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4 部分阅读
对侗芸恕N牟趴纯椿ㄍ沤醮匚г谡允肀叩哪羌肝唬醯帽砻没故潜芸恍┖茫尥牡愕阃罚芑厝フ宜耐榱恕?br />
表姐表妹们看见男人就这样热情,芳歌羞的要死,实是后悔陪她们出来,就拉拉英华的衣袖,小声道:“咱们往边上挪挪。”
英华看见那两位围住李知远的表妹也甚心烦,依着芳歌走到另一棵大树底下。李知远和赵十二看见英华让到一边,都有些着忙。李知远呷了一口茶,就道:“愚兄有事要寻大妹说。”把茶碗放到桌上,绕开两位表妹朝英华这边走过来。
赵十二也待过来,无奈被五位表妹紧紧围在中间,恼的他大喊杨小八。杨小八冲他身边的那位表妹挤眼,笑道:“我要小解,你们谁和我同去?”表妹们俱都害臊,都拿袖子挡着脸,还有一个娇俏地啐他。他拨开两位小表妹,把赵十二捞了出来。赵十二冷着一张俊脸,哼了一声朝镇里走。杨小八看看李知远,跟上去了。
李知远抱歉的对他们笑笑,转过头问英华:“府城好玩吗?”
“好玩。”英华方才心里还有些恼他。这会儿他抛下表妹特为跑来和她说话,她心里又觉得甜丝丝的,连笑容都变得甜美了。
“我们商量好了,中秋节那日上午办文会,中午各自回家过节,晚上就在这里办个猜迷会。”李知远看着英华,便有许多话要讲,“彩头呢,我会使人去县里买。不过谜面我一个人备办不过来,还要英华妹妹……”
“嗯。我帮你。”英华不等他说完就满口答应,又道:“我也有一事要和你说知,上回商量让我办的事,已经办好了。”
“太好了。”李知远欢喜道:“谜面差不多要三百条的样子,妹子可忙得过来?”
英华点点头,眼睛的余光看向表妹那边。八位表妹分成两堆,凑在一处不晓得说些什么,眼睛不时都朝这边瞟。英华看得一眼,就笑看李知远,问:“这都是从曲池府来的?”
李知远才要点头,忽然想到上回在清凉山,英华问他可是到曲池府说亲,那头就摇了又摇,笑道:“我只求梅里。”
他两个只顾打哑谜,芳歌那日不曾和他们一同站在清凉山的山坡上,哪里听得懂。她甚好奇,又怕哥哥和英华的亲事不成,不敢多嘴。只能微笑着站在一边。
赵十二提着一个纸包儿过来,一句话都不说,塞到英华手里,又看了一眼李知远,默默的走了。杨小八朝芳歌笑笑,把另一个纸包儿递给她,道:“给你们买的一点零嘴。”
芳歌愣了一下,纸包儿已是塞到她手里,杨小八和赵十二勾肩搭背站在球场上,喊李知远过去。候李知远走了,芳歌把纸包打开,里头却是半捧瓜子。她这还是头一回被少年男子当面送零嘴,心里甜滋滋的,就笑出声来。
英华把那纸包拆开,里头也是瓜子。这人,明明已是和他讲明白,爹娘也不会许,自已也不愿意,他这是什么意思!待不收,这些年相处不好薄了他的面子,可是收下,岂不是在暗示他自己对他有意?英华摇摇头,觉得自己想多了,赵十二身份尊贵,他的亲事连他亲生爹娘都不见得能做主,又岂是他想娶谁就娶谁的?英华就把瓜子包儿丢到梨蕊手里,道:“你最喜欢的。”
梨蕊接过纸包一笑,边上盯着她们几个看的小伙子就有一大半魂灵儿都飞上了天。然两位小姐身边还站着两个老管家,四道眼神雪亮锋利似四柄小飞刀,谁看这边多就朝谁身上扎。是以也无人敢过来调戏这谪仙似的美人儿。
然老管家的小飞刀吓得住男人,拦不住女人。黄九姑的女孩儿原是去镇口的杂货铺买针线的,隔的老远就看见赵十二从铺子里出来,她一路跟过来,虽然不认得英华,杏仁昨晚送东西给黄氏,她却是认得的。打量站在中间的两个女孩儿,觉得身量高挑,眉眼和姨父有几分像的必是英华,她就走过来,对英华笑一笑,问:“这是英华妹妹?”
英华和芳歌一齐打量对面的少女。看年纪也有十**的样子,头上戴着四时景的冠子,身上是青罗衫儿黄罗裙,腰边挂着一枚小小玉环,耳边一对琉璃珠,俱是时兴妆束。眉毛又细又弯,眼睛又大又亮,笑起来眼角弯弯的,只是唇边有一条深深的法令纹,看上去又有些愁苦像。这女子面像生的甚好,英华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她,只是微笑着点点头。
杏仁附到英华耳边小声提醒她:“黄九姑的女儿。”杏仁也只晓得她是黄九姑的女儿,不晓得她姓谁名甚。柳氏压根没把黄九姑母女放在眼里,回家两天也只英华送了几样礼物与侄男侄女,并无人问家里可来了客人,何来晓得姓名之说。
黄九姑的女儿等了一会,等不到英华喊姐姐,心里已是有些儿恼了。然她打寄居在舅家,惯会看人脸色,赵十二隔的不远,她也不发作,只拉着英华的手,笑道:“奴是你的表姐,小字怀翠。”
“怀翠姐姐。”英华微笑,道:“姐姐站过来些,外头热。”不动声色朝边上移了两步,就把手从怀翠手里抽出来了。
怀翠的心思都在赵十二身上,朝英华身边移了两步,笑道:“刚送你东西的是谁呀?”
我跟你很熟吗?英华诧异的看了一眼怀翠,道:“爹爹的学生。”
怀翠拿袖子挡着嘴,娇笑道:“姨爹的学生生的可真俊。”
难道富春的姑娘都是这般大胆?芳歌和英华一起哆嗦了下,她两个看看那边替赵十二娇喊助威的表姐表妹们,再看看这边盯着赵十二眼睛冒粉红色泡泡的表姐,两个齐齐后退一步。
英华就道:“更衣否?”芳歌点头道:“同去。”两个手拉着手跑到镇口,候使女管家跟上来,英华不想就回家,就道:“咱们逛逛呀。”
芳歌犹豫道:“母亲晓得不喜欢的,要不然,你到我屋里坐坐?”
陈夫人对芳歌虽好,到底是嫡母。英华晓得芳歌为难,就随她回家。恰好陈夫人午睡醒了,使人去看表小姐们。那婆子看见芳歌院里只有英华小姐,问得表小姐们都在外头看球,忙忙的回去和夫人说话。夫人一听大怒,自家出来瞧过,果然娘家侄女四双一个不落,花枝招展在球场边给表哥的同窗助威呢。她头一回看见赵十二这样的俊美少年,不免多看两眼,再看几个侄女儿多是盯着赵十二的,越发恼了,怒气冲冲回家,也等不及把女儿喊来,径真冲到芳歌的院子里。
英华忙上来万福。和自家几个侄女比,英华要温柔安静多了。老夫人看英华就顺眼了许多,压着怒气,笑问:“王小姐怎么没有出去耍?”
英华看陈夫人面上还有怒气,拿不准她的脾气,还在斟酌。芳歌已是笑道:“英华姐姐是来借绣样子的,女儿因母亲午睡未醒,所以不曾禀报母亲知道。”
陈夫人甚吃女儿这一套,笑得一笑,道:“绣花甚好,无事多来走走。”又到沈姐绣花的屋子坐了一会,方走了。
芳歌送夫人出门,回来小声笑道:“母亲最不喜欢女孩儿出门耍。方才想是晓得表姐表妹们是我带出去了,来责问我的。幸好和你来家。”
英华因她笑的甚坏,就推她道:“你既然晓得,还带表姐表妹们出去,你是故意的罢。”
芳歌无辜的眨眼睛,“表姐表妹们人太多,一人说一句都有些儿闹人,昨日哥哥就说,怕吵到母亲午睡,叫我把她们带出去看球。”
原来是李知远使的坏。这是绕着弯子在表明心意否?英华微笑低头,过了一会才道:“都说了我是来借绣样子的,你就与我两个绣样子描描罢。”
芳歌真个取了一本绣样来,英华就到后梢间把梨蕊喊来描绣样。梨蕊伏在案前描绣样,杏仁站在一边帮她磨墨按纸。
芳歌看她两个背影,小声笑道:“若是不认得的,都要当你们家梨蕊是小姐。”
梨蕊的肩膀就轻轻抖了一下。英华使了个眼色叫芳歌不要讲,笑道:“这回真要走动走动,府上五谷轮回之所在哪里?”
