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59 部分阅读
“眼下啊。咱们就得拿出另一宗法宝出来了。”这宗法宝威力虽不及白银铜钱,但却也相去不远。一包包的白米,被人从仓库里拉出来。拖到衙门外面。还有人赶着猪羊等大牲口过来,几十口大锅支好,所有在这试图营救李炎卿的百姓,都能免费获得食物,白米饭炖肉管够。
这些普通的庄稼人即使是过年,也不一定能吃到这么好的伙食。如今却是可以免费供应。想吃多少吃多少,还有锦衣卫在旁维持秩序。“别抢被挤,保证人人有份,粮食有的是。”
这次洪四妹也下了血本,按着花惜香的安排,不计代价的采购米粮,广州及周边各县的粮食都被她买了过来,存粮丰厚,支应着几千人的饮食自然不成问题。不过这饭香四溢,又引来香山本地义民无处,不少人跟着大喊口号,只是抽冷子问道:“喊的声大点,多扔两块石头,能给家里的带一份回去么?”
本来这些人见了那些锦衣卫的人,还多少有些担心。只当他们是来拿人入监的。哪知这些锦衣卫态度蛮横,言辞粗鲁,来了之后就大骂道:
“你们是要疯啊,怎么能随便扔石头呢?你看看,把衙门大门都砸成什么样了。你们这样太不像话了,影响太恶劣了,我们……我们将来一定会好好的惩办你们。眼下么,都给我守秩序,不许踩踏拉扯,更不许趁机偷东西占女人便宜。一人扔三块石头就完,多扔罚款。”
既然锦衣卫的态度都是睁一眼闭一眼,不但不阻止还帮着维持秩序,这些百姓还有什么可怕的?有人给粮食,有人给水,还有人帮着维持秩序,这些人的劲头自然一浪高过一浪,声音直传到衙门里。
那位老夫子面带焦急“大公子,您可要想好啊。当断不断,必留后患。如果您再跟这些百姓对抗下去,他们真的发了怒,打进衙门里。到时候怕是就不可收拾了。”
刘勘之也知,一旦自己这个巡按在地方酿成民变,固然是当事知县有可能摘印,自己又能好到哪去?用一个国朝进士兑掉一个假知县,这种买卖怎么能做?可如果被这么要挟着放人,又绝对不符合他的心意。
他只好请了那位耿直耿中军过来,请他带人杀出去,到广州调兵。哪知耿直却道:“末将奉令保护王命旗牌,不得有丝毫损毁。若是有了半点折损,末将的性命都难保全。至于冲杀百姓队伍这种事,末将可万不敢做。再说我这点人马,如何冲的出这几千人的包围圈?不过大老爷放心,这些乱民如果敢冲进来末将一定给他们一个教训。即使把这条命扔下,也不会让他们损坏王命旗牌分毫。”
刘勘之见他都指挥不动,那徐天鹏的家丁东厂的番子,乃至香山本地公人也就全指望不上了。自己唯一的部下,就是这十几个南京刑部衙的捕快,还有那四十多名新招募的民壮,再有就是那些跟着自己前来查办广东的正人君子,圣人门徒。
可就在他盘算自己手头兵力之时,崔佑之又从外面进来,面色凝重“这些帮役都是香山本地人,学生只怕,外面的人和他们是乡亲。一旦内外勾连,趁夜开了衙门的门……还请东翁早做定夺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零六章 公审刘朝佐(一)
刘勘之只想含血喷天,怒问一声“到底是谁告诉我,要招募民壮,往香山队伍里掺沙子的?怎么眼下这个时候,这些民壮都不堪用么?”
如果想看管这四十人,自己少说也得有二十人以上的兵力,可问题是眼下自己又去哪找二十人的兵力给他?
他现在也初步了解了以下情况,外面的百姓大概分为两部分。
少部分是因为米饭和肉随便吃的关系而支持刘朝佐,大部分则是因为,他们手里拿着县衙门开的白条。上面有给他们补偿款的数字,只要刘朝佐在一天,他们就有希望拿到补偿。如果刘朝佐倒了,他们的白条就可能成了废纸。
而这些人中的主力,则是分了陈家田地的前佃户大军。他们从佃农变成了自耕农,每人都分了一部分田地。而且香山这执行的土政策,田地的税收有补贴,租税并不算高,比起当佃户来,做自耕农收入略高一些。这些人自然对刘朝佐感恩戴德。
更重要的是,他们的土地转让契约还没有订立完成,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把刘朝佐弄掉,这土地转让的事是否有效,谁还说的好?这些人为了快点把土地弄到手,可是在咨询公司花了钱的,又在土地上投入了太多的感情。这个时候如果土地无效,这群人如何接受的了。
刘勘之如果眼下果断宣布县衙门的一切承诺全部有效。纵然有鱼米相助,他们也多半会散去。可问题在于,这种命令。他还真下达不了。
刘勘之向来以爱民如子作为自我标榜,当初读书之时,就立志要为民请命,请天子体恤民力,爱惜黎民,不可与民争利。既然连利都不能争,这地自然就更不能争了。
他口中的民。自然不会是香山那些升斗小民,普通百姓。在这些文人君子眼中。他们怎么是民,只是蝼蚁而已。只有陈荣泰、梁瑞民这干士绅,才符合民的标准。让刘勘之为蝼蚁出头,将良民陈荣泰的田产断与这些普通蝼蚁。这自然大违他的良心,宁死不能为之。
这样一来,他解围无方,调兵无门,只好坐守孤城,想着“这香山离广州也不算太远,总不能放任这些乱民长期围困衙门。若是吴桂芳胆敢按兵不动,本官到时候就要好好参他一本,看他如何下场。”
只是他想的是好。可眼下的局面也不容易应付。香山县那些衙役占领了各处库房,不管是粮食还是蔬菜肉食,都在香山公人控制之中。刘勘之这些部下根本拿不到。以往是到外面点餐解决,眼下却是连衙门都出不去,这下就连饭都成问题。
那些香山的公人,倒也对外面的围困十分紧张,只见大家搬来二十几张桌子,四人一桌。以雀战之法,研究克敌之策。从早到晚经久不绝。这些人雀战杀的天昏地暗,又有香喷喷的米饭肉食下肚,刘勘之的一众随员,却只有干看着流口水的份。
而那些锦衣卫倒不曾参与雀战,他们工作认真负责,堪为朝廷表率。刘勘之想要喝口茶水,都被他们一巴掌打落了水壶“这可不成。外面那么多百姓围了衙门,天知道里面有多少是白莲教派来的刺客。说不定这水井里已经被他们下了毒,若是刘巡按喝这水有个一差二错,出了问题谁来承担?不行,在我们确定这水安全以前,谁也不能喝水。”
你问什么时候安全?按照锦衣卫方面的相关配属条例,查阅对应条款。从提取样水,到检验完成,再找相关长官签字,没十天是转不完这个流程的。考虑到香山锦衣卫最高负责人瑞恩斯坦被百姓隔绝在外,这个时间怕是还要延长。
李炎卿是待罪之身,那些锦衣卫对他疏于防范,结果他那边大吃大喝,不知在鬼门关前走了几回。与高进忠、徐天鹏谈笑风生,仿佛衙门被围的事完全不知。听他那里阵阵喧哗,不时还有骰子麻将之声,刘勘之就觉得双眼冒火,将屋里的陈设全都砸了个稀烂。
这一天日子过的甚是艰难,肚里无食,口内无水。自从刘勘之出世以来,还不曾受过这等折磨。外面百姓的骂声,一天到晚就没停过,就算到了日落西山,还有人在外大声叫骂。
等到刘勘之歪在床上才醒悟过来,这不是自己饿刘朝佐的办法么?怎么闹来闹去,这忍饥挨饿无水无米的杀威棒,却落在了自己头上,这是什么世道?
