的着找你的痛脚?家父一句话,就能让你摘印。又或者上一个折子,就能把你贬到云南昭通那种地方,去做个八九品的小吏。我这次来,是要对付谁,你自己心里应该清楚的很。”
刘勘之脸上浮现出得意之色,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女神在朝他微笑。“那老儿号称把广东经营成一个铁桶江山,可我就不信,破不了他的铁桶。你听着,现在你的命,就在本官的手里掌握着。我让你生你就生,我让你死你就死。张家大公子张敬修前几天来保过你,被我赶走了。本官带有王命旗牌在手,杀你如杀一犬。你唯一的出路,就是跟我合作。按我说的做,听我的吩咐。我会看在若兰的面子上,给你一条活路。而你要做的,就是写一份伏辩。”
他用目示意,文必正将文房四宝放在李炎卿面前,心内则是充满了疑问:他不是刘朝佐?他是白莲贼?如果刘老爷的话说的是真的,那宝珠又该怎么办?她可已经被他……,如果他真是白莲贼,株连九族,宝珠岂不是也?
李炎卿看了看眼前文房四宝,面上却无半点惊恐表情,反而笑道:“人都说国朝进士是朝廷的栋梁,今天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啊。下官自问也是举人出身,平日里也能写过话本什么的,逗家里的妾室们一笑。可今天一见,我却是比刘老爷差远了。您编的这个故事不错啊,我又是假知县,又是白莲妖,你不如说我是哪个洞里的妖精,跑到香山等着吃唐僧算了。写?我写什么?”
“别想狡辩,你的一切事情,本官全都清楚。我要你写东印度公司是怎么回事。白莲教到底借这个公司为名义,拉拢了广东哪些文臣武将。他们每人得了白莲教多少好处,卖了多少重要军情给白莲妖人,又私自为他们做了哪些事。最重要的是,你写明白,你们什么时候举兵造反,背叛大明。”
李炎卿听这话,猛然起身,一脚踢翻了桌子。“一派胡言!本官食君禄,报君恩,未曾一日敢忘皇恩浩荡。自到香山以来,虽治县无方,政绩平平。然擒短毛贼于先,抗柘林乱军于后。擒倭寇谢某,拿白莲法王。最近又刚侦办了广西韦贼银豹意图破坏我广东钱法的大阴谋,连大佛郎机人都捉了无数。我们广东军民上下一心,砍了不知多少白莲贼的脑袋,自己也不知留了多少血。你说本官是白莲贼,本官看你倒像足了白莲贼!还举兵造反?吴大帅是我大明朝擎天玉柱架海金梁,忠心可昭日月。说他造反,你杀了我我也不信,这种东西我不会写,不如你教我怎么写啊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二百九十九章 香山之乱(七)
刘勘之往日所见,不拘文武,落到他手里都成了软脚虾。基本只是磕头求饶,祈求他高抬贵手,网开一面。敢在他面前掀桌子的,李炎卿却是头一家。
他怒极反笑“好啊,好个白莲贼倒有点贼胆。怪不得敢冒名顶替,到香山来任父母官。你在我面前嚣张,咆哮公堂,当本官我治不得你么?来人啊!”
随着他一身大喊,那些外面的兵丁与衙役又都冲了进来,刘勘之一指角落里那些刑具道:“你做了这么久父母官,害了不知多少百姓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,这些东西你想必是认得的吧。你往日里专门用他们对付别人,可曾想过,这些东西用在你身上会是什么味道?本官不喜欢动刑,但你如果逼我的话,我也只好破一次戒。”
“破戒?哈哈,你就别拿这种话来哄人了。我现在还是朝廷命官,你无权将我革职。你敢对朝廷命官动刑,你还有脸叫青天二字?我再问你一句,就你手下这些废物,他们会用这些刑具么?要不要我把我的人叫来,让他们教教你?”
话说到这份上,刘勘之已是骑虎南下,就算他不想动刑,也拉不下这个面子说停手。将手一摆道:“把他给我扯下去,先给我用夹棍对付他。”
那些衙役却不敢动手,为首的衙役道:“大老爷,这刘知县也是朝廷命官,六品官身,小的们怕……”
“混帐!”刘勘之面沉似水“本官命你们动手。你们就只管动手,出了天大的篓子,也有本官替你们承担。怕什么,只管动刑。”
这些衙役对自己长官的为人最是清楚不过,若是真出了什么干系,他多半逃的比谁都快,天大的黑锅,也得自己这些倒霉鬼来背。行动上不算十分积极,但是也不敢违抗自己长官的意思。
李炎卿被扯翻在地。脸上却依旧带笑。“行啊,要动刑了?那可得找几个老手。你雇的那帮帮役也就会玩锄头,玩刑具全都是外行。平日里本官处理县政,每天忙的焦头烂额,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。还多亏了你来之后。把我弄到监狱里,让我休息了几天。现在又请人给我松松骨头,让我彻底放松放松,就算我儿子将来长大了,怕也未必有你这般孝顺啊。”
刘勘之向以玉面包公自居,现在却已经气成了铁青色。不住的喝道:“给我夹起来,七成刑……不,九成刑。我要让他变成残废,哪怕将来不砍头。也是个走不了路的残废。到了那一步,我看张若兰还对他动心不动心。”
这夹棍如果用到了七成,人基本就算是废了。如果用到九成。怕是有当堂刑毙的可能。这些衙役们都是衙门口的老手,心知慢说是九成,就算是七成,自己也担当不起这个责任。
张居正的未来女婿,被自己夹成残废……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。刘勘之可以下这种不负责任的命令,自己这些人不能执行这种不负责任的命令。他们寻思着。大概先夹个三成刑就好。
一名捕快压低声音道:“刘老爷对不住,我们也是上命难违。待会你叫的越惨越好。声音越大越好。弟兄们手上有点准,包准让你的腿有治。”
这些人边说边将夹棍放好位置,就待拉动那皮条,用力收起来。却听外面,传来阵阵杂乱的脚步声,似乎是有大队人马朝这边赶过来,还有人道:“你们是谁?谁让你们进来的,这是衙门……”接着便是一声痛呼,似乎是吃了亏。
李炎卿本以为按照循序渐进原则,刘勘之应该是先给自己用鞭子、板子。像是夹棍这种号称五刑之祖的极品刑具,怎么也是最后才用。结果自己拉仇恨太过成功,刘勘之又是个少爷脾气受不的激,上来就下了死手。
他倒是有把握,吓死这些衙役,也不敢真把自己整成残废。但是那夹棍夹腿的味道,也好受不到哪去。他正在盘算要不要吆喝一声,把那些香山的公人都喊进来,干脆把动用武力把自己抢出去再说,却不料出了这么一个变故。
来人的身份他也盘算不出,难道是能痴他们怕自己吃亏,抢先发动了?可是怎么听着还有铠甲的声音,谁那么作死,把私存的铁甲穿出来了?打这帮杂碎,用的着穿甲?