芳歌便把她带到后面,指着一个小小月洞门道:“在那里,我陪你到门口儿。”
英华摇头,笑道:“不是真要去,是和你说话儿。梨蕊她……她原也是好人家的女孩儿,原来住在我家隔壁的巷子里。她十岁上头父亲死了母亲改嫁,家里只得一个祖母。那老太太不知羞耻又和同族长辈有私,不晓得为何,居然把她卖给瓦里子一个变戏法的演相扑戏。街坊们听说了都骂,偏她同族都不出头。我二哥听说有这等气人的事,气不过,把那个同族的长辈打了一顿,把她买回来。她说我二哥买她回来,她就是我二哥的使女,若是二哥不要她,她也无处可以去。我二哥无法,也只有把她当使女带回家。谁知被打的那人去年病死了,他家就把我二哥告了,说我二哥强抢民女殴人致死,害我二哥被打发到燕南州当小校。”
“她真可怜。”芳歌听得这般,甚是同情梨蕊。
“可不是。”英华叹息道:“偏她还事事小心,从不犯错儿。我母亲很怜惜她,常说她是红颜命薄呢。”
芳歌想到二少爷摸梨蕊的屁股,红了脸又问:“那她将来会给你哥哥做妾了呀?”
“是罢。”英华有些懊恼,“我二哥原说不消娶亲,纳了梨蕊生几个孩儿也罢了。爹爹因他说不娶亲,倒打了他好几回,如今我母亲是为我二哥说亲也愁,不说亲也愁。”
“她性情这样好,生的又美,只怕你新娶的嫂嫂容不下她呢。”芳歌自己的生母生了三个孩子,连妾的名份都没有,她心里对妾是同情的,因道:“倒是你二哥甚讲义气,不娶最好。”
“我也这样觉得。”英华也叹息,“可是我爹爹怕是不肯的。若是替我二哥订了亲,只怕我爹爹要先把她嫁出去。”
她两个许久不见,在后院说了半日的话儿,就听见前面鸟语莺声,吱吱喳喳闹成一片。
这是表姐表妹们回来了?英华就请辞去,芳歌也没心思留客,两个一齐出来,就见八位小姐脸上都带着兴奋的潮红。看见英华,就有几个亲亲热热的扑上来,要和她说话儿。
英华反应也极快,笑着跳到一边,道:“实是要家去了,明日芳歌妹妹带各位姐姐妹妹来耍呀。”带着杏仁和梨蕊逃也似跑回家,进了王家的大门,她才按着心口,道:“真吓人呢。”
杏仁小声道:“咱们家那位也不差。”
梨蕊便知她说的是怀翠,和英华一齐笑出声来。英华觉得大家都看上赵十二,挺好的,憨笑道:“当初我们学堂里,有几个还为了他打架的呢。赵恒这家伙,一向行情很好。”
“可是小王爷看不上她们。”梨蕊微笑道:“小姐,你可怎么办呢?”
她们就忘了这是王耀祖家的墙外。黄氏担心丈夫,黄九姑念着女儿出去买针线还不曾回来,两个都在院子里转圈圈。听见墙外笑语,两个都竖起耳朵听,听见梨蕊说什么小王爷,黄九姑姑侄两个,都吓住了。
“和我不相干。”英华干脆的说:“他这个人,又没有什么长性儿,从前还爱和八郎逗你的。旧年听讲他和清耀公主的表妹还天天逛樊呢,后来不也没动静了。不用管他,咱们照对八郎那样对他,就使得。”
英华对赵十二除了同窗之谊没有其他,一想到李知远那几个表妹,很为自己能不能嫁给李知远而担心,就把他抛到脑去了。
英华不把赵十二当回事。怀翠却把赵十二放在心坎上了。满场踢球的少年,没有哪一个有赵十二那样好看,就是一皱眉,一挥手,都是俊的。旁人和他比,都成了土狗瓦块。
陈夫人出来把几个陈小姐带回府,她就得了机会站到那张桌边,候他们下场,就夹在管家当中与他们递茶打扇。旁人还罢了,遇到王家的这位表姐都客气的让过一边。赵十二头一个是叫人伺候惯了的,送茶过来就端,眼睛都不曾扫她一下。怀翠与他打扇,他也不让,还嫌人家扇的风小,犹道:“让开,换个有劲的来扇。”
怀翠生的还算美貌,自家觉得她比英华表妹生的还要美些,怎么人家给表妹都递零嘴了,都不正眼看她一眼?她怏怏的让到一边,四下里都寻不到英华,只得一步三回头,重到杂货铺子里买了针线来家。
她一进门,黄九姑就揪住女儿,问她:“你到哪里去了?家住着住着一位小王爷呢!就是你大姨父那个姓赵的学生。”
黄氏在心里盘算:公公是小王爷的老师,那累年积下的束修肯定不少,想来先前分出来的钱不过是九牛一毛,难怪昨日公公不有钱买地。似这般,耀祖买卖田地的生意实是可以接着做下去,便是赔光了,公公也养得活全家大小,须劝他搏一搏。不然就凭现在这些家当,休说替玉珠姐妹备嫁妆,给两个儿子出聘礼了,穿衣吃饭都不够使。
怀翠听得母亲说赵十二是小王爷,心都漏跳了几下,又惊又喜的按着心口,问:“真的?”
“想来是真的罢。”黄氏恨不得立刻出去按住小姑问个明白,“不然公公也不会因为这两个学生特为请厨子来。看他们那个排场可不小,连管家出门办事都骑的高头大马呢。”
“还是问问好呀。”怀翠拉黄氏胳膊就朝外走,“表姐,咱们去寻英华妹妹去。”
黄氏便和表妹由梧桐院绕到英华屋里,一左一右把英华围在当中,黄氏便问:“妹妹,听说咱们家住着小王爷?”
英华瞪了在边上捂着嘴的梨蕊一眼,笑道:“没有的事。王爷能住在咱们家?”
怀翠摇着英华的胳膊,笑道:“好妹妹,我们都听见了,你就招了。”
英华咳了一下,道:“是有,不过人家是隐姓埋名来跟爹爹念书,你们休要说出去。”
“不说不说。”黄氏和怀翠俱都点头似拨浪鼓,齐齐发问:“可是赵公子?”
英华看她两个眼泛精光,心里就哆嗦了一下,她想到李知远把表妹们都弄出去看赵十二,无人中意杨小八,她起了顽心,就道:“赵世兄其实才是真八郎。八郎其实才姓赵,旁的,我不好多说了。”
原来如此。黄氏确认家里住着小王爷,小王爷还是公公的学生,她就心满意足了。怀翠听说杨小八才是小王爷,那失望就差用毛笔沾浓墨写在脸上了。
候英华把她两个送出去。梨蕊和杏仁相视而笑,都道:“小姐,你好坏。”
英华笑道:“赵恒又不是世子,我不算哄人呀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:)
失望的陈夫人
( )晚饭时,陈夫人当着众小姐的面,责骂芳歌不该带表姐表妹们出去,芳歌低着头不敢则声。
李知远忙跪到母亲面前,道:“原是儿子的错。儿子想着表妹们在家里闷的紧,所才叫大妹带她们出去看踢球。”
其实喊她们去看球也罢了,这八个侄女儿不答应也罢了,同去站在一边看看也罢了,偏要送茶揩汗打扇诸般不自重,真真是丢脸。陈夫人不好说娘家人的不是,请了家法把李知远打了十下手心,打得陈大舅老脸通红。
照理说,这十下手心就是送客,陈大舅当数落几句女孩儿们也有不是,再说要回家过节,陈夫人再虚留两句,大家顺风顺水就此搁开手,也不伤体面,多好。
然李家大姐夫如今又富又贵,知远外甥又实在不错,陈大舅已是铁了心要再结两家秦晋之好,更何况外甥的那两个同窗俱是东床的上上之选。家里的女孩儿都无多少嫁妆,想说门好亲难与上青天,若是能一口气嫁出去三个,不是更好?就是陈夫人明说要他走大舅也不见得肯带陈小姐们走的,何况只是轻轻打十下手心这等没有力度的送客。是以陈大舅老着脸皮埋头吃饭,还道:“姐姐家这汤,好吃!”