当天晚上骂阵的,却是从香山特意选出来的几百个妇人,都是一等一的骂架好手。骂的词语,连男人听了都脸红。那
刘勘之总算镇定功夫过人,这口血才没从嘴里喷出来,办着自己家无辜受难的列祖列宗进入梦乡。那位绍兴的老夫子,则无奈的收拾着行李,摇头道:“自取灭亡,我对不起东翁啊。”
次日天还没亮,就听外面阵阵号炮之声,刘勘之只当是真起了民变,吓的跳起身来,扯着嘶哑的嗓子叫道:“来人啊。”
两名刑部的捕快推门而入“老爷大喜啊。吴帅带着人马来救咱们了,那些乱民已经被抚标营制住,刚才就是抚标营的人在点号炮。”
刘勘之听说不是乱民造反,心里多少安定了一些。可一听吴桂芳的名字,心里又罩了一层阴影。这老货来的这么积极,分明是来看自己的笑话,这一遭,却是被他看扁了。
那些百姓早得了锦衣卫的命令,见了抚标营人马,早将扁担锄头扔的到处都是,跪地磕头,一副恭顺模样。吴桂芳面沉似水,骈指道:“你们啊……简直是不成话。若非本官治粤,就你们这个行为,就要被定个民变,那是要杀头的。还不赶紧散了,这里的事,自有本官为你们出头。”
以往吴桂芳与刘勘之相处,总是放低姿态,甚至有些讨好的因素。可这回,他终于拿起了老前辈的架子,用手指点道:“刘直指,这次的事,是你办的差了。若是老夫晚来一步,激发香山民变,连令尊脸上都无光彩。刘朝佐的事,你必须拿个结论出来,这案子不能再拖了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零七章 公审刘朝佐(二)
巡抚本身也在都察院内任职,而巡按属于科道官体系内,在职级上,也受巡抚压制。不过刘勘之手握王命旗牌,以往是不把与自己同握旗牌的吴桂芳放在眼里的。可是这回谁让自己被百姓围了,是吴桂芳发兵来救命的,自己只好听他几句闲话。
至于刘朝佐的事,既然吴桂芳来了,那就要审。他有把握,自己别看前面输的很惨,可到时候把这杀手锏一施,定叫吴桂芳知道自己的厉害。
“既然大帅有吩咐,那本官也不敢不遵,明日就在大堂,公审刘朝佐一案。若是本官有丝毫不妥之处,情愿当堂为刘朝佐赔罪。若是他确有过恶,不管他背后有谁,站着多少人,我都要严惩不怠。”
吴桂芳点头道:“说的好。不愧是名门子弟,确实有份骨气。年轻人,就是有冲劲才好。老夫老了,身体不行了,这份冲劲是不如你们年轻人了。大明朝的将来,就看你们了。你只管放手去做,老夫支持你。自老夫以降,广东官员任你调遣。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。若是查到有人包庇刘朝佐,你就只管抓来下狱。”
他这番话,算是把刘勘之架到了火上,又在炉膛里添了把柴。李炎卿在房中听了吴桂芳的话,忍不住笑道:“好个吴大帅,果然有本事。这话一说,刘勘之是想退都退不下来了。二位,到了开审的时候,还劳烦二位前去听审。看看在下是如何低头认罪的。”
徐天鹏哈哈笑道:“好好好,这个堂我还非听不可。这样的热闹,也只有香山才能看。在金陵看戏,也没有这般好玩。你放心吧,咱哥们在你后头,一个刘勘之,翻不了天。”
此日听审之人的数量,远超刘勘之与李炎卿的想象。不但香山本地百姓士绅,连同商会中人。就连广州的文武官员,也有大半来此听审。还有不少人改扮行藏。混在百姓队伍里,在外面观看。
这刘勘之排场摆的十足,巡抚调了五十名标兵给他,堂上威风十足。不似前者那般小猫两三只的残破模样。与他相比,李炎卿的模样却是狼狈多了。只见他披头散发,头上沾满草屑,步履蹒跚,似乎腿脚不大方便。那身囚衣残破自不必说,上面又布满了血迹,还能看到鞭痕,一看就知是受了无数刑罚。
那些百姓见了自己家父母官变成这副模样,顿时就喧哗起来。梁满仓仗着自己是秀才。官府不敢随意动他,第一个大叫道:“遭瘟的恶官,居然如此欺负咱们香山的父母官。这样的外来佬,我们香山人若是不给他点教训,还有面子么?”
“不错。随意殴打朝廷命官,这到底是朝廷来的巡按,还是山上的土匪?我们的大老爷杀过乱军,打过白莲贼。怎么才进衙门几天,就变成了这副模样。我们不答应。不给个说法不算完。”
刘勘之也觉得眼珠子掉了一地,这是怎么回事?这个狗贼昨天还和徐天鹏他们喝酒赌钱,大杀四方。听说他将徐千岁杀的落花流水,精神十足。怎么只一晚上没见面,就变成这个德行了?自己什么时候打他了?他那一身伤是怎么回事,这走路怎么瘸了?
吴桂芳本在上首陪坐,微合二目一言不发。见此情形,却是心头暗笑:这刘朝佐一肚子鬼心机,刘勘之终归是个君子,哪是他的对手。可惜他挑错了人来打,就注定要遭殃了。
那边下首相陪的,是提刑按察使段之廉,他见此情形忍不住道:“人说刘公子年纪虽轻,手段却很老辣。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这刑用的好,若是不用刑,犯官如何肯招?想必这么一通大刑动下来,刘朝佐必定已经招供。这审么,我看就不必了,只要刘巡按将口供念一念,让那些百姓听清楚就是了。”
刘勘之一拍公案道:“堂下何人?报上名来。你到底被谁弄成这副模样,还不在堂上说清楚。”
“本官香山知县刘朝佐,字廷望。我这一身的伤,是我自己弄的,与刘大老爷和您的部下,没有任何关系。”
秦蕊珠藏在人群里,见此情形,眼眶一红,竟是低声抽泣起来,恨不得扑到夫君怀里,安慰一通。自己不住嘀咕着“我是不祥之人,这一切都是我害的。怪我,全都怪我。”
花惜香扑哧笑道:“傻妹子,你是真看不出来啊。那伤明显是弄的,他身上连个油皮都没擦破,你这怎么就心疼上了。衙门里有咱那么多人,哪能让他真吃了亏。你们啊,真是被他迷住了。”
暖雪却用手擦着眼泪道:“就算明知道是假的,可看了相公这副模样,我心里也难过。”
晴云一旁接口道:“不错。原本我还说刘公子是好人,现在看起来,却是再也不拿他当好人看了。”
“你们啊,都少哭两声,留着力气晚上伺候他吧。待会啊,还要看咱家那位的手段,这公堂上第一个打刘勘之脸的,就要看她了。”
而那些百姓却不知这是苦肉计,大家叫骂声一声高过一声,那些站堂军连喊了几次威武,才勉强把百姓的声音压下来。
“刘朝佐,本官问你,你反省多日,可曾知罪?若是你肯在百姓面前自陈其罪,本官念上天有好生之德,或许会对你从轻发落。若是执迷不悟,这王命旗牌,可有先斩后奏之权,你自己想清楚。”
“本官自入狱中无水无食,受尽痛苦。自知这次难逃一死,然身虽灭,志不可屈。本官上报天子,下安黎庶,自到任以来,抗乱军,杀教匪,为国朝立下汗马功劳。兴盐糖之利,安黎民生计。若说我有罪,那我之罪,便是让香山父老的日子越过越好。除此以外,本官无罪。乡亲们,本官今日纵然一死,你们也不可有任何怨恨朝廷之心。要安心生计,做你们的好百姓,要相信朝廷,相信一二小人是不能蒙蔽圣听的。”
刘勘之见他那边慷慨陈词,又将百姓情绪煽动起来,那些香山秀才闹的尤其热闹。只好将惊堂木接连拍了几下“你不必在此惺惺作态,也不必假做冤枉。我先问你,你强抢民女梁宝珠为妾之事,你可认罪?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零八章 公审刘朝佐(三)
刘勘之心知,这假刘朝佐靠着欺诈手段,聚拢了不少人心。如果自己刚开始就拿出杀手锏,一来太过耸人听闻,二来那些百姓未必肯信,不知道还要如何鼓噪。按他想法,必须得先把他的名声搞臭,再拿出证据证明其根本不是朝廷命官,而是江洋大盗,才能将他的罪过钉实。
因此他今日开审,就先拿这强抢民女的事来发个利市。这类罪名最易激起民愤,只要百姓对这刘朝佐不再拥护,自己进退上也就自如多了。
哪知李炎卿却冷笑一声“梁宝珠是我的爱妾,这事倒是有的。当初我纳妾的时候,整个香山县谁不知道?你可以去问一问,我们香山的父老乡亲,谁不赞我们一声天作之合。至于说强抢民女,下官可从没干过。”
堂下百姓中,也有不少人嫉妒李炎卿攀折了香山的第一名花。可问题是眼下自己的利益最要紧,梁宝珠早就是人家的人了,还有什么可说。有人干脆道:“这哪来的巡按,怎么管到人家家务事了。这最多是大娘子打的老爷满头包,哪轮的到外人插手。这什么巡按倒是好大的威风,连大妇的活计都抢了。”
“是啊。还什么强抢,大老爷一表人才,那位梁小姐高兴还来不及呢,怎么会有的强抢?当时我们都看着呢,分明是花轿抬人,跟娶妻没什么区别。那位梁小姐面子十足。嫁妆也厚,哪有人去抢?”