刘勘之也知情形有变,急忙喝道:“看住人犯,防止有歹徒劫狱,必要时,可以将犯人斩杀。”
“劫狱?谁敢说本公子要劫狱瞎了他的眼睛!老子一门忠烈,老子祖上为大明流过血,为朝廷立过功,谁敢说老子劫狱,信不新我把官司打到天家那,让天家为我们评理。”
这说话的嗓门清脆亮堂,官话说的十分端正。刘勘之听了只觉得耳熟,等看清来人长相,却觉得有些头大。“这个活宝不在南京待着,怎么也跑到香山来了?这远瘴地到底是有多热闹,怎么把人都惊动来了?”
闯进二堂的也有五十余人,内中十几个人身上着甲手中提刀,威风凛凛。那些未曾着甲的,也个个体形剽悍目光凶狠,手中单刀雪亮,身上布满杀气。
为首之人,年纪不过二十出头,生的身高七尺,猿臂蜂腰,面如银盆,乃是个十分英俊的后生。头戴紫金束发冠,身穿蜀锦织就的团花袍,内着一件缎袄,足蹬粉缎薄底虎头靴。
只见他看了一眼被按在地上的刘朝佐,以及套在他胫骨处的夹棍。冷笑道:“好啊。要是某家不来,这就有人胆敢动用私刑,屈打成招了。刘勘之别人怕你,我不怕你。我倒要看看,有我在,你们哪个敢动。小的们,抬过本公子的宝枪,我倒要看看他们谁能接我三招两式。”
他又对李炎卿一笑道:“刘知县你放心,本公子是江南第一高手,打遍江南无对手。目前的努力目标是,打遍天下无对手。有我在,他们谁也别想伤你分毫!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章 香山之乱(八)
李炎卿见这厮一脸搔包模样,心道:这是哪来的家伙,怎么看着这么不靠谱。就这样的人,居然是江南第一高手?
再说就算是天下第一高手,又不值几个钱,怎么敢和刘勘之如此放肆。看他穿戴不似等闲角色,身前身后的跟班居然可以着铁甲,看来绝非个等闲之辈。而那人身旁几个贴身随从,都是相貌清秀的俊俏童子。
李炎卿久历花丛,目光毒辣,一眼看去就能发现,这些人全都是女扮男装。带着俏婢健奴,闯到县衙门闹事,跟巡按面前如此放肆,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?