几位陈小姐你看我我看你,俱都红着脸低头吃饭。陈夫人晚饭吃了一肚皮气,狠怕积食,到李知府的书房走动消食,抱怨道:“二弟他们是怎么教女孩儿的,一个两个这样还罢了,齐齐的八个都这样,看见生的略清俊些的男人都围上去,脸都不要了。”
夫人在娘家找儿媳的事被儿子搅黄了,李知府暗乐,劝:“孩子嘛,都是爱玩爱闹的。再说了,咱们富春从前还作兴踏月望歌呢。少年男女一处说说话,也没什么大不了。”
“你也说是从前!如今还有几家那样!”陈夫人恼道:“似那般不知羞耻的女儿,就该乱棍打死。”
“咳咳,那不是咱们孩子,不能打,更不能打死。”李知府替陈夫人打扇,道:“夫人这般,想来孩子们也没想到表姐们性情儿都这样活泼呢。看咱们女儿,不是看势头不对就躲回来了么,都是夫人教的好哇。”
陈夫人满意的点头,道:“芳歌今日甚好。她也有十六了,你也当留心寻个好女婿了呀。旁人还罢了,似儿子那个生得油头粉面、招蜂引蝶的同窗,可不许找!”李知府连忙答应,把夫人哄的回嗔做喜,高高兴兴走了。
儿子就两个同窗,哪来的油头粉面?李知府想了半日,猜是赵十二,难不成老妻这是因为娘家侄女看上了赵十二生气?李知府使人去喊儿子。
李知远正在翻书写字谜儿,听得父亲喊,只得收拾书桌,小跑着过来,经过八位表妹暂住的院子,还能听见表妹们的欢声笑语。他摇摇头,绕到书房去,问:“父亲喊儿子来是为何事?”
“问问你表妹们下午做了什么,叫你母亲这样恼火。”李大人笑眯眯道:“你还真是摸准了你母亲的脾气,会见症下药呀。”
李知远低头,笑道:“表姐们在母亲面前个个知书达礼、安静温柔,可是儿子实是不想娶呀。儿子就想呢,和儿子一起踢球的里头很有几个不错的,倒是可以让表妹们先见一见……”
“说重点,重点。”李大人笑骂:“你这套跟马师爷学的,以后拿去哄上司去,自家老子面前,休要弄虚的。”
“她们见了赵世兄,都疯了。”李知远怪难为情的,“儿子也想不到哇,在家个个都安安静静的,和儿子说话都脸红,一走到赵世兄身边,也敢替人家打扇了,也敢送人家帕子揩汗了,还敢替人家送茶了。还好赵世兄是正经人。”
李大人沉吟半晌,道:“这事你做的不对,你可晓得?若赵公子不是正经人,你的表妹们要吃亏的。他是正经人,又生的俊。这群表妹与你是麻烦,与他就不是麻烦了?”
李知远低头,不敢接话。
李大人又道:“在府衙里,确实个个都要提着胆子揣着心眼说话做人。马师爷教你,你也肯学原是好事。咱们来家,要一了百了,也用了些不是手段的手段来对付同族那些臭虫,却是爹爹没有和你说明。手段和心机,是拿来对付什么人的?是用来对付外人和坏人的。你看你先生,他送回家几万银子,他兄长还疑他,侄儿们分家都不肯分书院与他,吃了这般大亏,换了旁人当如何?”
“执意要分,说不定要打官司的。”李知远小声道:“先生这般,哪怕以后转手卖了也罢,何至于一文不取,自己还气的病了许多日。依着儿子说,一定要分,分到手转手赠与同族,多好?”
“儿子啊,你那个叫市惠。”李大人再叹息,道:“依着你先生的忠厚性子,他也做不出来。依着爹爹我,我也做不出来。在老百姓看来,现在是你先生富,他兄长家穷。你先生不与大哥钱用原是不对,居然还要分家当,说起来只怕要啐他一脸。”
“这……王大伯家里穷,原是他们不会经营。先生家里富,一年几千两都送回家与王大伯用了,先生那几千两,都是师母做小买卖赚的。我听杨八郎说,王大伯从前还写信骂先生呢,说先生不该娶商人女儿做填房,更不该让妻子去做生意。所以先生回家,才不肯回枫叶村住的。”
“咳,咳咳。”李大人无奈道:“这些事情旁人哪里晓得,咱们晓得的都替你先生不值,可是在王大哥那边看来,这分明是你先生藏着银要留与自家用,有了私心。所以啊,若是师母去世他两个就分家,也不至于此。哎——扯远了。”
李知远的头又低了下去。
李大人正色道:“咱们现在只说你。与你亲厚的人,你还当以诚相待。你不喜欢那些表妹爹爹也晓得,你这个法子正好对着你母亲的脾气,虽然有效,却不大好。若你赵世兄不是正经人,岂不是害了你表妹?”
“赵世兄原是正经人……”李知远小声回答,额上的汗一粒一粒往外冒。
“他是正经人,你就与他添麻烦,你这个,叫不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?”李大人厉声道:“你自己想想,你这样做可对?”
“是儿子小人了。”李知远跪下,涨红脸认错。他并没有想过那么多,只是觉得表妹们看上去都对赵十二有意,若是她们见到赵十二,必定热情的很,到时候叫母亲晓得了,必定不喜欢这群表妹,婚事自然就不消提了,实是不曾想过别的。
“和我认错无用,你自去和赵公子认错去!”李知府想了想,又道:“诚心诚意和他说说你是怎么想的,如今你为什么觉得自己错了,跟他认错。你这个性子呀,以后自己怎么当官?”
教训完了还要打击一下,李知远郁闷的要死,擦了擦汗,过来王家,他是常到赵十二院里的,都不消通报,看院门儿不曾拴,径直进去。就见黄九姑母女和王大嫂围着杨小八打转,极是殷勤客气。
杨小八笑的嘴角都抽抽了,看见李知远在阶下,隔的老远就喊:“李世兄可是来说功课的?你先去赵兄屋子里,我就来呀。”一头说,一头对黄九姑抱拳,道:“不送不送。”逃也似跳到台阶上,紧紧拉着李知远的手,小声道:“恩人哪,今晚别走了,我们一起睡。”
李知远用力抽手都抽不出来。那边赵十二屋子的门轻轻开了,一个管家防贼似的藏在门后,道:“快进来。”把他两个拉进去,迅速把门上拴,挥汗道:“这三个女人,真吓人。”
赵十二里间窗都没敢开,几个管家在替他打扇,看见他两个进来,笑道:“小八你要躲女人,李世兄你呢?是不是躲你家的表妹们?”
李知远的脸涮一下就红了。少年都是爱面子的,要跟情敌认错,就是变相承认自己不如他,更是难上加难。然父亲说的有理,自己原是错了。错了就要认帐。李知远嘴唇哆嗦了两下,老实道:“赵世兄,我是来和你认错的。我不该叫我妹子把表妹们喊出来看球,给你添麻烦。赵世兄,我对不住你。”
赵十二其实心里真有些不快,不过天家子孙又是一般儿养法,再恼当面待人都是笑笑的,何况他生的确实俊,走到哪里都会被女人纠结,也真是惯了。所以他也只是有些不快,并没有真往心里去。李知远是真心认错,他也不好意思说他其实恼过,只道:“无事,我都习惯了。”
赵十二越这样说,李知远越惭愧,前胸后背都渗出汗。
杨小八看李知远这般,忙笑道:“这等咱们十二公子还不放在眼里。你不晓得呀,有一年春天英华妹妹和同窗赛马。我和王二哥,还有十二公子去看,去的时候是空手去,回来我和王二哥一人背了一篓烂樱桃,脸上都叫樱桃打肿了。王二哥还嗔着我不该把他带去,回来又揍了我一回。还有一回和他出门逛没带从人,恰遇到一群不晓得谁家的少年女眷出门,把他围在中间,拉荷包,拽衣带,差点就把他衣衫给剥光了。”
赵十二笑道:“似令表妹们这样温柔安静,实是不算什么,我不恼的。”
李知远因他两个赤诚,心里更加不好受了,点点头,道:“赵世兄不恼我,然我是做错了,就要认错则个。”
杨小八哈哈大笑,拍着李知远的肩膀道:“我发现你说这话的神情,很像先生了呢。”
赵十二也看了看,回忆先生说这话的样子,也道:“甚像,甚像。王耀宗来家,必定会以为多了个兄弟。”
他三个在屋里说笑毕,使管家去看黄九姑她们可走了,岂料黄九姑三个还守在杨小八屋里,杨小八都想哭了,道:“你们替我想个法子呀,王大嫂她们这样,我都怕了。”
赵十二做惯了大爷,向来都是人家出主意他点头,是以他只看李知远。李知远苦笑道:“别看我,我也没好法子。咱们三个挑灯读书罢,大声点念,说不定师母听见了会带救我们。”
住在先生家里,也实是不好用什么法子,李知远说的极是。赵十二也就依了他,把书桌摆到当中小厅里,大开门窗,三个人各据一边,大声念书。
看见他们开门,黄九姑原是想过去。然书声大作,两个膀大腰圆的管家站在门口,隔着老远就摇手,她也不好过去了。黄氏便劝姑姑和表妹回家。怀翠遥看灯下少年读书图,李知远就罢了,不过是回乡知府的儿子。若是依着她的性子,就该给人头上画个X再拖出去。杨八郎少年英俊,气质不凡,然赵十二更是美貌,这两个,还真不好取舍呢。怀翠痴痴的望着赵十二,心道:“你要是小王爷,该有多好!”