刘勘之见堂下的反应与自己预期中竟然完全相反,暗恨香山县教化无方。百姓贤愚不辩是非不分,只好道:“你不必巧言推搪,带苦主上来。”
等到文必正走上堂来,未等开口,吴桂芳抢先道:“这位公子我看的十分面善,怎么好象是巡按您的幕僚啊。”
段之廉道:“是啊。这不是文必正文秀才么。他是本府生员,本官倒是还认得他。怎么。巡按您的幕宾居然就是苦主?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,刘朝佐有罪。有大罪。”
他这有罪二字说的阴阳怪气,下面百姓却已经在梁满仓带领下大骂起来。文必正一张白脸胀的通红,下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骂声,一浪高过一浪。就连那些站堂军也弹压不住。
他与梁宝珠郎才女貌,怎么看也是话本里写的天作之合。怎么那些百姓却站在了横刀夺爱的刘朝佐一边?文必正只觉得一口郁气横在胸中,难以发散。
他的身体本就不佳,听说爱人落入刘朝佐之手,更是受了一番打击,如今那声声咒骂就像一柄柄巨锤砸在他的身上,直让他眼前发黑。怒道:“大老爷,学生与宝珠小姐虽无三书六礼,然有白头之盟。绝无负心之理。必是刘朝佐依仗权势强霸民女,还望几位老大人做主。只要将宝珠小姐请上堂来,一闻便知分晓。”
段之廉将脸一沉“文公子。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,怎么如此的不懂事?一个姑娘家的闺名,也是你随口乱叫的?咱们广东这个地方不比腹里之地,规矩少的多。女儿家的闺名往往也不知道躲避外人,可是你是国朝生员,难道也和那些人一样?尤其是一个出了嫁的女人。她的名字也是你随便叫的?你叫一个官眷上堂跟你对质,这简直岂有此理。不成话,不成话。”
吴桂芳却很大度的一摆手“段廉访,我看咱们还是有个成|人之美。就让那位梁小姐上堂对质,若果真有强抢民女之事,也好处置了刘朝佐这个混帐东西。再成全他们夫妻团圆,百年好合。这也算是一件成|人之美的大好事,这些俗礼,本官看来就不必讲究了。刘知县,这次老夫可不会袒护于你。如果你确实有强抢良家女为妾的事,即使刘巡按放了你,本官也要办你。”
堂下那位中年美妇拉着女儿的手,嘱咐道:“宝珠。一会上了堂,你应该知道怎么说的吧。娘知道你是个懂事的丫头,你不会让娘失望的,对吧。”
“恩,娘你放心吧,女儿心里有数。”
那边洪四妹忍不住问花惜香道:“你这手是不是太险了一点?这丫头可是咱家坏夫君强占到手的。堂上这个,又是她的心上人。万一她临阵反水,咱们可就弄巧成拙了。”
花惜香依旧是一身劲装,似乎随时作好接阵准备。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“洪姐别担心。你我都是女人,难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?那小丫头都是妹夫的人了,还反个什么水?她要是肯反水,会对你和师妹的孩子那么好?你们两个的宝贝,跟她比和你们还亲呢,你们又不是不知道。再说你和她是什么交情,难道对她的性子不了解?让她反水,还不如杀了她呢。”
洪四妹轻啐了一口,叼起了烟袋“你少在这呕我,当心哪天老娘把你也收了。到时候让你也知道知道磨镜子的滋味。我和我的人都准备好了,事有不好就翻脸开打。不过这次若是你真能把我的男人保出来,家里你留间屋子,也不是不行。叶青,你说呢?”
柳叶青心里自然不愿意师姐进门和自己分男人,可是眼下大敌当前,这等事却是讲究不起,只好低头道:“我没什么可说的。反正这次家里总是要进人的,我有什么办法。”
“我才不稀罕你们家里的房子,也不稀罕什么名分。我是替我师妹出谋而已,跟你们的男人没关系。老娘可看不上那样的男人,你们自己留者吧。这回来的,可是刘家大婆子,将来有你们这些女人受的。”花惜香嘴上从不肯服软,只是她这一说,柳叶青倒是如释重负的长出了口气。
公堂上,文必正见了梁宝珠上来,心情激动,呼吸急促起来,忍不住叫道:“宝珠!你别怕,今天我可以保护你了。”
而堂下的百姓中,有不少人也扯脖子高喊起来“宝珠小姐别怕,我们站在你这边,谁敢欺负你,我们就打死她。”
梁宝珠一上堂来,就连刘勘之的目光都有些呆滞。这是一个何等美丽的女子,那精致的五官,苗条的身姿,那巴掌大的小脸,简直就像是一个瓷娃娃般惹人怜爱。即使是最粗鲁的男子,也不忍心对这么个精致的小美人说上年一句重话。
看她那楚楚可怜的模样,段之廉不住摇头道:“造孽,这简直是造孽。这本该是长在深闺中的一朵娇花,怎么能让她到堂上来啊。”
而宝珠上堂之后,却不曾看文必正一眼,而是碎步扑到李炎卿面前,眼泪如断线珍珠般落下来,哽咽道:“相公,你受苦了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零九章 公审刘朝佐(四)
虽然她这声音细小,可在文必正耳中听来,却如平地惊雷一般。往日里的山盟海誓,怎么今天全都不见了。他急道:
“宝珠,你不要怕,这个坏人不能再欺负你了。今天有巡按大老爷在,他会为咱们做主的。巡抚也答应了,让咱们重修于好。我不在意你和他发生过什么,我愿意娶你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伸手摸向了怀中,紧紧攥住了那个比他生命还重要的锦囊。
那梁宝珠却不理他,只是紧紧抓住李炎卿的手,用李炎卿的手在自己脸上摸索着。“相公,妾身和几个姐姐都很想你的。怎么,他们这么不讲道理,把你打的这么重?”
她是所有妻妾中,唯一一个不知道李炎卿使苦肉计的。只当自己的男人真的被打成了重伤,心中如同刀割一般,眼泪哪里忍的住。
李炎卿也表现的如同一位深情的丈夫,轻轻为她擦着眼泪道:“好夫人,有什么可伤心的。进了监牢,自然就是这个样子,没关系的,你的相公命硬,死不掉。只是眼下大帅要把你发还那位文公子,你高兴不高兴啊。”
宝珠却一转身,给吴桂芳连磕几个头道:“小女子求求这位大帅,你就行行好,放了我的相公吧。我是相公的娘子,怎么可能再去嫁给别人。再说我已经有了相公的骨肉,如果大帅您不肯收回成命,小女子就只有一死。”
战胜文必正与她海誓山盟的。除了李炎卿前些时的水磨功夫,最有效的武器,却是那一次诊脉。梁宝珠自己就是被母亲带到梁家的。自然知道这种日子。她宁可自己受苦,也不可能再让自己的儿子遭自己遭过的罪。
那些少女的情愫,已经在当初自己与刘朝佐动房那天就该随风而去了。梁宝珠心内拿定了主意,又见自己的相公被打成这般模样,生怕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,一出生就成了孤儿,因此哭的格外伤心。那白皙如瓷的额头,竟然都磕出血来。
不等吴桂芳说话。那边的段之廉已经忍不住道:“梁姑娘快起来说话。香山的禁婆都死到哪里去了,还不赶紧扶梁小姐起来?来人,给梁小姐准备个座位。梁小姐,哦不。应该称呼你刘夫人。你放心,有本官在此,没人能把你们夫妻拆开。”
这位负责一省刑名的大佬,此时也似乎动了真火,朝刘勘之一拱手道:“刘巡按,我想咱们该闹够了吧。此情此景,到底是两情相悦,还是强抢民女,我想不用多说。即使咱们不说话。下面这些百姓,也看的一清二楚。若是强行指鹿为马,要小心民心如水。能载舟亦能覆舟!”