他却不知,这个人确实有放肆的本钱。论名气,刘勘之号称金陵文胆,南京四大才子之一,可是来人则是有名的金陵武胆,是另一个版本的金陵四俊之首。不论是家世名望,比起刘勘之只强不弱。
在江湖上,大家通常都会给自己喝一个响当当的绰号。比如草上飞,未必真能跳过一道高墙。三峡五义,或许只是打家劫舍的强盗。但是大家起绰号时,都会避免触及底线,以免给自己找麻烦。
即使以当年谢天涯之强,一人一剑号称无敌,但也只是被江湖朋友称一声剑神,他自己只称白云剑客,绝不敢以天下第一剑自居。同样,天下第一刀,天下第一枪之类,也基本没人敢用。
毕竟用了这个绰号,就意味着跟所有使同类( 七品封疆 http://www.xlawen.org/kan/760/ )
在闪亮的钢刀和沙包大的拳头面前,商人们集体表示支持刘朝佐知县。可是等到刘勘之实行关闭商会的举措之后,那些单刀和家丁就全不用了,所有的商人全都自发表态,坚决支持刘朝佐刘大老爷。
眼下的香山大致分为两派。一派是喜欢李炎卿不喜欢刘勘之,一派是既不喜欢李炎卿但更讨厌刘勘之。街头巷尾,总是有些人在传递着某些小道消息。更让人心里担惊。
“听说了么,这位新来的巡按,是要来坏咱香山开海大事的。他收了福建人的钱,想要在月港开埠,所以打掉刘老爷是假,坏咱开海大事是真。”
“听说了么,这次这巡按给刘老爷定的贪脏款额是八万两。他来任上不到一年。哪来那么多钱。到时候没有这么多银子怎么办?就得全县的人交钱,去凑这笔脏银。当初追严阁老的脏时。是罚了整个江西一省。现在可是着落在咱们香山一县头上,我看咱们这日子没法过了。”
“你手里居然还有县衙门开的借据?那你可完蛋了。连知县都倒台了,你这借据还有什么用?那便是废纸一张。这个借据还是你从谷字都的人手里买来的?这下你倒霉了,用真金白银买了白条。最后白条成了废纸。你晚上回家,可要小心尊夫人的棍棒。”
而在谷字都,消息又变成了刘勘之与陈家有交情,这次来香山,就是替陈家出头的。那些分了陈家田地的,就要把田地都吐回去。
那些被免了债务的,恐怕还要翻倍还钱。那些开陈家大院时表现最抢眼的,这回就等着被捉到衙门里去打板子吧,搞不好还要杀头呢。
这些谣言在锦衣卫的有意袒护下。散播速度异常迅速。整个香山全都被谣言搅动起来,大家的脸色有紧张有愤怒,还有的则是可怕的麻木。
在谷字都。那些乡民们初时聚在一起抱头痛哭,哀叹老天无目,自己的苦日子没到头。可到后来几个丁壮怒道:“号丧有什么用?能把那狗贼刘勘之号死么?不怕死的跟我来!咱们进城去讲道理。”
说话之间,已经有人拿起了锄头,还有的带好了镰刀。这支沉默的队伍面无表情,就那么静静的汇在一处。似是搬家的蚂蚁大军一样,涌向香山县城。去用他们自己的方式,找一个公道。
刘勘之对于外界发生的情况了解的十分有限,他在香山耳目实在是太不灵通。各处没有他的消息来源,不过也正因为此,他的日子才能好过一点。就他眼下得到的情况,已经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。
各处的接收都不顺利,整个香山就如同一个迷你版的广东。广东被吴桂芳经营成了铜墙铁壁,香山也似乎是刘朝佐的小世界。他的人在每一个地方,都只能收获冷眼和口水。现在巡按的随员连采办主食副食都已经变的十分困难,似乎香山的小贩,以拒绝和巡按的随员做交易为时尚。
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,自己到底作错了什么。他不贪脏,不受贿,不讲人情,不徇私舞弊。他来这的目的,是劝农,是理清积弊,还百姓一个青天的。
按说应该是人人称颂青天大老爷,百姓视自己为重生父母的局面,怎么现在反倒变成了乾坤倒转,贤愚互易的格局?
那位谷字都陈家的管家,原本是想通过刘勘之拿回家业,自己先代理一段时间。等到陈家的族人把问题交代的差不多,自己再酌情交还。为此他还许了不少利益给刘勘之,答应为他在乡下摇旗呐喊。
结果这位号称能掌握几百部曲,在乡间德高望重的总管,还没来得及出县城,就吃了闷棍。连同护送他下乡的几个名捕,也都遭到不明身份人士的围攻,多亏耿直带了自己的部队前去救人,才算把人抢回来。
恭常都那边的捕快,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回来。那些佛夷十分恭顺,不敢有半点违拗。他们的意见很简单“大明人在我们看来,长的都一个模样,实在分不出谁是谁。要不然,请伟大的巡按阁下再派几个人来帮着我们认人如何?”
那些衙门的书办吏员,继续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。他们全都请假回家,把自己手里的工作扔下不管。而吴桂芳那边,却把公文流水价的发下来,整个香山的行政,已经彻底瘫痪。刘勘之的部下无法进入司房,根本就没办法办公。
即使他们能接触到那些文牍,也不代表能让县政顺利运转。要知他们的命令,就连县衙门都出不去,要想把一个县的秩序恢复正常,显然不太现实。可是吴桂芳那边,口气却越来越严厉,要求刘勘之不要耽误正常的公务运行,否则出了问题,到底谁承担。
灯光下,刘勘之看着眼前那像山头一样的公文,心中一股无名火在熊熊燃烧。都是这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假刘朝佐,你的女人在南京落我面子,你又在香山让我出丑,我如果不能收拾了你,还算的什么玉面包公。