念着赵十二的自然还有陈家小姐们。大姑姑饭桌上发了脾气,明是打李家表哥,其实是打她们的脸。晚饭后几个姐妹回客院,聚在一处说话。就有个说:“大姑姑这样的脾气,将来做她儿媳妇难呐。”
另一个和她不对付的道:“你怕什么,休说轮不到你,就是轮到你,你也可以说不嘛。”
第三个和第一个要好,就帮第一个说:“别吵了。就你白日里围着赵公子打转,瞎子都看得出来,你想和人家踏月望歌。”
“哎呀呀,人家是东京人氏,又不是曲池的土财主,踏月望歌只有曲池府认帐,人家不认的,说不定学要说你是私奔,私奔为妾呀,你可怎么办?”第四个落井下石,除了第二个,大家都笑了。
唯有那个爱慕杨八郎的,因她不走寻常路,不挡人的道,所以她说话人都还听。她就道:“咱们没多少嫁妆,若是能寻个好女婿,就是踏月望歌也无妨。东京怎么了,京城还要搬到富春县来呢。”
大家都觉得她说的有理,俱都安静。她又道:“休说李家表哥和他两个同窗,他们三个又不能把我们八个都娶了。我看和他们一起踢球耍子的也有几个家世相貌都不错的。一人看准一个用功夫罢。咱们自家姐妹争什么,莫要争来争去便宜了旁人。”
芳歌生的也美,虽然是庶出,可是大姑姑不生,待她如亲生,想来嫁妆也不会少。翰林小姐生的也美,听说她穷的也无嫁妆,可是赵公子还塞她零嘴呢,就连李家表哥也特为跑去和人家说话儿。姐妹们各自在心里掂量,都觉得看中杨八郎的那位才是慧眼,先占了一个独食。大家思索良久,就有个不太自信的,道:“我不和你们抢,我陪嫁最少,我看中翰林小姐的表兄了,那人生的虽好,是个穷的,你们也别和我抢。”
翰林小姐的表兄,确实是个穷的。生的好又不能当饭吃,大家都不吱声,只当默认。
大家都把话说开了,又没有长辈在,事关终身大事,小姐们也没的害臊。她一开了头,还有两位陈小姐都另换了目标,把主意打到同来踢球的少年书生头上了。唯有两位一门心思认定了赵十二,还有两位放不下表兄。看中杨八郎的那位就道:“你们争你们的,莫来坏我们的好事。”
陈淑惠就道:“你叫陈淑贤不要和我抢呀。她先巴着表哥不放,看见赵公子又移情别恋,水性杨花。”
被骂水性杨花的那个,恼了,怒道:“早上坐船,我站在船头和表哥说话怎么了?谁没有和表哥说过句把话。倒是你,乍一见人家赵公子,就两眼发直,一脸的花痴像。表哥站在边上都替你难为情!”撸袖子就想动手。
她两个在家就常吵,小时候打架要也常有,大了这还是头一回。也有偏着淑惠的,也有偏着淑贤的,就把她两个拉开。
陈夫人从老爷书房出来,打算再去敲打女儿,经过客院听见里头的说话声音,站在院门外听了一会儿,气的直哆嗦。她走到芳歌院里,寻着还在绣花的沈姐,抱怨道:“这几个侄女儿,怎么就叫他们教成这样,一个比一个不害臊。”
沈姐低头绣花,不敢言语。陈夫人和她相处甚好,有些不方便在丈夫面前抱怨的话,都爱和她说说,见沈姐不答,她又道:“我看淑兰和淑芬倒还好。你觉得呢?”
“都好。太太觉得哪个好,就是哪个呀。”沈姐笑道,一边穿针一边道:“倒是大小姐,今日实不该带表小姐们出门,该打她几下长长记性。”
“你背着人说她几句罢。她如今也大了,我做嫡母的,要替她存体面。”陈夫人原是想数落沈姐的,沈姐这般说,她就换了说法,道:“给儿子娶媳妇,给女儿挑女婿,都要谨慎呢,看得见的好,都不是真好。总要慢慢儿察考。”
“夫人说的是。”沈姐把丝钱打了个结,专心绣花。
陈夫人看看摆在架子上的那些绣件,估计着芳歌的嫁妆也绣的差不多了,又道:“富春尚厚陪嫁,少什么你再与我开单子,打发人去府城买。还有妆奁田,就是贵,也要先替女儿置几顷,你且替我留心,挑几个得力的管家将来与女儿陪嫁。”
沈姐一一答应,陈夫人要走,她就把陈夫人送到前头去,看她房里灯已经亮着了,晓得老爷今晚在她处歇,就径直过去,笑道:“老爷可是看书累了?”
李大人笑道:“大舅寻我说知心话呢,又不好应他的,只有在你这里躲一躲。夫人方才到你那里去了?”
“嗯,说大小姐的嫁妆。”沈姐替李大人宽衣,笑道:“说要替大小姐置嫁奁田。”
“这个么,不急不急。”李大人笑道:“休看现在地价涨快。秋收之后一定会跌下来。到时候休说还要花银子买,人家说不定白送!”
“求老爷明示。”沈姐原是泉州府一个穷秀才的女儿,早年家里过得,也略通文,后来家里穷的过不得了,她又无嫁妆,爹爹重病又无钱买药,所以哥嫂把她典与李知府为妾。因她是典的,又是良家子出身,将来免不得还要再嫁,陈夫人就不曾与她名份。原来只说待芳歌懂事些她就走,谁知又有了小青阳,前前后后在李家呆了近二十年,陈夫人因她年纪大了再嫁也寻不到好人家,回富春老家就把她带回来了。
李大人和夫人感情甚好,待这个与他生儿育女的妾也好,只是不像对夫人那么尊重,倒是经常和她开开玩笑的,说话也随便的很。爱妾这般问,他就把胡子理一理,道:“且听本官一一道来,左右的,上茶。”
沈姐与他一碗茶,笑道:“老爷快说,不说这茶奴还拿走。”
李知府就道:“新京城又不是自己从地里长出来的。建个三五年都算快的了。咱们惯例是上户按亩出丁,中户和下户是三丁抽一。我们家又是官户又无田,什么都不消咱们出。就冲我家无田,明儿带着田契来投身的不晓得有多少,慢慢挑就是。”
官家优待百官,官户依着做官时的品级,便是九品都能有几十顷地只要半税,若是再置祭田几十顷,这几十顷祭田是分文不需纳的。一但中了举,就是官身,就有人送田送产,自写契纸来投身,图的就是官户的诸般好处。
却说枫叶村王家,自王翰林当了官儿,他兄弟两个没分家,全村都把田产寄在王大伯名下。偏分家的时候王大伯中风说不得话,王翰林又分文不取。这一分了家,大家的田都不是官户的田了。族长自家就是枫叶村里正,看着分给他的税赋数额涨了一倍,愁的要死。
作者有话要说::)
关于书评,说两句。欢迎所有的书评,不论正负分,呵呵。
请注意不要用不文明的用语,也请不要人身攻击。
佳节难过
( )王翰林兄弟分家,族里老人平日里说起来,都说王翰林既然还有银子,又不曾分家,来家就当交与大房,两房一起使用,既然不与,分家不要祖产,也还罢了。
他兄弟两个的祖产交到王大伯手里时,极少也有二三万金,王大伯接管富春书院这么些年,钱财花尽,田园卖了一半,剩下的典与同县一位史财主了。富春的地价打着滚儿往上涨,史财主几次要把典的地买断,王耀芬都不肯,至亲好友都与他出主意,让他把富春书院卖了,将银子把典的地赎回来。
自打王大伯中风,又闹出寡妇外宅的故事来,富春书院连半个月都没撑下去。几个先生另办书院,学生都跑光了。王耀芬又请不到先( 富春山居 http://www.xlawen.org/kan/828/ )
表姐表妹们看见男人就这样热情,芳歌羞的要死,实是后悔陪她们出来,就拉拉英华的衣袖,小声道:“咱们往边上挪挪。”
英华看见那两位围住李知远的表妹也甚心烦,依着芳歌走到另一棵大树底下。李知远和赵十二看见英华让到一边,都有些着忙。李知远呷了一口茶,就道:“愚兄有事要寻大妹说。”把茶碗放到桌上,绕开两位表妹朝英华这边走过来。
赵十二也待过来,无奈被五位表妹紧紧围在中间,恼的他大喊杨小八。杨小八冲他身边的那位表妹挤眼,笑道:“我要小解,你们谁和我同去?”表妹们俱都害臊,都拿袖子挡着脸,还有一个娇俏地啐他。他拨开两位小表妹,把赵十二捞了出来。赵十二冷着一张俊脸,哼了一声朝镇里走。杨小八看看李知远,跟上去了。
李知远抱歉的对他们笑笑,转过头问英华:“府城好玩吗?”