刘勘之不料梁宝珠居然是这个态度,这与文必正说的完全不符啊。可他再看文必正,却见这位宰相之才的广东才子,已经二目无神,嘴里只念叨着“宝珠,宝珠。”根本就问不出什么来。
吴桂芳也道:“这事闹的有些不成话。实在是太不成话了。我看还是把官司改在二堂审问,不让百姓听堂为好。”
大堂改二堂。百姓就不能再行听审,不过广东的文武官员,倒是全都能列席参加。那些百姓们见了这一场大戏,正觉得过瘾,哪里肯放过。有人喊着“我们不放心,不能把我们的父母官再押下去。”
还是段之廉出面立保,保证有自己和吴军门在,没人敢对知县动刑,又有香山本地公人和锦衣卫在旁维持秩序,这些百姓总算才没冲到堂上。饶是如此,那些人依旧不肯散去,而是在外面等个结果。
整个香山衙门,依旧在百姓的包围之中。有不少好事者,则为走下堂来的梁宝珠喝起彩来,还有几个爱热闹的妇人,忍不住念叨着:这才是真正的金童玉女,天作之合啊。
洪四妹如今得了个从五品安抚使的官身,也算的上广东文武的一员。只是她身份特殊,刚才没出现在堂上。眼下见要把自己的男人带到二堂,便带了几名亲兵跟了进去。
柳叶青等人无此待遇,只能等在外面,她忍不住小声道:“人到了二堂,咱可就看不见了。他们不会下什么毒手吧?”
“师妹咱虽然看不见。可是有人看的见啊。不提洪姨娘那个泼妇,别忘了高公公和徐小千岁,都在里面听审。有东厂的人给咱通消息还怕什么?再说洪四妹那泼妇在里头,这回刘勘之有的倒霉了。”
一等进了二堂,吴桂芳对刘勘之开门见山道:“刘巡按,今天的事,我看到此为止吧。香山的公务已经耽搁很久了,再这么耽搁下去就要出大问题。已经有商人把状告到了我这,如果不管,他们会继续告下去,这不是个办法。刘知县应该尽快官复原职,升堂理事。这段日子的事咱们就当没发生过,刘知县这边,由老夫负责。我保证,这件事不会有任何人再追究下去。广东这么大,您大可按临别处。”
他又顿了一顿“至于那些有关香山的人事任命,也由刘知县做最后的拿捏。毕竟他才是这里的父母官,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更了解本地的情形,更清楚谁更胜任哪个职位。”
刘勘之心知,这是吴桂芳在给自己找台阶下。如果自己答应这个条件,那么香山这段时间的闹剧,就算正式收场,自己也可以保全颜面,无损名声。或许吴桂芳还会继续抛出一些倒霉蛋,帮自己完成业绩。不过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,他刘勘之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。
他见此时堂上都是广东的文武官员,心道:你们只当自己赢了?这回我就要你们哭。
他笑道:“多谢军门好意。只是本官奉旨按临广东,自当访拿奸邪,正本清源,绝不能允许任何一个歹徒逍遥法外,否则就是有负浩荡皇恩。这一点,想必吴帅也是支持的。若是我就这么离开香山,放任这个狗贼继续窃居香山正堂之位,又如何对的起陛下,如何对的起我吃的俸禄。这个狗贼的脑袋,我摘定了!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一十章 公审刘朝佐(五)
吴桂芳本想斥一声冥顽不灵,哪知不等他说话,旁边已经惊起了一条母大虫来。洪四妹挺身而起,“够了!老娘这几天已经忍够了,现在忍不下去了。他是我的男人,我的儿子还等着要爹抱,我还等着他抱我睡觉呢。你这狗官,居然想让我做寡妇,信不信我现在就砍了你。”
刘勘之在南京见的女人虽多,却从未见过如此大胆泼辣的。不知是什么路数,怒道:“你是何人?这二堂谁让你进来的?你一个妇人,进来干什么?”
高进忠那边阴阳怪气道:“感情刘巡按您不认识她啊。这是朝廷刚刚册封的夷州土官,从五品安抚使,洪四妹,洪头人。她是夷州各部土人之首领,不是咱大明百姓,没受过王化,言语上可能粗鲁一点,您就将就点吧。谁让咱大明朝,向来是柔远人呢。”
大明的政策上,对于各地的土著头目,多持怀柔态度,也就是素柔远人的方针。于土著居住区,实行羁縻统治,任用土官,只要他们不出来造反,不把事闹的太大,也就睁一眼闭一眼。
洪四妹本来是大明百姓,见了刘勘之是要讲一讲上下尊卑的。可是自从她的身份从汉人变成了夷人,地位凭空涨了几倍,自然就能不把刘勘之放在眼里。
谁让现在自己已经是夷人大爷,要享受一下朝廷政策优待,汉官么,吃点亏就吃点亏。相忍为国的道理,是要懂得。
刘勘之也知这夷州归附是朝廷的一件大事,其意义影响深远。非同小可。高阁履新,锐意进取,一心想要强爷胜祖,让天家成为个万古明君,自己成为青史留名的名相,什么事都要一个成绩。下面办事的人,为了这个成绩。可说是费尽了气力。
各地献祥瑞者,不计其数。边疆上又连打了几仗,据说是杀的胡儿胆寒,死伤惨重。只可惜胡人太过狡猾,没留下首级。也没留下战利品,反倒是官军损失了很多器械。可是这些,全都不如夷州归附来的实在。这可是开疆扩土的大功劳,而大明已经很多年,没有过开疆扩土的大事了。
在高相任上,夷州人来归附,这正说明明君贤臣在位,四海归心,大明朝蒸蒸日上。万众一心。
因此夷州归附的事,只能办好不能办砸,绝对不能让这件大功劳上。蒙上任何一点瑕疵。如果有了一点瑕疵,那就是给高阁脸上抹黑,就是对大明不够忠诚,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问题。
一般土官都是从六品做起,洪四妹手上的实力没经过朝廷考察,就直接给个从五品。为的就是好安抚她。让她能够忠心辅佐朝廷,千万不要降而复叛。那可就是打高相的脸了。
而大明自身虽然没有女人做官的事,可是土官这边,女子做官的很多。刘勘之这时才看清楚,这女人身上穿的果然是从五品武将的官服,上面还绣着熊罴。这样的从五品武官,在二堂上只能算小角色。可是一个土司头子,却又是个举足轻重的要紧人物。
外交无小事是朝廷礼部的常挂在嘴边上的名言,谁要是惹了土司不高兴,礼部的本章就能把谁活埋了。刘勘之心里不住自我安慰:土人无知,不和这蛮女一般见识。口内问道:“原来是洪安抚,你和这狗贼是什么关系?”
“什么关系?他是我儿子他爹,你说是什么关系?不过我们没拜过堂,没成过亲,算是有实无名。”
按说这种地方官和土司联姻,算是一个大忌讳。可是这个事也要分个情况,像这种边远地区,遇到这种事,也多半就是睁一眼闭一眼,如果事事闹个清楚,真把这土司挤兑的起了兵,最后还是自己倒霉。
一般来说,都用一个尊重夷人习惯,把这种事隐瞒过去,左右也没拜堂成亲,算不得数。
刘勘之却似抓到了宝贝一般,大喜道:“当真如此?洪安抚居然与这贼子私通?”
“私通你娘!老娘看他顺眼,就与他睡,愿意为他生孩子,与别人有什么干系?难道大明的巡按,连这事也要管?若是如此麻烦,这鸟官不做也罢。”她向来作风大胆,说话间就要去脱官服。
高进忠连忙道:“姑奶奶,这个可脱不得。”
李炎卿也道:“四妹,不可放肆。当心一会这位巡按一发怒,连你也抓起来。”
张戚也扮做亲兵混进来,此时冷哼道:“我看谁敢?我们夷州四十八藩全听洪头人命令行事,谁要敢对我们头人不敬,哪怕我们全部战死,也决不屈服!”