他又想起文必正的话,或许这文公子的建议是对的?他原本的想法,是将刘朝佐在大堂公审,由百姓围观,看着自己如何把这赃官钉死。最后收获百姓阵阵喝彩之声。可眼下,他要真在大堂公审,怕是还要担心一下是否有百姓会劫了囚犯而去,或是为刘朝佐喊冤。
既然如此,不如就趁现在把他收拾了,这一切问题,也就都不是问题。想到此他大声吆喝道“来人啊,准备刑具,夜审刘朝佐!”(未完待续)
第二百九十六章 香山之乱(四)
刘勘之这人心胸十分宽广,虽然恼恨刘朝佐几次损他面子,但是对他十分优抚,除了命令不许刘朝佐吃饭喝水以外,并无其他苛待。
如今香山县衙的实际权力,还掌握在那些勤劳勇敢,富有斗争精神的香山原公人手中,刘勘之命令在他们的手中,得到了充分的执行。
李炎卿自从进入监狱之后,就没喝过一口水,也没吃过一口饭。他只喝着香茶、美酒,外加就是各色珍馐。
香山牢头赵剥皮,本是个凶恶的面貌,却是个菩萨般的心肠,在香山监牢内住过的罪犯,都被他的菩萨心肠感召,大多洗心革面,从此做守法良民。在闲聊之中,一提起监狱就浑身打颤。
这监狱内专门供牢头休息的房间,如今已经被李炎卿占据。酒菜美食摆了一桌子,如果不是怕被人捉到痛脚,连李炎卿的小妾都可以住进来伺候夫君。
那位牢头赵剥皮脸上堆满了笑容,在一旁用心伺候,还不住问道:“太爷用的可好?若是这酒菜不对口味您只管吩咐,小的立刻吩咐人去别处去买。若是太爷觉得寂寞,小的去女监那边,提几个女犯过来,让您消遣消遣。”
“赵头,不必客气,坐下一起喝吧。说不定哪天我就摘了印,不是你的上官,你何必这般客气。”
“您说的这是什么话?我老赵不是忘恩负义的人。没有太爷您的栽培,哪有小人我的今天。这狗官刘勘之算个什么东西,能把您怎么样?在我这。您永远是我的太爷,除了您,我们谁都不认。”
是啊,当然除了太爷,他们谁都不认。他们想要认,也要敢才行。这位赵剥皮赵菩萨一门老少,现在都由几个花惜香的得力部下十二个时辰全天侯贴身保护。他要是敢让李炎卿受丝毫委屈。自己满门也就要跟着受委屈。便是伺候自己的亲爹,也不如伺候李炎卿用心。
李炎卿的几个女人。全都对他的情况十分担心。但又怕在这个时候给李炎卿带来麻烦,也不敢直接到监狱里来探视。只有花惜香胆大,仗着刘勘之部下对自己不了解,女扮男装冒充新进捕快。到监狱里探视了一回,简单把外面的情形交了底。
“香山十都和商会的人,现在已经联起手来。这不是名义上的联合,而是真正意义的联手。刘勘之封了咱的商会,大家就改在春风楼里议事。反正十八罗汉在那办公不是一天两天,也没什么影响。刘勘之这次算是把他能得罪和不能得罪的人,全都得罪光了,即使不用我们出手,他们也要跟刘勘之卯上了。”
那些商人在香山都有不少的投资。如果把香山开市的事取消,那些投资就全都白花了。再说一个良性的市场形成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好不容易形成了这个市场。再要砸掉这个市场,谁能答应才有鬼。
这件事里,即使是几个刘勘之的同乡,也无法容忍这一点。他们也站在了商会这边,在想着一切办法,拆刘勘之的台。他们的能量有限。可是好在能提供大量的资金,处处以白银开路。也一样能打开一条通道。
再说有花惜香从中调度,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大为上升,刘勘之这几日四面楚歌,其中不乏花惜香调度之功。
要说刘勘之确实是个人才,他居然能让巡抚衙门、香山士绅、十三行的各省行商这几方互相不搭界的势力联起手来,团结在知县周围,与他一个人作对。这样的才干,放眼国朝,也堪称独一无二。
另有一者,就是那位白玉兰的表现,也十分抢眼。少林、点苍这种大派,在官府内部争斗中也不敢介入太深。生怕一不留神,把自己陷进去抽不出腿。至多只是宽慰几句,说几句人情话。
那白玉兰按她自己说不过一小豪强之女,家业并不算庞大。江湖上也无什么有力靠山,却肯冲锋在前,表现十分积极,不知道的还以为牢房里关的是她白玉兰的情郎。
“你有本事啊。白玉兰那丫头模样算不上十分,可是好歹年轻漂亮,还是个姑娘。居然被你给迷的云里雾里,还主动说要给你送饭。要不要我让她明天混进来,陪你几天?”
左右这里的衙役都打发出去放哨,花惜香,穿着一身捕快公服与李炎卿抱在一处。媚眼如丝,轻声调笑。李炎卿的手已经伸到公服里面,在她的身上探索着,调弄的这位红尘中打滚多年的美人阵阵娇喘低吟。
“她想要给我送饭?那好啊,我看不如先答应她。再派人暗中盯着,她安的什么心,一下就能看出来了。”
“我……我才不答应。”花惜香又在他脸上亲了一口“我不会用你来作饵弄险,万一你有个闪失,我……我师妹怎么办。你的饭,全都是由我亲手送进来,不会假手外人。整个衙门里,到处都有我们的人,不能让任何人有暗算你的机会。你在这吃好喝好,她们也就都放心了。要不要我再安排几个小娘子进来伺候你?”
“有你这小娘子在,我就不要别人了。”
两人又是一阵亲近,花惜香知道这里终究不是做这事的地方,勉强推开他。自己整理了一下散乱的鬓发,道:“你放心,有我在外面调度安排,哪怕他刘勘之如泰山压顶,我也让他难以伤你分毫。洪姨娘这一半天就能到香山,她可不是赤手空拳而来,而是带着我东印度公司千名壮士,还有坚船利炮。若是刘勘之胆敢伤了你一根寒毛,我们就举兵造反,去夷州自立为王。”
有了花惜香交底,李炎卿就更加有恃无恐,这几天他人在监牢,消息灵通程度反比刘勘之强出许多。赵剥皮这干牢头不但往来传递消息,还为李炎卿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。而这位客人的身份,让李炎卿也大出意料“怎么会是你?”