“好玩。”英华方才心里还有些恼他。这会儿他抛下表妹特为跑来和她说话,她心里又觉得甜丝丝的,连笑容都变得甜美了。
“我们商量好了,中秋节那日上午办文会,中午各自回家过节,晚上就在这里办个猜迷会。”李知远看着英华,便有许多话要讲,“彩头呢,我会使人去县里买。不过谜面我一个人备办不过来,还要英华妹妹……”
“嗯。我帮你。”英华不等他说完就满口答应,又道:“我也有一事要和你说知,上回商量让我办的事,已经办好了。”
“太好了。”李知远欢喜道:“谜面差不多要三百条的样子,妹子可忙得过来?”
英华点点头,眼睛的余光看向表妹那边。八位表妹分成两堆,凑在一处不晓得说些什么,眼睛不时都朝这边瞟。英华看得一眼,就笑看李知远,问:“这都是从曲池府来的?”
李知远才要点头,忽然想到上回在清凉山,英华问他可是到曲池府说亲,那头就摇了又摇,笑道:“我只求梅里。”
他两个只顾打哑谜,芳歌那日不曾和他们一同站在清凉山的山坡上,哪里听得懂。她甚好奇,又怕哥哥和英华的亲事不成,不敢多嘴。只能微笑着站在一边。
赵十二提着一个纸包儿过来,一句话都不说,塞到英华手里,又看了一眼李知远,默默的走了。杨小八朝芳歌笑笑,把另一个纸包儿递给她,道:“给你们买的一点零嘴。”
芳歌愣了一下,纸包儿已是塞到她手里,杨小八和赵十二勾肩搭背站在球场上,喊李知远过去。候李知远走了,芳歌把纸包打开,里头却是半捧瓜子。她这还是头一回被少年男子当面送零嘴,心里甜滋滋的,就笑出声来。
英华把那纸包拆开,里头也是瓜子。这人,明明已是和他讲明白,爹娘也不会许,自已也不愿意,他这是什么意思!待不收,这些年相处不好薄了他的面子,可是收下,岂不是在暗示他自己对他有意?英华摇摇头,觉得自己想多了,赵十二身份尊贵,他的亲事连他亲生爹娘都不见得能做主,又岂是他想娶谁就娶谁的?英华就把瓜子包儿丢到梨蕊手里,道:“你最喜欢的。”
梨蕊接过纸包一笑,边上盯着她们几个看的小伙子就有一大半魂灵儿都飞上了天。然两位小姐身边还站着两个老管家,四道眼神雪亮锋利似四柄小飞刀,谁看这边多就朝谁身上扎。是以也无人敢过来调戏这谪仙似的美人儿。
然老管家的小飞刀吓得住男人,拦不住女人。黄九姑的女孩儿原是去镇口的杂货铺买针线的,隔的老远就看见赵十二从铺子里出来,她一路跟过来,虽然不认得英华,杏仁昨晚送东西给黄氏,她却是认得的。打量站在中间的两个女孩儿,觉得身量高挑,眉眼和姨父有几分像的必是英华,她就走过来,对英华笑一笑,问:“这是英华妹妹?”
英华和芳歌一齐打量对面的少女。看年纪也有十**的样子,头上戴着四时景的冠子,身上是青罗衫儿黄罗裙,腰边挂着一枚小小玉环,耳边一对琉璃珠,俱是时兴妆束。眉毛又细又弯,眼睛又大又亮,笑起来眼角弯弯的,只是唇边有一条深深的法令纹,看上去又有些愁苦像。这女子面像生的甚好,英华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她,只是微笑着点点头。
杏仁附到英华耳边小声提醒她:“黄九姑的女儿。”杏仁也只晓得她是黄九姑的女儿,不晓得她姓谁名甚。柳氏压根没把黄九姑母女放在眼里,回家两天也只英华送了几样礼物与侄男侄女,并无人问家里可来了客人,何来晓得姓名之说。
黄九姑的女儿等了一会,等不到英华喊姐姐,心里已是有些儿恼了。然她打寄居在舅家,惯会看人脸色,赵十二隔的不远,她也不发作,只拉着英华的手,笑道:“奴是你的表姐,小字怀翠。”
“怀翠姐姐。”英华微笑,道:“姐姐站过来些,外头热。”不动声色朝边上移了两步,就把手从怀翠手里抽出来了。
怀翠的心思都在赵十二身上,朝英华身边移了两步,笑道:“刚送你东西的是谁呀?”
我跟你很熟吗?英华诧异的看了一眼怀翠,道:“爹爹的学生。”
怀翠拿袖子挡着嘴,娇笑道:“姨爹的学生生的可真俊。”
难道富春的姑娘都是这般大胆?芳歌和英华一起哆嗦了下,她两个看看那边替赵十二娇喊助威的表姐表妹们,再看看这边盯着赵十二眼睛冒粉红色泡泡的表姐,两个齐齐后退一步。
英华就道:“更衣否?”芳歌点头道:“同去。”两个手拉着手跑到镇口,候使女管家跟上来,英华不想就回家,就道:“咱们逛逛呀。”
芳歌犹豫道:“母亲晓得不喜欢的,要不然,你到我屋里坐坐?”
陈夫人对芳歌虽好,到底是嫡母。英华晓得芳歌为难,就随她回家。恰好陈夫人午睡醒了,使人去看表小姐们。那婆子看见芳歌院里只有英华小姐,问得表小姐们都在外头看球,忙忙的回去和夫人说话。夫人一听大怒,自家出来瞧过,果然娘家侄女四双一个不落,花枝招展在球场边给表哥的同窗助威呢。她头一回看见赵十二这样的俊美少年,不免多看两眼,再看几个侄女儿多是盯着赵十二的,越发恼了,怒气冲冲回家,也等不及把女儿喊来,径真冲到芳歌的院子里。
英华忙上来万福。和自家几个侄女比,英华要温柔安静多了。老夫人看英华就顺眼了许多,压着怒气,笑问:“王小姐怎么没有出去耍?”
英华看陈夫人面上还有怒气,拿不准她的脾气,还在斟酌。芳歌已是笑道:“英华姐姐是来借绣样子的,女儿因母亲午睡未醒,所以不曾禀报母亲知道。”
陈夫人甚吃女儿这一套,笑得一笑,道:“绣花甚好,无事多来走走。”又到沈姐绣花的屋子坐了一会,方走了。
芳歌送夫人出门,回来小声笑道:“母亲最不喜欢女孩儿出门耍。方才想是晓得表姐表妹们是我带出去了,来责问我的。幸好和你来家。”
英华因她笑的甚坏,就推她道:“你既然晓得,还带表姐表妹们出去,你是故意的罢。”
芳歌无辜的眨眼睛,“表姐表妹们人太多,一人说一句都有些儿闹人,昨日哥哥就说,怕吵到母亲午睡,叫我把她们带出去看球。”
原来是李知远使的坏。这是绕着弯子在表明心意否?英华微笑低头,过了一会才道:“都说了我是来借绣样子的,你就与我两个绣样子描描罢。”
芳歌真个取了一本绣样来,英华就到后梢间把梨蕊喊来描绣样。梨蕊伏在案前描绣样,杏仁站在一边帮她磨墨按纸。
芳歌看她两个背影,小声笑道:“若是不认得的,都要当你们家梨蕊是小姐。”
梨蕊的肩膀就轻轻抖了一下。英华使了个眼色叫芳歌不要讲,笑道:“这回真要走动走动,府上五谷轮回之所在哪里?”