吴桂芳咳嗽一声“刘巡按,这涉夷无小事,千万要三思。一旦激起变动,使夷州降而复叛,那可就不可收拾了。”
“没错,你们敢不放老娘的男人,老娘这就回去点起人马,带兵到京师,去与你们的皇帝说个清楚。看看到底咱们谁有理,谁无理。”
洪四妹这点家当,若说杀上京去,那自是痴人说梦。不过大明眼下是会哭的孩子有乃吃的局面,哪个土司闹的欢腾,反倒能得到更多的偏袒?( 七品封疆 http://www.xlawen.org/kan/760/ )
这些普通的庄稼人即使是过年,也不一定能吃到这么好的伙食。如今却是可以免费供应。想吃多少吃多少,还有锦衣卫在旁维持秩序。“别抢被挤,保证人人有份,粮食有的是。”
这次洪四妹也下了血本,按着花惜香的安排,不计代价的采购米粮,广州及周边各县的粮食都被她买了过来,存粮丰厚,支应着几千人的饮食自然不成问题。不过这饭香四溢,又引来香山本地义民无处,不少人跟着大喊口号,只是抽冷子问道:“喊的声大点,多扔两块石头,能给家里的带一份回去么?”
本来这些人见了那些锦衣卫的人,还多少有些担心。只当他们是来拿人入监的。哪知这些锦衣卫态度蛮横,言辞粗鲁,来了之后就大骂道:
“你们是要疯啊,怎么能随便扔石头呢?你看看,把衙门大门都砸成什么样了。你们这样太不像话了,影响太恶劣了,我们……我们将来一定会好好的惩办你们。眼下么,都给我守秩序,不许踩踏拉扯,更不许趁机偷东西占女人便宜。一人扔三块石头就完,多扔罚款。”
既然锦衣卫的态度都是睁一眼闭一眼,不但不阻止还帮着维持秩序,这些百姓还有什么可怕的?有人给粮食,有人给水,还有人帮着维持秩序,这些人的劲头自然一浪高过一浪,声音直传到衙门里。
那位老夫子面带焦急“大公子,您可要想好啊。当断不断,必留后患。如果您再跟这些百姓对抗下去,他们真的发了怒,打进衙门里。到时候怕是就不可收拾了。”
刘勘之也知,一旦自己这个巡按在地方酿成民变,固然是当事知县有可能摘印,自己又能好到哪去?用一个国朝进士兑掉一个假知县,这种买卖怎么能做?可如果被这么要挟着放人,又绝对不符合他的心意。
他只好请了那位耿直耿中军过来,请他带人杀出去,到广州调兵。哪知耿直却道:“末将奉令保护王命旗牌,不得有丝毫损毁。若是有了半点折损,末将的性命都难保全。至于冲杀百姓队伍这种事,末将可万不敢做。再说我这点人马,如何冲的出这几千人的包围圈?不过大老爷放心,这些乱民如果敢冲进来末将一定给他们一个教训。即使把这条命扔下,也不会让他们损坏王命旗牌分毫。”
刘勘之见他都指挥不动,那徐天鹏的家丁东厂的番子,乃至香山本地公人也就全指望不上了。自己唯一的部下,就是这十几个南京刑部衙的捕快,还有那四十多名新招募的民壮,再有就是那些跟着自己前来查办广东的正人君子,圣人门徒。
可就在他盘算自己手头兵力之时,崔佑之又从外面进来,面色凝重“这些帮役都是香山本地人,学生只怕,外面的人和他们是乡亲。一旦内外勾连,趁夜开了衙门的门……还请东翁早做定夺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零六章 公审刘朝佐(一)
刘勘之只想含血喷天,怒问一声“到底是谁告诉我,要招募民壮,往香山队伍里掺沙子的?怎么眼下这个时候,这些民壮都不堪用么?”
如果想看管这四十人,自己少说也得有二十人以上的兵力,可问题是眼下自己又去哪找二十人的兵力给他?
他现在也初步了解了以下情况,外面的百姓大概分为两部分。
少部分是因为米饭和肉随便吃的关系而支持刘朝佐,大部分则是因为,他们手里拿着县衙门开的白条。上面有给他们补偿款的数字,只要刘朝佐在一天,他们就有希望拿到补偿。如果刘朝佐倒了,他们的白条就可能成了废纸。
而这些人中的主力,则是分了陈家田地的前佃户大军。他们从佃农变成了自耕农,每人都分了一部分田地。而且香山这执行的土政策,田地的税收有补贴,租税并不算高,比起当佃户来,做自耕农收入略高一些。这些人自然对刘朝佐感恩戴德。
更重要的是,他们的土地转让契约还没有订立完成,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把刘朝佐弄掉,这土地转让的事是否有效,谁还说的好?这些人为了快点把土地弄到手,可是在咨询公司花了钱的,又在土地上投入了太多的感情。这个时候如果土地无效,这群人如何接受的了。
刘勘之如果眼下果断宣布县衙门的一切承诺全部有效。纵然有鱼米相助,他们也多半会散去。可问题在于,这种命令。他还真下达不了。
刘勘之向来以爱民如子作为自我标榜,当初读书之时,就立志要为民请命,请天子体恤民力,爱惜黎民,不可与民争利。既然连利都不能争,这地自然就更不能争了。
他口中的民。自然不会是香山那些升斗小民,普通百姓。在这些文人君子眼中。他们怎么是民,只是蝼蚁而已。只有陈荣泰、梁瑞民这干士绅,才符合民的标准。让刘勘之为蝼蚁出头,将良民陈荣泰的田产断与这些普通蝼蚁。这自然大违他的良心,宁死不能为之。
这样一来,他解围无方,调兵无门,只好坐守孤城,想着“这香山离广州也不算太远,总不能放任这些乱民长期围困衙门。若是吴桂芳胆敢按兵不动,本官到时候就要好好参他一本,看他如何下场。”
只是他想的是好。可眼下的局面也不容易应付。香山县那些衙役占领了各处库房,不管是粮食还是蔬菜肉食,都在香山公人控制之中。刘勘之这些部下根本拿不到。以往是到外面点餐解决,眼下却是连衙门都出不去,这下就连饭都成问题。
那些香山的公人,倒也对外面的围困十分紧张,只见大家搬来二十几张桌子,四人一桌。以雀战之法,研究克敌之策。从早到晚经久不绝。这些人雀战杀的天昏地暗,又有香喷喷的米饭肉食下肚,刘勘之的一众随员,却只有干看着流口水的份。
而那些锦衣卫倒不曾参与雀战,他们工作认真负责,堪为朝廷表率。刘勘之想要喝口茶水,都被他们一巴掌打落了水壶“这可不成。外面那么多百姓围了衙门,天知道里面有多少是白莲教派来的刺客。说不定这水井里已经被他们下了毒,若是刘巡按喝这水有个一差二错,出了问题谁来承担?不行,在我们确定这水安全以前,谁也不能喝水。”
你问什么时候安全?按照锦衣卫方面的相关配属条例,查阅对应条款。从提取样水,到检验完成,再找相关长官签字,没十天是转不完这个流程的。考虑到香山锦衣卫最高负责人瑞恩斯坦被百姓隔绝在外,这个时间怕是还要延长。
李炎卿是待罪之身,那些锦衣卫对他疏于防范,结果他那边大吃大喝,不知在鬼门关前走了几回。与高进忠、徐天鹏谈笑风生,仿佛衙门被围的事完全不知。听他那里阵阵喧哗,不时还有骰子麻将之声,刘勘之就觉得双眼冒火,将屋里的陈设全都砸了个稀烂。
这一天日子过的甚是艰难,肚里无食,口内无水。自从刘勘之出世以来,还不曾受过这等折磨。外面百姓的骂声,一天到晚就没停过,就算到了日落西山,还有人在外大声叫骂。
等到刘勘之歪在床上才醒悟过来,这不是自己饿刘朝佐的办法么?怎么闹来闹去,这忍饥挨饿无水无米的杀威棒,却落在了自己头上,这是什么世道?