听到刘勘之提审的消息,赵剥皮将头一摇道:“这可不成。衙门口的规矩,若是夜晚提审,就是要下黑手。这天杀的刘勘之,要对我们大老爷下毒手施暗算,我们可不能坐视不管。您别理他,我这就去把能痴和秦天望他们都叫来,咱与他干脆就打上一架。就他带的那几头蒜,我看看能把老爷怎么样。”
李炎卿却跳下床来,笑道:“赵头,有心了。不过刘勘之是巡按,咱们要给他面子。若是与他们动起手来,咱们就被动了。我倒要看看,刘勘之敢把我怎么样。”
走出牢房,只听他口内高声唱道:“狱警传,似狼嗥,我迈步……出监!”(未完待续)
第二百九十七章 香山之乱(五)
以眼下香山的武力格局,如果动硬的,刘勘之确实不是对手。但是李炎卿自己有自己的打算,动用洪四妹的水师,实在是一时痛快,后患无穷的行为。
只要他一举反旗,与张若兰的婚事就算彻底完蛋。这种选择,不过是下下之策,非万不得以不能为之。眼下这一局,最好的破局点还是在吴桂芳身上。
自己是他一手捧出来的广东第一令,若是就这么被弄倒了,他吴桂芳还用的着混么。只是此老为人谨慎,不轻易动手。自己需要给他制造一个借口,一个动手介入的借口。
同时香山的民意在花惜香等人的操纵下,也到了一个临界点,眼下缺乏的就是个足够强大的理由,把这民意引燃。一个爱民如子的青天县令,被巡按夜审,严刑拷打,这个理由足以让这些民众愤怒起来。到时候,就有这位刘勘之好受了。
过程中自己可能会吃亏,不过与回报比起来,这点亏又算的了什么。再说香山衙门实际还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,如果真到了极危险的时刻,自己也完全可以从对方手里摆脱出来。
会见了那位特殊客人后,他算是有了底,这一盘刘勘之谋划的很大,坑挖的也很深,但埋掉的,只会是他自己。
他谋划好了苦肉计,用自己吃眼前亏坑掉刘勘之这个清流一辈子。怎么可能选择直接武力对抗。大大方方随着那两名长随,一路来到二堂。
他自到香山以来,因为勤于公务。严格遵守劳动纪律,每天太阳一下山,就和美人去探讨周礼。夜审这种事严重影响知县的身体健康,自是从来不做,今日也算开了眼界。但见堂下点了几个火盆,角落里还放着几样刑具。只是这刑具种类太少,样式也旧。一看就不是香山的东西,多半是这巡按自己带的。
站堂的除了十几名捕快。还有二十几个军汉及那些临时雇来的帮役。刘勘之人力紧张,又不放心使用香山的公人,就只好把这些军兵都征发出来。
他自己坐在公案之后,师爷的位置上。文必正双目死死盯着李炎卿,若是怒火可以转化成实质,此刻的李炎卿早已经被烧成了焦碳。
李炎卿倒是满不在乎,施了个礼,“下官刘朝佐,见过直指老大人。不知老大人夤夜将下官传来,有何分派?可是这衙内的公人办事不用心,惹了老大人发怒?这些人就是这样怠惰,等回头我一个个收拾他们。这些是您新雇的帮役?”
李炎卿看了一眼那几十名身穿百姓布衣。手里拿着菜刀扁担的帮役。“这也忒丢衙门的人了,你是要走的,本官还要在这混呢。以后怎么见人?回头让他们去找能痴领衣服,再一人领条水火棍,就说我说的,看谁敢不执行。”
刘勘之本以为李炎卿此时必然内外交困,神情委靡,他甚至在堂上准备了一份热饭。一壶香茶。这饭菜虽然简陋,但是对一个几天不曾吃过东西的人。无疑是天大的恩赐。就凭这份饭菜,就先能把他的心理防线砸个千疮百孔。
哪知见面之后,却发现这狗贼的精神仿佛比自己还要好。看那红光满面的模样,这几天到底是去坐监还是去疗养,还说不大好。
而且看他这派头,仿佛依旧是这衙门的主人。但他终究是个读书之人,镇定养气的功夫十分到家,面上无嗔无怒,只一摆手道:“不必多礼,坐下讲话。”
李炎卿也不客气,大马金刀的坐下,接过差役送来的香茗,摇头道:“这茶不行啊。不是今年的新茶,刘公子多半上当了。我跟你说,这商人是最滑头的东西,你一不留神,他就骗你。你看看你,堂堂世家子弟七品巡按,还是进士出身有大好前程的主,他们也敢骗,这不整顿整顿是不行了。你这茶叶在哪买的,只要是在香山这地方出的差错,我定然为你讨回银子。不光讨银子,咱还有规矩,假一罚十,得狠狠罚他。”
“你的气色不错?”刘勘之没接话,只是冷声问道:“本官下过命令,让你在牢内好好反省。反省期间不得让人送你饮食,这也是为了让你能明白一下自己的过错,体会一下升斗小民无米下锅时的困顿光景。怎么看你的神色,似乎不饿?难道有人胆敢违抗你的命令,私自给你送饭?”