芳歌便把她带到后面,指着一个小小月洞门道:“在那里,我陪你到门口儿。”
英华摇头,笑道:“不是真要去,是和你说话儿。梨蕊她……她原也是好人家的女孩儿,原来住在我家隔壁的巷子里。她十岁上头父亲死了母亲改嫁,家里只得一个祖母。那老太太不知羞耻又和同族长辈有私,不晓得为何,居然把她卖给瓦里子一个变戏法的演相扑戏。街坊们听说了都骂,偏她同族都不出头。我二哥听说有这等气人的事,气不过,把那个同族的长辈打了一顿,把她买回来。她说我二哥买她回来,她就是我二哥的使女,若是二哥不要她,她也无处可以去。我二哥无法,也只有把她当使女带回家。谁知被打的那人去年病死了,他家就把我二哥告了,说我二哥强抢民女殴人致死,害我二哥被打发到燕南州当小校。”
“她真可怜。”芳歌听得这般,甚是同情梨蕊。
“可不是。”英华叹息道:“偏她还事事小心,从不犯错儿。我母亲很怜惜她,常说她是红颜命薄呢。”
芳歌想到二少爷摸梨蕊的屁股,红了脸又问:“那她将来会给你哥哥做妾了呀?”
“是罢。”英华有些懊恼,“我二哥原说不消娶亲,纳了梨蕊生几个孩儿也罢了。爹爹因他说不娶亲,倒打了他好几回,如今我母亲是为我二哥说亲也愁,不说亲也愁。”
“她性情这样好,生的又美,只怕你新娶的嫂嫂容不下她呢。”芳歌自己的生母生了三个孩子,连妾的名份都没有,她心里对妾是同情的,因道:“倒是你二哥甚讲义气,不娶最好。”
“我也这样觉得。”英华也叹息,“可是我爹爹怕是不肯的。若是替我二哥订了亲,只怕我爹爹要先把她嫁出去。”
她两个许久不见,在后院说了半日的话儿,就听见前面鸟语莺声,吱吱喳喳闹成一片。
这是表姐表妹们回来了?英华就请辞去,芳歌也没心思留客,两个一齐出来,就见八位小姐脸上都带着兴奋的潮红。看见英华,就有几个亲亲热热的扑上来,要和她说话儿。
英华反应也极快,笑着跳到一边,道:“实是要家去了,明日芳歌妹妹带各位姐姐妹妹来耍呀。”带着杏仁和梨蕊逃也似跑回家,进了王家的大门,她才按着心口,道:“真吓人呢。”
杏仁小声道:“咱们家那位也不差。”
梨蕊便知她说的是怀翠,和英华一齐笑出声来。英华觉得大家都看上赵十二,挺好的,憨笑道:“当初我们学堂里,有几个还为了他打架的呢。赵恒这家伙,一向行情很好。”
“可是小王爷看不上她们。”梨蕊微笑道:“小姐,你可怎么办呢?”
她们就忘了这是王耀祖家的墙外。黄氏担心丈夫,黄九姑念着女儿出去买针线还不曾回来,两个都在院子里转圈圈。听见墙外笑语,两个都竖起耳朵听,听见梨蕊说什么小王爷,黄九姑姑侄两个,都吓住了。
“和我不相干。”英华干脆的说:“他这个人,又没有什么长性儿,从前还爱和八郎逗你的。旧年听讲他和清耀公主的表妹还天天逛樊呢,后来不也没动静了。不用管他,咱们照对八郎那样对他,就使得。”
英华对赵十二除了同窗之谊没有其他,一想到李知远那几个表妹,很为自己能不能嫁给李知远而担心,就把他抛到脑去了。
英华不把赵十二当回事。怀翠却把赵十二放在心坎上了。满场踢球的少年,没有哪一个有赵十二那样好看,就是一皱眉,一挥手,都是俊的。旁人和他比,都成了土狗瓦块。
陈夫人出来把几个陈小姐带回府,她就得了机会站到那张桌边,候他们下场,就夹在管家当中与他们递茶打扇。旁人还罢了,遇到王家的这位表姐都客气的让过一边。赵十二头一个是叫人伺候惯了的,送茶过来就端,眼睛都不曾扫她一下。怀翠与他打扇,他也不让,还嫌人家扇的风小,犹道:“让开,换个有劲的来扇。”
怀翠生的还算美貌,自家觉得她比英华表妹生的还要美些,怎么人家给表妹都递零嘴了,都不正眼看她一眼?她怏怏的让到一边,四下里都寻不到英华,只得一步三回头,重到杂货铺子里买了针线来家。
她一进门,黄九姑就揪住女儿,问她:“你到哪里去了?家住着住着一位小王爷呢!就是你大姨父那个姓赵的学生。”
黄氏在心里盘算:公公是小王爷的老师,那累年积下的束修肯定不少,想来先前分出来的钱不过是九牛一毛,难怪昨日公公不有钱买地。似这般,耀祖买卖田地的生意实是可以接着做下去,便是赔光了,公公也养得活全家大小,须劝他搏一搏。不然就凭现在这些家当,休说替玉珠姐妹备嫁妆,给两个儿子出聘礼了,穿衣吃饭都不够使。
怀翠听得母亲说赵十二是小王爷,心都漏跳了几下,又惊又喜的按着心口,问:“真的?”
“想来是真的罢。”黄氏恨不得立刻出去按住小姑问个明白,“不然公公也不会因为这两个学生特为请厨子来。看他们那个排场可不小,连管家出门办事都骑的高头大马呢。”
“还是问问好呀。”怀翠拉黄氏胳膊就朝外走,“表姐,咱们去寻英华妹妹去。”
黄氏便和表妹由梧桐院绕到英华屋里,一左一右把英华围在当中,黄氏便问:“妹妹,听说咱们家住着小王爷?”
英华瞪了在边上捂着嘴的梨蕊一眼,笑道:“没有的事。王爷能住在咱们家?”
怀翠摇着英华的胳膊,笑道:“好妹妹,我们都听见了,你就招了。”
英华咳了一下,道:“是有,不过人家是隐姓埋名来跟爹爹念书,你们休要说出去。”
“不说不说。”黄氏和怀翠俱都点头似拨浪鼓,齐齐发问:“可是赵公子?”
英华看她两个眼泛精光,心里就哆嗦了一下,她想到李知远把表妹们都弄出去看赵十二,无人中意杨小八,她起了顽心,就道:“赵世兄其实才是真八郎。八郎其实才姓赵,旁的,我不好多说了。”
原来如此。黄氏确认家里住着小王爷,小王爷还是公公的学生,她就心满意足了。怀翠听说杨小八才是小王爷,那失望就差用毛笔沾浓墨写在脸上了。
候英华把她两个送出去。梨蕊和杏仁相视而笑,都道:“小姐,你好坏。”
英华笑道:“赵恒又不是世子,我不算哄人呀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:)
失望的陈夫人
( )晚饭时,陈夫人当着众小姐的面,责骂芳歌不该带表姐表妹们出去,芳歌低着头不敢则声。
李知远忙跪到母亲面前,道:“原是儿子的错。儿子想着表妹们在家里闷的紧,所才叫大妹带她们出去看踢球。”
其实喊她们去看球也罢了,这八个侄女儿不答应也罢了,同去站在一边看看也罢了,偏要送茶揩汗打扇诸般不自重,真真是丢脸。陈夫人不好说娘家人的不是,请了家法把李知远打了十下手心,打得陈大舅老脸通红。
照理说,这十下手心就是送客,陈大舅当数落几句女孩儿们也有不是,再说要回家过节,陈夫人再虚留两句,大家顺风顺水就此搁开手,也不伤体面,多好。
然李家大姐夫如今又富又贵,知远外甥又实在不错,陈大舅已是铁了心要再结两家秦晋之好,更何况外甥的那两个同窗俱是东床的上上之选。家里的女孩儿都无多少嫁妆,想说门好亲难与上青天,若是能一口气嫁出去三个,不是更好?就是陈夫人明说要他走大舅也不见得肯带陈小姐们走的,何况只是轻轻打十下手心这等没有力度的送客。是以陈大舅老着脸皮埋头吃饭,还道:“姐姐家这汤,好吃!”