当天晚上骂阵的,却是从香山特意选出来的几百个妇人,都是一等一的骂架好手。骂的词语,连男人听了都脸红。那
刘勘之总算镇定功夫过人,这口血才没从嘴里喷出来,办着自己家无辜受难的列祖列宗进入梦乡。那位绍兴的老夫子,则无奈的收拾着行李,摇头道:“自取灭亡,我对不起东翁啊。”
次日天还没亮,就听外面阵阵号炮之声,刘勘之只当是真起了民变,吓的跳起身来,扯着嘶哑的嗓子叫道:“来人啊。”
两名刑部的捕快推门而入“老爷大喜啊。吴帅带着人马来救咱们了,那些乱民已经被抚标营制住,刚才就是抚标营的人在点号炮。”
刘勘之听说不是乱民造反,心里多少安定了一些。可一听吴桂芳的名字,心里又罩了一层阴影。这老货来的这么积极,分明是来看自己的笑话,这一遭,却是被他看扁了。
那些百姓早得了锦衣卫的命令,见了抚标营人马,早将扁担锄头扔的到处都是,跪地磕头,一副恭顺模样。吴桂芳面沉似水,骈指道:“你们啊……简直是不成话。若非本官治粤,就你们这个行为,就要被定个民变,那是要杀头的。还不赶紧散了,这里的事,自有本官为你们出头。”
以往吴桂芳与刘勘之相处,总是放低姿态,甚至有些讨好的因素。可这回,他终于拿起了老前辈的架子,用手指点道:“刘直指,这次的事,是你办的差了。若是老夫晚来一步,激发香山民变,连令尊脸上都无光彩。刘朝佐的事,你必须拿个结论出来,这案子不能再拖了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零七章 公审刘朝佐(二)
巡抚本身也在都察院内任职,而巡按属于科道官体系内,在职级上,也受巡抚压制。不过刘勘之手握王命旗牌,以往是不把与自己同握旗牌的吴桂芳放在眼里的。可是这回谁让自己被百姓围了,是吴桂芳发兵来救命的,自己只好听他几句闲话。
至于刘朝佐的事,既然吴桂芳来了,那就要审。他有把握,自己别看前面输的很惨,可到时候把这杀手锏一施,定叫吴桂芳知道自己的厉害。
“既然大帅有吩咐,那本官也不敢不遵,明日就在大堂,公审刘朝佐一案。若是本官有丝毫不妥之处,情愿当堂为刘朝佐赔罪。若是他确有过恶,不管他背后有谁,站着多少人,我都要严惩不怠。”
吴桂芳点头道:“说的好。不愧是名门子弟,确实有份骨气。年轻人,就是有冲劲才好。老夫老了,身体不行了,这份冲劲是不如你们年轻人了。大明朝的将来,就看你们了。你只管放手去做,老夫支持你。自老夫以降,广东官员任你调遣。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。若是查到有人包庇刘朝佐,你就只管抓来下狱。”
他这番话,算是把刘勘之架到了火上,又在炉膛里添了把柴。李炎卿在房中听了吴桂芳的话,忍不住笑道:“好个吴大帅,果然有本事。这话一说,刘勘之是想退都退不下来了。二位,到了开审的时候,还劳烦二位前去听审。看看在下是如何低头认罪的。”
徐天鹏哈哈笑道:“好好好,这个堂我还非听不可。这样的热闹,也只有香山才能看。在金陵看戏,也没有这般好玩。你放心吧,咱哥们在你后头,一个刘勘之,翻不了天。”
此日听审之人的数量,远超刘勘之与李炎卿的想象。不但香山本地百姓士绅,连同商会中人。就连广州的文武官员,也有大半来此听审。还有不少人改扮行藏。混在百姓队伍里,在外面观看。
这刘勘之排场摆的十足,巡抚调了五十名标兵给他,堂上威风十足。不似前者那般小猫两三只的残破模样。与他相比,李炎卿的模样却是狼狈多了。只见他披头散发,头上沾满草屑,步履蹒跚,似乎腿脚不大方便。那身囚衣残破自不必说,上面又布满了血迹,还能看到鞭痕,一看就知是受了无数刑罚。
那些百姓见了自己家父母官变成这副模样,顿时就喧哗起来。梁满仓仗着自己是秀才。官府不敢随意动他,第一个大叫道:“遭瘟的恶官,居然如此欺负咱们香山的父母官。这样的外来佬,我们香山人若是不给他点教训,还有面子么?”
“不错。随意殴打朝廷命官,这到底是朝廷来的巡按,还是山上的土匪?我们的大老爷杀过乱军,打过白莲贼。怎么才进衙门几天,就变成了这副模样。我们不答应。不给个说法不算完。”
刘勘之也觉得眼珠子掉了一地,这是怎么回事?这个狗贼昨天还和徐天鹏他们喝酒赌钱,大杀四方。听说他将徐千岁杀的落花流水,精神十足。怎么只一晚上没见面,就变成这个德行了?自己什么时候打他了?他那一身伤是怎么回事,这走路怎么瘸了?
吴桂芳本在上首陪坐,微合二目一言不发。见此情形,却是心头暗笑:这刘朝佐一肚子鬼心机,刘勘之终归是个君子,哪是他的对手。可惜他挑错了人来打,就注定要遭殃了。
那边下首相陪的,是提刑按察使段之廉,他见此情形忍不住道:“人说刘公子年纪虽轻,手段却很老辣。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这刑用的好,若是不用刑,犯官如何肯招?想必这么一通大刑动下来,刘朝佐必定已经招供。这审么,我看就不必了,只要刘巡按将口供念一念,让那些百姓听清楚就是了。”
刘勘之一拍公案道:“堂下何人?报上名来。你到底被谁弄成这副模样,还不在堂上说清楚。”
“本官香山知县刘朝佐,字廷望。我这一身的伤,是我自己弄的,与刘大老爷和您的部下,没有任何关系。”
秦蕊珠藏在人群里,见此情形,眼眶一红,竟是低声抽泣起来,恨不得扑到夫君怀里,安慰一通。自己不住嘀咕着“我是不祥之人,这一切都是我害的。怪我,全都怪我。”
花惜香扑哧笑道:“傻妹子,你是真看不出来啊。那伤明显是弄的,他身上连个油皮都没擦破,你这怎么就心疼上了。衙门里有咱那么多人,哪能让他真吃了亏。你们啊,真是被他迷住了。”
暖雪却用手擦着眼泪道:“就算明知道是假的,可看了相公这副模样,我心里也难过。”
晴云一旁接口道:“不错。原本我还说刘公子是好人,现在看起来,却是再也不拿他当好人看了。”
“你们啊,都少哭两声,留着力气晚上伺候他吧。待会啊,还要看咱家那位的手段,这公堂上第一个打刘勘之脸的,就要看她了。”
而那些百姓却不知这是苦肉计,大家叫骂声一声高过一声,那些站堂军连喊了几次威武,才勉强把百姓的声音压下来。
“刘朝佐,本官问你,你反省多日,可曾知罪?若是你肯在百姓面前自陈其罪,本官念上天有好生之德,或许会对你从轻发落。若是执迷不悟,这王命旗牌,可有先斩后奏之权,你自己想清楚。”
“本官自入狱中无水无食,受尽痛苦。自知这次难逃一死,然身虽灭,志不可屈。本官上报天子,下安黎庶,自到任以来,抗乱军,杀教匪,为国朝立下汗马功劳。兴盐糖之利,安黎民生计。若说我有罪,那我之罪,便是让香山父老的日子越过越好。除此以外,本官无罪。乡亲们,本官今日纵然一死,你们也不可有任何怨恨朝廷之心。要安心生计,做你们的好百姓,要相信朝廷,相信一二小人是不能蒙蔽圣听的。”
刘勘之见他那边慷慨陈词,又将百姓情绪煽动起来,那些香山秀才闹的尤其热闹。只好将惊堂木接连拍了几下“你不必在此惺惺作态,也不必假做冤枉。我先问你,你强抢民女梁宝珠为妾之事,你可认罪?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零八章 公审刘朝佐(三)
刘勘之心知,这假刘朝佐靠着欺诈手段,聚拢了不少人心。如果自己刚开始就拿出杀手锏,一来太过耸人听闻,二来那些百姓未必肯信,不知道还要如何鼓噪。按他想法,必须得先把他的名声搞臭,再拿出证据证明其根本不是朝廷命官,而是江洋大盗,才能将他的罪过钉实。
因此他今日开审,就先拿这强抢民女的事来发个利市。这类罪名最易激起民愤,只要百姓对这刘朝佐不再拥护,自己进退上也就自如多了。
哪知李炎卿却冷笑一声“梁宝珠是我的爱妾,这事倒是有的。当初我纳妾的时候,整个香山县谁不知道?你可以去问一问,我们香山的父老乡亲,谁不赞我们一声天作之合。至于说强抢民女,下官可从没干过。”
堂下百姓中,也有不少人嫉妒李炎卿攀折了香山的第一名花。可问题是眼下自己的利益最要紧,梁宝珠早就是人家的人了,还有什么可说。有人干脆道:“这哪来的巡按,怎么管到人家家务事了。这最多是大娘子打的老爷满头包,哪轮的到外人插手。这什么巡按倒是好大的威风,连大妇的活计都抢了。”
“是啊。还什么强抢,大老爷一表人才,那位梁小姐高兴还来不及呢,怎么会有的强抢?当时我们都看着呢,分明是花轿抬人,跟娶妻没什么区别。那位梁小姐面子十足。嫁妆也厚,哪有人去抢?”