“你这可就冤枉人了。我对天发誓,这几天一口粮食没吃。只是你不知道,若兰临走时,送了我几十粒人参百补丸,说是张相请名医调配的上好补药,吃一丸,就能顶的上喝三碗燕窝粥。你要是想要,下官回头让人给你送几丸来尝尝。这东西可是真好啊,一天吃几丸,不用吃喝,一样红光满面有力气。”
“你这几天在监牢之内,可曾反思明白,自己所犯之罪?若是你肯主动交代,本官或可网开一面,从轻发落。”刘勘之心中早已愤怒已极,但他涵养功夫到家,脸上丝毫看不出半点怒意。
对方的表现算什么?色厉内荏?不停的提起张家,就是暗示自己,他也是有靠山的人,让自己不要乱来?狗贼你终究是怕了,只要你怕了,那就好办。
“这个啊,下官还真是好好反思了,我的罪过很大啊。”李炎卿一脸严肃“过去我如同迷途羔羊,走上了一条歧途还不自知。如果不是巡按您及时出现,拯救了我的灵魂,恐怕我现在已经越陷越深了。”
他的表情真挚语气诚恳,仿佛真是一个被救赎的倒霉蛋,在感谢拯救自己的天使。刘勘之心头大喜,这家伙只要上当了,就一切都好办。只要拿到他的亲笔供词,自己就算掌握了全面的主动。
他心中越喜,脸上神色越淡定“知道错了就好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知过能改,善莫大焉。只要你能痛快的自陈其罪,写好口供并画押,本官可以考虑对你从轻发落。毕竟若兰与我而言,如同亲妹妹一样。你和我也得算的上自家人,咱们自家人之间,总是能够互相照应的。”
“原来咱们是自家人啊。”李炎卿仿佛长出了一口气。“自家人就好办了,有什么事不能对自己人说的?我跟您说啊,我这个错误太严重了,要不是您来,我不知道要错到什么地步。我……我于x年x月x日,曾宿春风楼花魁,事后未曾付帐。您想想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。”
“不是这个?那就是这个了。我们衙门对面有个卖豆腐花的小寡妇,我上次去喝豆花时,还说她的手比她的豆花还白。是不是这个事?您真是青天啊,我还什么都没干了,您就把我给拯救了。您说说,我要是看了她身上其他不该看的地方,是不是罪过就大了?”
刘勘之涵养功夫再到家,此时也是忍无可忍,一拍桌案“住口!你是不是认为可以避重就轻,蒙混过关?我告诉你,你这样的无赖,本官见的多了。我只问你一句,你到底姓字名谁家住哪里,窃居香山正堂的位置,到底有何图谋,谁是你的同伙和靠山,速速招来免得皮肉受苦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二百九十八章 香山之乱(六)
刘勘之入广东调查以来,不止一次从各个渠道听到了一个名字“东印度公司”。这个组织似乎把广东绝大多数文武都拉下了水,他们手里都有这个公司的干股,据说可以按股分红。
虽然不知道这个组织是干什么营生,也不知道其到底目的何在。但是作为一个宦门之后,他本能的意识到,这个组织很不正常。一个把广东大多数文臣武将拉拢为股东的组织,肯定是有所图谋。尤其听说这个组织和这个假刘朝佐有一定关系,在刘勘之脑海里,瞬间就脑补出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。
白莲教徒秘密杀害了刘朝佐,以教中邪徒冒充朝廷命官走马上任。又以组织东印度公司为名,拉拢广东文武,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,意图在广东举事谋反。广东扩军,编练水师,设立海巡,乃至想要在香山开埠,都是为了谋反做准备。
至于说挫败柘林兵变,逮捕白莲法王。这都是行的苦肉计,荆轲刺秦将军献头之谋而已。算不上什么新鲜招数,骗的过别人,骗过他刘勘之。
不管是强抢良家女为妾,还是亏空一部分公款,这些罪名跟白莲教和谋反比起来,那根本算不了什么。自己只要能把这个罪名做实,不但这个狗贼难逃一死,吴桂芳和他的铁杆部下,就得主动上书请辞,自己闭门待参。
如果万一弄好了。或许连那位次辅张居正,也得被自己拉下马来。如果一个新晋的巡按能够一案放倒当朝次辅,必能名动天下鹏程万里。
要知那位赛庞德海瑞。不过就是靠抬着棺材跟皇帝死磕,才为自己捞了那么大名望。不过区区一个举人出身,却可以调入通政司。而且这不过是个过度,据说还要入都察院。
台垣风宪,何等清贵之所在。论起品流来,除了翰林院,就得说都察院品流最高。非进士不入。他一个举人,就靠刷了个声望。就能入都察院。
自己是根红苗正的进士,只要能把这案子办成铁案,一举掀翻一个巡抚,再牵连一个次辅。入阁也不是没可能啊。
至于张家,他已经想到了最好的报复方法。做一次交易,让张若兰来给自己做妾,自己就放过对张家的追究。当年徐阶的孙女能给严家做妾,张若兰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做妾?一想到可以把那个削了自己面子的女人收为妾室,从此任自己打来骂去,任意践踏,他就忍不住阵阵兴奋。