几位陈小姐你看我我看你,俱都红着脸低头吃饭。陈夫人晚饭吃了一肚皮气,狠怕积食,到李知府的书房走动消食,抱怨道:“二弟他们是怎么教女孩儿的,一个两个这样还罢了,齐齐的八个都这样,看见生的略清俊些的男人都围上去,脸都不要了。”
夫人在娘家找儿媳的事被儿子搅黄了,李知府暗乐,劝:“孩子嘛,都是爱玩爱闹的。再说了,咱们富春从前还作兴踏月望歌呢。少年男女一处说说话,也没什么大不了。”
“你也说是从前!如今还有几家那样!”陈夫人恼道:“似那般不知羞耻的女儿,就该乱棍打死。”
“咳咳,那不是咱们孩子,不能打,更不能打死。”李知府替陈夫人打扇,道:“夫人这般,想来孩子们也没想到表姐们性情儿都这样活泼呢。看咱们女儿,不是看势头不对就躲回来了么,都是夫人教的好哇。”
陈夫人满意的点头,道:“芳歌今日甚好。她也有十六了,你也当留心寻个好女婿了呀。旁人还罢了,似儿子那个生得油头粉面、招蜂引蝶的同窗,可不许找!”李知府连忙答应,把夫人哄的回嗔做喜,高高兴兴走了。
儿子就两个同窗,哪来的油头粉面?李知府想了半日,猜是赵十二,难不成老妻这是因为娘家侄女看上了赵十二生气?李知府使人去喊儿子。
李知远正在翻书写字谜儿,听得父亲喊,只得收拾书桌,小跑着过来,经过八位表妹暂住的院子,还能听见表妹们的欢声笑语。他摇摇头,绕到书房去,问:“父亲喊儿子来是为何事?”
“问问你表妹们下午做了什么,叫你母亲这样恼火。”李大人笑眯眯道:“你还真是摸准了你母亲的脾气,会见症下药呀。”
李知远低头,笑道:“表姐们在母亲面前个个知书达礼、安静温柔,可是儿子实是不想娶呀。儿子就想呢,和儿子一起踢球的里头很有几个不错的,倒是可以让表妹们先见一见……”
“说重点,重点。”李大人笑骂:“你这套跟马师爷学的,以后拿去哄上司去,自家老子面前,休要弄虚的。”
“她们见了赵世兄,都疯了。”李知远怪难为情的,“儿子也想不到哇,在家个个都安安静静的,和儿子说话都脸红,一走到赵世兄身边,也敢替人家打扇了,也敢送人家帕子揩汗了,还敢替人家送茶了。还好赵世兄是正经人。”
李大人沉吟半晌,道:“这事你做的不对,你可晓得?若赵公子不是正经人,你的表妹们要吃亏的。他是正经人,又生的俊。这群表妹与你是麻烦,与他就不是麻烦了?”
李知远低头,不敢接话。
李大人又道:“在府衙里,确实个个都要提着胆子揣着心眼说话做人。马师爷教你,你也肯学原是好事。咱们来家,要一了百了,也用了些不是手段的手段来对付同族那些臭虫,却是爹爹没有和你说明。手段和心机,是拿来对付什么人的?是用来对付外人和坏人的。你看你先生,他送回家几万银子,他兄长还疑他,侄儿们分家都不肯分书院与他,吃了这般大亏,换了旁人当如何?”
“执意要分,说不定要打官司的。”李知远小声道:“先生这般,哪怕以后转手卖了也罢,何至于一文不取,自己还气的病了许多日。依着儿子说,一定要分,分到手转手赠与同族,多好?”
“儿子啊,你那个叫市惠。”李大人再叹息,道:“依着你先生的忠厚性子,他也做不出来。依着爹爹我,我也做不出来。在老百姓看来,现在是你先生富,他兄长家穷。你先生不与大哥钱用原是不对,居然还要分家当,说起来只怕要啐他一脸。”
“这……王大伯家里穷,原是他们不会经营。先生家里富,一年几千两都送回家与王大伯用了,先生那几千两,都是师母做小买卖赚的。我听杨八郎说,王大伯从前还写信骂先生呢,说先生不该娶商人女儿做填房,更不该让妻子去做生意。所以先生回家,才不肯回枫叶村住的。”
“咳,咳咳。”李大人无奈道:“这些事情旁人哪里晓得,咱们晓得的都替你先生不值,可是在王大哥那边看来,这分明是你先生藏着银要留与自家用,有了私心。所以啊,若是师母去世他两个就分家,也不至于此。哎——扯远了。”
李知远的头又低了下去。
李大人正色道:“咱们现在只说你。与你亲厚的人,你还当以诚相待。你不喜欢那些表妹爹爹也晓得,你这个法子正好对着你母亲的脾气,虽然有效,却不大好。若你赵世兄不是正经人,岂不是害了你表妹?”
“赵世兄原是正经人……”李知远小声回答,额上的汗一粒一粒往外冒。
“他是正经人,你就与他添麻烦,你这个,叫不叫君子可以欺之以方?”李大人厉声道:“你自己想想,你这样做可对?”
“是儿子小人了。”李知远跪下,涨红脸认错。他并没有想过那么多,只是觉得表妹们看上去都对赵十二有意,若是她们见到赵十二,必定热情的很,到时候叫母亲晓得了,必定不喜欢这群表妹,婚事自然就不消提了,实是不曾想过别的。
“和我认错无用,你自去和赵公子认错去!”李知府想了想,又道:“诚心诚意和他说说你是怎么想的,如今你为什么觉得自己错了,跟他认错。你这个性子呀,以后自己怎么当官?”
教训完了还要打击一下,李知远郁闷的要死,擦了擦汗,过来王家,他是常到赵十二院里的,都不消通报,看院门儿不曾拴,径直进去。就见黄九姑母女和王大嫂围着杨小八打转,极是殷勤客气。
杨小八笑的嘴角都抽抽了,看见李知远在阶下,隔的老远就喊:“李世兄可是来说功课的?你先去赵兄屋子里,我就来呀。”一头说,一头对黄九姑抱拳,道:“不送不送。”逃也似跳到台阶上,紧紧拉着李知远的手,小声道:“恩人哪,今晚别走了,我们一起睡。”
李知远用力抽手都抽不出来。那边赵十二屋子的门轻轻开了,一个管家防贼似的藏在门后,道:“快进来。”把他两个拉进去,迅速把门上拴,挥汗道:“这三个女人,真吓人。”
赵十二里间窗都没敢开,几个管家在替他打扇,看见他两个进来,笑道:“小八你要躲女人,李世兄你呢?是不是躲你家的表妹们?”
李知远的脸涮一下就红了。少年都是爱面子的,要跟情敌认错,就是变相承认自己不如他,更是难上加难。然父亲说的有理,自己原是错了。错了就要认帐。李知远嘴唇哆嗦了两下,老实道:“赵世兄,我是来和你认错的。我不该叫我妹子把表妹们喊出来看球,给你添麻烦。赵世兄,我对不住你。”
赵十二其实心里真有些不快,不过天家子孙又是一般儿养法,再恼当面待人都是笑笑的,何况他生的确实俊,走到哪里都会被女人纠结,也真是惯了。所以他也只是有些不快,并没有真往心里去。李知远是真心认错,他也不好意思说他其实恼过,只道:“无事,我都习惯了。”
赵十二越这样说,李知远越惭愧,前胸后背都渗出汗。
杨小八看李知远这般,忙笑道:“这等咱们十二公子还不放在眼里。你不晓得呀,有一年春天英华妹妹和同窗赛马。我和王二哥,还有十二公子去看,去的时候是空手去,回来我和王二哥一人背了一篓烂樱桃,脸上都叫樱桃打肿了。王二哥还嗔着我不该把他带去,回来又揍了我一回。还有一回和他出门逛没带从人,恰遇到一群不晓得谁家的少年女眷出门,把他围在中间,拉荷包,拽衣带,差点就把他衣衫给剥光了。”
赵十二笑道:“似令表妹们这样温柔安静,实是不算什么,我不恼的。”
李知远因他两个赤诚,心里更加不好受了,点点头,道:“赵世兄不恼我,然我是做错了,就要认错则个。”
杨小八哈哈大笑,拍着李知远的肩膀道:“我发现你说这话的神情,很像先生了呢。”
赵十二也看了看,回忆先生说这话的样子,也道:“甚像,甚像。王耀宗来家,必定会以为多了个兄弟。”
他三个在屋里说笑毕,使管家去看黄九姑她们可走了,岂料黄九姑三个还守在杨小八屋里,杨小八都想哭了,道:“你们替我想个法子呀,王大嫂她们这样,我都怕了。”
赵十二做惯了大爷,向来都是人家出主意他点头,是以他只看李知远。李知远苦笑道:“别看我,我也没好法子。咱们三个挑灯读书罢,大声点念,说不定师母听见了会带救我们。”
住在先生家里,也实是不好用什么法子,李知远说的极是。赵十二也就依了他,把书桌摆到当中小厅里,大开门窗,三个人各据一边,大声念书。
看见他们开门,黄九姑原是想过去。然书声大作,两个膀大腰圆的管家站在门口,隔着老远就摇手,她也不好过去了。黄氏便劝姑姑和表妹回家。怀翠遥看灯下少年读书图,李知远就罢了,不过是回乡知府的儿子。若是依着她的性子,就该给人头上画个X再拖出去。杨八郎少年英俊,气质不凡,然赵十二更是美貌,这两个,还真不好取舍呢。怀翠痴痴的望着赵十二,心道:“你要是小王爷,该有多好!”