刘勘之见堂下的反应与自己预期中竟然完全相反,暗恨香山县教化无方。百姓贤愚不辩是非不分,只好道:“你不必巧言推搪,带苦主上来。”
等到文必正走上堂来,未等开口,吴桂芳抢先道:“这位公子我看的十分面善,怎么好象是巡按您的幕僚啊。”
段之廉道:“是啊。这不是文必正文秀才么。他是本府生员,本官倒是还认得他。怎么。巡按您的幕宾居然就是苦主?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,刘朝佐有罪。有大罪。”
他这有罪二字说的阴阳怪气,下面百姓却已经在梁满仓带领下大骂起来。文必正一张白脸胀的通红,下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骂声,一浪高过一浪。就连那些站堂军也弹压不住。
他与梁宝珠郎才女貌,怎么看也是话本里写的天作之合。怎么那些百姓却站在了横刀夺爱的刘朝佐一边?文必正只觉得一口郁气横在胸中,难以发散。
他的身体本就不佳,听说爱人落入刘朝佐之手,更是受了一番打击,如今那声声咒骂就像一柄柄巨锤砸在他的身上,直让他眼前发黑。怒道:“大老爷,学生与宝珠小姐虽无三书六礼,然有白头之盟。绝无负心之理。必是刘朝佐依仗权势强霸民女,还望几位老大人做主。只要将宝珠小姐请上堂来,一闻便知分晓。”
段之廉将脸一沉“文公子。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,怎么如此的不懂事?一个姑娘家的闺名,也是你随口乱叫的?咱们广东这个地方不比腹里之地,规矩少的多。女儿家的闺名往往也不知道躲避外人,可是你是国朝生员,难道也和那些人一样?尤其是一个出了嫁的女人。她的名字也是你随便叫的?你叫一个官眷上堂跟你对质,这简直岂有此理。不成话,不成话。”
吴桂芳却很大度的一摆手“段廉访,我看咱们还是有个成|人之美。就让那位梁小姐上堂对质,若果真有强抢民女之事,也好处置了刘朝佐这个混帐东西。再成全他们夫妻团圆,百年好合。这也算是一件成|人之美的大好事,这些俗礼,本官看来就不必讲究了。刘知县,这次老夫可不会袒护于你。如果你确实有强抢良家女为妾的事,即使刘巡按放了你,本官也要办你。”
堂下那位中年美妇拉着女儿的手,嘱咐道:“宝珠。一会上了堂,你应该知道怎么说的吧。娘知道你是个懂事的丫头,你不会让娘失望的,对吧。”
“恩,娘你放心吧,女儿心里有数。”
那边洪四妹忍不住问花惜香道:“你这手是不是太险了一点?这丫头可是咱家坏夫君强占到手的。堂上这个,又是她的心上人。万一她临阵反水,咱们可就弄巧成拙了。”
花惜香依旧是一身劲装,似乎随时作好接阵准备。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“洪姐别担心。你我都是女人,难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?那小丫头都是妹夫的人了,还反个什么水?她要是肯反水,会对你和师妹的孩子那么好?你们两个的宝贝,跟她比和你们还亲呢,你们又不是不知道。再说你和她是什么交情,难道对她的性子不了解?让她反水,还不如杀了她呢。”
洪四妹轻啐了一口,叼起了烟袋“你少在这呕我,当心哪天老娘把你也收了。到时候让你也知道知道磨镜子的滋味。我和我的人都准备好了,事有不好就翻脸开打。不过这次若是你真能把我的男人保出来,家里你留间屋子,也不是不行。叶青,你说呢?”
柳叶青心里自然不愿意师姐进门和自己分男人,可是眼下大敌当前,这等事却是讲究不起,只好低头道:“我没什么可说的。反正这次家里总是要进人的,我有什么办法。”
“我才不稀罕你们家里的房子,也不稀罕什么名分。我是替我师妹出谋而已,跟你们的男人没关系。老娘可看不上那样的男人,你们自己留者吧。这回来的,可是刘家大婆子,将来有你们这些女人受的。”花惜香嘴上从不肯服软,只是她这一说,柳叶青倒是如释重负的长出了口气。
公堂上,文必正见了梁宝珠上来,心情激动,呼吸急促起来,忍不住叫道:“宝珠!你别怕,今天我可以保护你了。”
而堂下的百姓中,有不少人也扯脖子高喊起来“宝珠小姐别怕,我们站在你这边,谁敢欺负你,我们就打死她。”
梁宝珠一上堂来,就连刘勘之的目光都有些呆滞。这是一个何等美丽的女子,那精致的五官,苗条的身姿,那巴掌大的小脸,简直就像是一个瓷娃娃般惹人怜爱。即使是最粗鲁的男子,也不忍心对这么个精致的小美人说上年一句重话。
看她那楚楚可怜的模样,段之廉不住摇头道:“造孽,这简直是造孽。这本该是长在深闺中的一朵娇花,怎么能让她到堂上来啊。”
而宝珠上堂之后,却不曾看文必正一眼,而是碎步扑到李炎卿面前,眼泪如断线珍珠般落下来,哽咽道:“相公,你受苦了。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零九章 公审刘朝佐(四)
虽然她这声音细小,可在文必正耳中听来,却如平地惊雷一般。往日里的山盟海誓,怎么今天全都不见了。他急道:
“宝珠,你不要怕,这个坏人不能再欺负你了。今天有巡按大老爷在,他会为咱们做主的。巡抚也答应了,让咱们重修于好。我不在意你和他发生过什么,我愿意娶你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伸手摸向了怀中,紧紧攥住了那个比他生命还重要的锦囊。
那梁宝珠却不理他,只是紧紧抓住李炎卿的手,用李炎卿的手在自己脸上摸索着。“相公,妾身和几个姐姐都很想你的。怎么,他们这么不讲道理,把你打的这么重?”
她是所有妻妾中,唯一一个不知道李炎卿使苦肉计的。只当自己的男人真的被打成了重伤,心中如同刀割一般,眼泪哪里忍的住。
李炎卿也表现的如同一位深情的丈夫,轻轻为她擦着眼泪道:“好夫人,有什么可伤心的。进了监牢,自然就是这个样子,没关系的,你的相公命硬,死不掉。只是眼下大帅要把你发还那位文公子,你高兴不高兴啊。”
宝珠却一转身,给吴桂芳连磕几个头道:“小女子求求这位大帅,你就行行好,放了我的相公吧。我是相公的娘子,怎么可能再去嫁给别人。再说我已经有了相公的骨肉,如果大帅您不肯收回成命,小女子就只有一死。”
战胜文必正与她海誓山盟的。除了李炎卿前些时的水磨功夫,最有效的武器,却是那一次诊脉。梁宝珠自己就是被母亲带到梁家的。自然知道这种日子。她宁可自己受苦,也不可能再让自己的儿子遭自己遭过的罪。
那些少女的情愫,已经在当初自己与刘朝佐动房那天就该随风而去了。梁宝珠心内拿定了主意,又见自己的相公被打成这般模样,生怕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,一出生就成了孤儿,因此哭的格外伤心。那白皙如瓷的额头,竟然都磕出血来。
不等吴桂芳说话。那边的段之廉已经忍不住道:“梁姑娘快起来说话。香山的禁婆都死到哪里去了,还不赶紧扶梁小姐起来?来人,给梁小姐准备个座位。梁小姐,哦不。应该称呼你刘夫人。你放心,有本官在此,没人能把你们夫妻拆开。”
这位负责一省刑名的大佬,此时也似乎动了真火,朝刘勘之一拱手道:“刘巡按,我想咱们该闹够了吧。此情此景,到底是两情相悦,还是强抢民女,我想不用多说。即使咱们不说话。下面这些百姓,也看的一清二楚。若是强行指鹿为马,要小心民心如水。能载舟亦能覆舟!”