这个杀手锏他一直没丢,就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。这种功劳只能自己立。不能别人立。如果说早了,说不定整个案子就会被锦衣卫接手,自己到时候连点渣都捞不到。这种白工可不能做。
听他如此发问,李炎卿却似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不惊反笑“刘巡按,莫非是这广东天气你不适应,发了瘟?这个可得抓紧找郎中看看,若是耽搁了,怕是于贵体有碍。我的姓名你不知道?那好。我再跟你说一次,我姓刘名朝佐。字叫廷望。江西人,用不用把我哪年中的举人,有几位同窗的名字跟你念一下啊。”
刘勘之见他面不改色,冷笑道:“好个白莲妖人,果然有些胆略,死到临头还不肯说实话。我这么问你,自然就是因为我知道,你不是刘朝佐。我告诉你,我手里有实际的证据,只要把证据拿出来,你立刻就是万剐凌迟的罪过。不过我不想把事情做绝,也不想让若兰伤心。你听我说,我这次来广东要对付的不是你。”
他将袖子一摆,那些衙役官兵都退了出去,公堂上只剩下刘勘之、文必正和李炎卿。“你不过是个六品加衔的知县而已,又是在香山这种远瘴之地做县令,犯的上我动手收拾你么?我又用的着你的口供么?要知道我家可是在京师为官,堂堂六部堂官,收拾你这么个小角色,还用的着找你的痛脚?家父一句话,就能让你摘印。又或者上一个折子,就能把你贬到云南昭通那种地方,去做个八九品的小吏。我这次来,是要对付谁,你自己心里应该清楚的很。”
刘勘之脸上浮现出得意之色,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女神在朝他微笑。“那老儿号称把广东经营成一个铁桶江山,可我就不信,破不了他的铁桶。你听着,现在你的命,就在本官的手里掌握着。我让你生你就生,我让你死你就死。张家大公子张敬修前几天来保过你,被我赶走了。本官带有王命旗牌在手,杀你如杀一犬。你唯一的出路,就是跟我合作。按我说的做,听我的吩咐。我会看在若兰的面子上,给你一条活路。而你要做的,就是写一份伏辩。”
他用目示意,文必正将文房四宝放在李炎卿面前,心内则是充满了疑问:他不是刘朝佐?他是白莲贼?如果刘老爷的话说的是真的,那宝珠又该怎么办?她可已经被他……,如果他真是白莲贼,株连九族,宝珠岂不是也?
李炎卿看了看眼前文房四宝,面上却无半点惊恐表情,反而笑道:“人都说国朝进士是朝廷的栋梁,今天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啊。下官自问也是举人出身,平日里也能写过话本什么的,逗家里的妾室们一笑。可今天一见,我却是比刘老爷差远了。您编的这个故事不错啊,我又是假知县,又是白莲妖,你不如说我是哪个洞里的妖精,跑到香山等着吃唐僧算了。写?我写什么?”
“别想狡辩,你的一切事情,本官全都清楚。我要你写东印度公司是怎么回事。白莲教到底借这个公司为名义,拉拢了广东哪些文臣武将。他们每人得了白莲教多少好处,卖了多少重要军情给白莲妖人,又私自为他们做了哪些事。最重要的是,你写明白,你们什么时候举兵造反,背叛大明。”
李炎卿听这话,猛然起身,一脚踢翻了桌子。“一派胡言!本官食君禄,报君恩,未曾一日敢忘皇恩浩荡。自到香山以来,虽治县无方,政绩平平。然擒短毛贼于先,抗柘林乱军于后。擒倭寇谢某,拿白莲法王。最近又刚侦办了广西韦贼银豹意图破坏我广东钱法的大阴谋,连大佛郎机人都捉了无数。我们广东军民上下一心,砍了不知多少白莲贼的脑袋,自己也不知留了多少血。你说本官是白莲贼,本官看你倒像足了白莲贼!还举兵造反?吴大帅是我大明朝擎天玉柱架海金梁,忠心可昭日月。说他造反,你杀了我我也不信,这种东西我不会写,不如你教我怎么写啊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二百九十九章 香山之乱(七)
刘勘之往日所见,不拘文武,落到他手里都成了软脚虾。基本只是磕头求饶,祈求他高抬贵手,网开一面。敢在他面前掀桌子的,李炎卿却是头一家。
他怒极反笑“好啊,好个白莲贼倒有点贼胆。怪不得敢冒名顶替,到香山来任父母官。你在我面前嚣张,咆哮公堂,当本官我治不得你么?来人啊!”
随着他一身大喊,那些外面的兵丁与衙役又都冲了进来,刘勘之一指角落里那些刑具道:“你做了这么久父母官,害了不知多少百姓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,这些东西你想必是认得的吧。你往日里专门用他们对付别人,可曾想过,这些东西用在你身上会是什么味道?本官不喜欢动刑,但你如果逼我的话,我也只好破一次戒。”
“破戒?哈哈,你就别拿这种话来哄人了。我现在还是朝廷命官,你无权将我革职。你敢对朝廷命官动刑,你还有脸叫青天二字?我再问你一句,就你手下这些废物,他们会用这些刑具么?要不要我把我的人叫来,让他们教教你?”