刘勘之不料梁宝珠居然是这个态度,这与文必正说的完全不符啊。可他再看文必正,却见这位宰相之才的广东才子,已经二目无神,嘴里只念叨着“宝珠,宝珠。”根本就问不出什么来。
吴桂芳也道:“这事闹的有些不成话。实在是太不成话了。我看还是把官司改在二堂审问,不让百姓听堂为好。”
大堂改二堂。百姓就不能再行听审,不过广东的文武官员,倒是全都能列席参加。那些百姓们见了这一场大戏,正觉得过瘾,哪里肯放过。有人喊着“我们不放心,不能把我们的父母官再押下去。”
还是段之廉出面立保,保证有自己和吴军门在,没人敢对知县动刑,又有香山本地公人和锦衣卫在旁维持秩序,这些百姓总算才没冲到堂上。饶是如此,那些人依旧不肯散去,而是在外面等个结果。
整个香山衙门,依旧在百姓的包围之中。有不少好事者,则为走下堂来的梁宝珠喝起彩来,还有几个爱热闹的妇人,忍不住念叨着:这才是真正的金童玉女,天作之合啊。
洪四妹如今得了个从五品安抚使的官身,也算的上广东文武的一员。只是她身份特殊,刚才没出现在堂上。眼下见要把自己的男人带到二堂,便带了几名亲兵跟了进去。
柳叶青等人无此待遇,只能等在外面,她忍不住小声道:“人到了二堂,咱可就看不见了。他们不会下什么毒手吧?”
“师妹咱虽然看不见。可是有人看的见啊。不提洪姨娘那个泼妇,别忘了高公公和徐小千岁,都在里面听审。有东厂的人给咱通消息还怕什么?再说洪四妹那泼妇在里头,这回刘勘之有的倒霉了。”
一等进了二堂,吴桂芳对刘勘之开门见山道:“刘巡按,今天的事,我看到此为止吧。香山的公务已经耽搁很久了,再这么耽搁下去就要出大问题。已经有商人把状告到了我这,如果不管,他们会继续告下去,这不是个办法。刘知县应该尽快官复原职,升堂理事。这段日子的事咱们就当没发生过,刘知县这边,由老夫负责。我保证,这件事不会有任何人再追究下去。广东这么大,您大可按临别处。”
他又顿了一顿“至于那些有关香山的人事任命,也由刘知县做最后的拿捏。毕竟他才是这里的父母官,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更了解本地的情形,更清楚谁更胜任哪个职位。”
刘勘之心知,这是吴桂芳在给自己找台阶下。如果自己答应这个条件,那么香山这段时间的闹剧,就算正式收场,自己也可以保全颜面,无损名声。或许吴桂芳还会继续抛出一些倒霉蛋,帮自己完成业绩。不过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,他刘勘之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。
他见此时堂上都是广东的文武官员,心道:你们只当自己赢了?这回我就要你们哭。
他笑道:“多谢军门好意。只是本官奉旨按临广东,自当访拿奸邪,正本清源,绝不能允许任何一个歹徒逍遥法外,否则就是有负浩荡皇恩。这一点,想必吴帅也是支持的。若是我就这么离开香山,放任这个狗贼继续窃居香山正堂之位,又如何对的起陛下,如何对的起我吃的俸禄。这个狗贼的脑袋,我摘定了!”(未完待续)
第三百一十章 公审刘朝佐(五)
吴桂芳本想斥一声冥顽不灵,哪知不等他说话,旁边已经惊起了一条母大虫来。洪四妹挺身而起,“够了!老娘这几天已经忍够了,现在忍不下去了。他是我的男人,我的儿子还等着要爹抱,我还等着他抱我睡觉呢。你这狗官,居然想让我做寡妇,信不信我现在就砍了你。”
刘勘之在南京见的女人虽多,却从未见过如此大胆泼辣的。不知是什么路数,怒道:“你是何人?这二堂谁让你进来的?你一个妇人,进来干什么?”
高进忠那边阴阳怪气道:“感情刘巡按您不认识她啊。这是朝廷刚刚册封的夷州土官,从五品安抚使,洪四妹,洪头人。她是夷州各部土人之首领,不是咱大明百姓,没受过王化,言语上可能粗鲁一点,您就将就点吧。谁让咱大明朝,向来是柔远人呢。”
大明的政策上,对于各地的土著头目,多持怀柔态度,也就是素柔远人的方针。于土著居住区,实行羁縻统治,任用土官,只要他们不出来造反,不把事闹的太大,也就睁一眼闭一眼。
洪四妹本来是大明百姓,见了刘勘之是要讲一讲上下尊卑的。可是自从她的身份从汉人变成了夷人,地位凭空涨了几倍,自然就能不把刘勘之放在眼里。
谁让现在自己已经是夷人大爷,要享受一下朝廷政策优待,汉官么,吃点亏就吃点亏。相忍为国的道理,是要懂得。
刘勘之也知这夷州归附是朝廷的一件大事,其意义影响深远。非同小可。高阁履新,锐意进取,一心想要强爷胜祖,让天家成为个万古明君,自己成为青史留名的名相,什么事都要一个成绩。下面办事的人,为了这个成绩。可说是费尽了气力。
各地献祥瑞者,不计其数。边疆上又连打了几仗,据说是杀的胡儿胆寒,死伤惨重。只可惜胡人太过狡猾,没留下首级。也没留下战利品,反倒是官军损失了很多器械。可是这些,全都不如夷州归附来的实在。这可是开疆扩土的大功劳,而大明已经很多年,没有过开疆扩土的大事了。
在高相任上,夷州人来归附,这正说明明君贤臣在位,四海归心,大明朝蒸蒸日上。万众一心。
因此夷州归附的事,只能办好不能办砸,绝对不能让这件大功劳上。蒙上任何一点瑕疵。如果有了一点瑕疵,那就是给高阁脸上抹黑,就是对大明不够忠诚,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问题。
一般土官都是从六品做起,洪四妹手上的实力没经过朝廷考察,就直接给个从五品。为的就是好安抚她。让她能够忠心辅佐朝廷,千万不要降而复叛。那可就是打高相的脸了。
而大明自身虽然没有女人做官的事,可是土官这边,女子做官的很多。刘勘之这时才看清楚,这女人身上穿的果然是从五品武将的官服,上面还绣着熊罴。这样的从五品武官,在二堂上只能算小角色。可是一个土司头子,却又是个举足轻重的要紧人物。
外交无小事是朝廷礼部的常挂在嘴边上的名言,谁要是惹了土司不高兴,礼部的本章就能把谁活埋了。刘勘之心里不住自我安慰:土人无知,不和这蛮女一般见识。口内问道:“原来是洪安抚,你和这狗贼是什么关系?”
“什么关系?他是我儿子他爹,你说是什么关系?不过我们没拜过堂,没成过亲,算是有实无名。”
按说这种地方官和土司联姻,算是一个大忌讳。可是这个事也要分个情况,像这种边远地区,遇到这种事,也多半就是睁一眼闭一眼,如果事事闹个清楚,真把这土司挤兑的起了兵,最后还是自己倒霉。
一般来说,都用一个尊重夷人习惯,把这种事隐瞒过去,左右也没拜堂成亲,算不得数。
刘勘之却似抓到了宝贝一般,大喜道:“当真如此?洪安抚居然与这贼子私通?”
“私通你娘!老娘看他顺眼,就与他睡,愿意为他生孩子,与别人有什么干系?难道大明的巡按,连这事也要管?若是如此麻烦,这鸟官不做也罢。”她向来作风大胆,说话间就要去脱官服。
高进忠连忙道:“姑奶奶,这个可脱不得。”
李炎卿也道:“四妹,不可放肆。当心一会这位巡按一发怒,连你也抓起来。”
张戚也扮做亲兵混进来,此时冷哼道:“我看谁敢?我们夷州四十八藩全听洪头人命令行事,谁要敢对我们头人不敬,哪怕我们全部战死,也决不屈服!”
吴桂芳咳嗽一声“刘巡按,这涉夷无小事,千万要三思。一旦激起变动,使夷州降而复叛,那可就不可收拾了。”
“没错,你们敢不放老娘的男人,老娘这就回去点起人马,带兵到京师,去与你们的皇帝说个清楚。看看到底咱们谁有理,谁无理。”
洪四妹这点家当,若说杀上京去,那自是痴人说梦。不过大明眼下是会哭的孩子有乃吃的局面,哪个土司闹的欢腾,反倒能得到更多的偏袒?( 七品封疆 http://www.xlawen.org/kan/760/ 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