话说到这份上,刘勘之已是骑虎南下,就算他不想动刑,也拉不下这个面子说停手。将手一摆道:“把他给我扯下去,先给我用夹棍对付他。”
那些衙役却不敢动手,为首的衙役道:“大老爷,这刘知县也是朝廷命官,六品官身,小的们怕……”
“混帐!”刘勘之面沉似水“本官命你们动手。你们就只管动手,出了天大的篓子,也有本官替你们承担。怕什么,只管动刑。”
这些衙役对自己长官的为人最是清楚不过,若是真出了什么干系,他多半逃的比谁都快,天大的黑锅,也得自己这些倒霉鬼来背。行动上不算十分积极,但是也不敢违抗自己长官的意思。
李炎卿被扯翻在地。脸上却依旧带笑。“行啊,要动刑了?那可得找几个老手。你雇的那帮帮役也就会玩锄头,玩刑具全都是外行。平日里本官处理县政,每天忙的焦头烂额,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。还多亏了你来之后。把我弄到监狱里,让我休息了几天。现在又请人给我松松骨头,让我彻底放松放松,就算我儿子将来长大了,怕也未必有你这般孝顺啊。”
刘勘之向以玉面包公自居,现在却已经气成了铁青色。不住的喝道:“给我夹起来,七成刑……不,九成刑。我要让他变成残废,哪怕将来不砍头。也是个走不了路的残废。到了那一步,我看张若兰还对他动心不动心。”
这夹棍如果用到了七成,人基本就算是废了。如果用到九成。怕是有当堂刑毙的可能。这些衙役们都是衙门口的老手,心知慢说是九成,就算是七成,自己也担当不起这个责任。
张居正的未来女婿,被自己夹成残废……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。刘勘之可以下这种不负责任的命令,自己这些人不能执行这种不负责任的命令。他们寻思着。大概先夹个三成刑就好。
一名捕快压低声音道:“刘老爷对不住,我们也是上命难违。待会你叫的越惨越好。声音越大越好。弟兄们手上有点准,包准让你的腿有治。”
这些人边说边将夹棍放好位置,就待拉动那皮条,用力收起来。却听外面,传来阵阵杂乱的脚步声,似乎是有大队人马朝这边赶过来,还有人道:“你们是谁?谁让你们进来的,这是衙门……”接着便是一声痛呼,似乎是吃了亏。
李炎卿本以为按照循序渐进原则,刘勘之应该是先给自己用鞭子、板子。像是夹棍这种号称五刑之祖的极品刑具,怎么也是最后才用。结果自己拉仇恨太过成功,刘勘之又是个少爷脾气受不的激,上来就下了死手。
他倒是有把握,吓死这些衙役,也不敢真把自己整成残废。但是那夹棍夹腿的味道,也好受不到哪去。他正在盘算要不要吆喝一声,把那些香山的公人都喊进来,干脆把动用武力把自己抢出去再说,却不料出了这么一个变故。
来人的身份他也盘算不出,难道是能痴他们怕自己吃亏,抢先发动了?可是怎么听着还有铠甲的声音,谁那么作死,把私存的铁甲穿出来了?打这帮杂碎,用的着穿甲?
刘勘之也知情形有变,急忙喝道:“看住人犯,防止有歹徒劫狱,必要时,可以将犯人斩杀。”
“劫狱?谁敢说本公子要劫狱瞎了他的眼睛!老子一门忠烈,老子祖上为大明流过血,为朝廷立过功,谁敢说老子劫狱,信不新我把官司打到天家那,让天家为我们评理。”
这说话的嗓门清脆亮堂,官话说的十分端正。刘勘之听了只觉得耳熟,等看清来人长相,却觉得有些头大。“这个活宝不在南京待着,怎么也跑到香山来了?这远瘴地到底是有多热闹,怎么把人都惊动来了?”
闯进二堂的也有五十余人,内中十几个人身上着甲手中提刀,威风凛凛。那些未曾着甲的,也个个体形剽悍目光凶狠,手中单刀雪亮,身上布满杀气。
为首之人,年纪不过二十出头,生的身高七尺,猿臂蜂腰,面如银盆,乃是个十分英俊的后生。头戴紫金束发冠,身穿蜀锦织就的团花袍,内着一件缎袄,足蹬粉缎薄底虎头靴。
只见他看了一眼被按在地上的刘朝佐,以及套在他胫骨处的夹棍。冷笑道:“好啊。要是某家不来,这就有人胆敢动用私刑,屈打成招了。刘勘之别人怕你,我不怕你。我倒要看看,有我在,你们哪个敢动。小的们,抬过本公子的宝枪,我倒要看看他们谁能接我三招两式。”
他又对李炎卿一笑道:“刘知县你放心,本公子是江南第一高手,打遍江南无对手。目前的努力目标是,打遍天下无对手。有我在,他们谁也别想伤你分毫!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章 香山之乱(八)
李炎卿见这厮一脸搔包模样,心道:这是哪来的家伙,怎么看着这么不靠谱。就这样的人,居然是江南第一高手?
再说就算是天下第一高手,又不值几个钱,怎么敢和刘勘之如此放肆。看他穿戴不似等闲角色,身前身后的跟班居然可以着铁甲,看来绝非个等闲之辈。而那人身旁几个贴身随从,都是相貌清秀的俊俏童子。
李炎卿久历花丛,目光毒辣,一眼看去就能发现,这些人全都是女扮男装。带着俏婢健奴,闯到县衙门闹事,跟巡按面前如此放肆,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?
他却不知,这个人确实有放肆的本钱。论名气,刘勘之号称金陵文胆,南京四大才子之一,可是来人则是有名的金陵武胆,是另一个版本的金陵四俊之首。不论是家世名望,比起刘勘之只强不弱。
在江湖上,大家通常都会给自己喝一个响当当的绰号。比如草上飞,未必真能跳过一道高墙。三峡五义,或许只是打家劫舍的强盗。但是大家起绰号时,都会避免触及底线,以免给自己找麻烦。
即使以当年谢天涯之强,一人一剑号称无敌,但也只是被江湖朋友称一声剑神,他自己只称白云剑客,绝不敢以天下第一剑自居。同样,天下第一刀,天下第一枪之类,也基本没人敢用。
毕竟用了这个绰号,就意味着跟所有使同类( 七品封疆 http://www.xlawen.org/kan/760/ 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