念着赵十二的自然还有陈家小姐们。大姑姑饭桌上发了脾气,明是打李家表哥,其实是打她们的脸。晚饭后几个姐妹回客院,聚在一处说话。就有个说:“大姑姑这样的脾气,将来做她儿媳妇难呐。”
另一个和她不对付的道:“你怕什么,休说轮不到你,就是轮到你,你也可以说不嘛。”
第三个和第一个要好,就帮第一个说:“别吵了。就你白日里围着赵公子打转,瞎子都看得出来,你想和人家踏月望歌。”
“哎呀呀,人家是东京人氏,又不是曲池的土财主,踏月望歌只有曲池府认帐,人家不认的,说不定学要说你是私奔,私奔为妾呀,你可怎么办?”第四个落井下石,除了第二个,大家都笑了。
唯有那个爱慕杨八郎的,因她不走寻常路,不挡人的道,所以她说话人都还听。她就道:“咱们没多少嫁妆,若是能寻个好女婿,就是踏月望歌也无妨。东京怎么了,京城还要搬到富春县来呢。”
大家都觉得她说的有理,俱都安静。她又道:“休说李家表哥和他两个同窗,他们三个又不能把我们八个都娶了。我看和他们一起踢球耍子的也有几个家世相貌都不错的。一人看准一个用功夫罢。咱们自家姐妹争什么,莫要争来争去便宜了旁人。”
芳歌生的也美,虽然是庶出,可是大姑姑不生,待她如亲生,想来嫁妆也不会少。翰林小姐生的也美,听说她穷的也无嫁妆,可是赵公子还塞她零嘴呢,就连李家表哥也特为跑去和人家说话儿。姐妹们各自在心里掂量,都觉得看中杨八郎的那位才是慧眼,先占了一个独食。大家思索良久,就有个不太自信的,道:“我不和你们抢,我陪嫁最少,我看中翰林小姐的表兄了,那人生的虽好,是个穷的,你们也别和我抢。”
翰林小姐的表兄,确实是个穷的。生的好又不能当饭吃,大家都不吱声,只当默认。
大家都把话说开了,又没有长辈在,事关终身大事,小姐们也没的害臊。她一开了头,还有两位陈小姐都另换了目标,把主意打到同来踢球的少年书生头上了。唯有两位一门心思认定了赵十二,还有两位放不下表兄。看中杨八郎的那位就道:“你们争你们的,莫来坏我们的好事。”
陈淑惠就道:“你叫陈淑贤不要和我抢呀。她先巴着表哥不放,看见赵公子又移情别恋,水性杨花。”
被骂水性杨花的那个,恼了,怒道:“早上坐船,我站在船头和表哥说话怎么了?谁没有和表哥说过句把话。倒是你,乍一见人家赵公子,就两眼发直,一脸的花痴像。表哥站在边上都替你难为情!”撸袖子就想动手。
她两个在家就常吵,小时候打架要也常有,大了这还是头一回。也有偏着淑惠的,也有偏着淑贤的,就把她两个拉开。
陈夫人从老爷书房出来,打算再去敲打女儿,经过客院听见里头的说话声音,站在院门外听了一会儿,气的直哆嗦。她走到芳歌院里,寻着还在绣花的沈姐,抱怨道:“这几个侄女儿,怎么就叫他们教成这样,一个比一个不害臊。”
沈姐低头绣花,不敢言语。陈夫人和她相处甚好,有些不方便在丈夫面前抱怨的话,都爱和她说说,见沈姐不答,她又道:“我看淑兰和淑芬倒还好。你觉得呢?”
“都好。太太觉得哪个好,就是哪个呀。”沈姐笑道,一边穿针一边道:“倒是大小姐,今日实不该带表小姐们出门,该打她几下长长记性。”
“你背着人说她几句罢。她如今也大了,我做嫡母的,要替她存体面。”陈夫人原是想数落沈姐的,沈姐这般说,她就换了说法,道:“给儿子娶媳妇,给女儿挑女婿,都要谨慎呢,看得见的好,都不是真好。总要慢慢儿察考。”
“夫人说的是。”沈姐把丝钱打了个结,专心绣花。
陈夫人看看摆在架子上的那些绣件,估计着芳歌的嫁妆也绣的差不多了,又道:“富春尚厚陪嫁,少什么你再与我开单子,打发人去府城买。还有妆奁田,就是贵,也要先替女儿置几顷,你且替我留心,挑几个得力的管家将来与女儿陪嫁。”
沈姐一一答应,陈夫人要走,她就把陈夫人送到前头去,看她房里灯已经亮着了,晓得老爷今晚在她处歇,就径直过去,笑道:“老爷可是看书累了?”
李大人笑道:“大舅寻我说知心话呢,又不好应他的,只有在你这里躲一躲。夫人方才到你那里去了?”
“嗯,说大小姐的嫁妆。”沈姐替李大人宽衣,笑道:“说要替大小姐置嫁奁田。”
“这个么,不急不急。”李大人笑道:“休看现在地价涨快。秋收之后一定会跌下来。到时候休说还要花银子买,人家说不定白送!”
“求老爷明示。”沈姐原是泉州府一个穷秀才的女儿,早年家里过得,也略通文,后来家里穷的过不得了,她又无嫁妆,爹爹重病又无钱买药,所以哥嫂把她典与李知府为妾。因她是典的,又是良家子出身,将来免不得还要再嫁,陈夫人就不曾与她名份。原来只说待芳歌懂事些她就走,谁知又有了小青阳,前前后后在李家呆了近二十年,陈夫人因她年纪大了再嫁也寻不到好人家,回富春老家就把她带回来了。
李大人和夫人感情甚好,待这个与他生儿育女的妾也好,只是不像对夫人那么尊重,倒是经常和她开开玩笑的,说话也随便的很。爱妾这般问,他就把胡子理一理,道:“且听本官一一道来,左右的,上茶。”
沈姐与他一碗茶,笑道:“老爷快说,不说这茶奴还拿走。”
李知府就道:“新京城又不是自己从地里长出来的。建个三五年都算快的了。咱们惯例是上户按亩出丁,中户和下户是三丁抽一。我们家又是官户又无田,什么都不消咱们出。就冲我家无田,明儿带着田契来投身的不晓得有多少,慢慢挑就是。”
官家优待百官,官户依着做官时的品级,便是九品都能有几十顷地只要半税,若是再置祭田几十顷,这几十顷祭田是分文不需纳的。一但中了举,就是官身,就有人送田送产,自写契纸来投身,图的就是官户的诸般好处。
却说枫叶村王家,自王翰林当了官儿,他兄弟两个没分家,全村都把田产寄在王大伯名下。偏分家的时候王大伯中风说不得话,王翰林又分文不取。这一分了家,大家的田都不是官户的田了。族长自家就是枫叶村里正,看着分给他的税赋数额涨了一倍,愁的要死。
作者有话要说::)
关于书评,说两句。欢迎所有的书评,不论正负分,呵呵。
请注意不要用不文明的用语,也请不要人身攻击。
佳节难过
( )王翰林兄弟分家,族里老人平日里说起来,都说王翰林既然还有银子,又不曾分家,来家就当交与大房,两房一起使用,既然不与,分家不要祖产,也还罢了。
他兄弟两个的祖产交到王大伯手里时,极少也有二三万金,王大伯接管富春书院这么些年,钱财花尽,田园卖了一半,剩下的典与同县一位史财主了。富春的地价打着滚儿往上涨,史财主几次要把典的地买断,王耀芬都不肯,至亲好友都与他出主意,让他把富春书院卖了,将银子把典的地赎回来。
自打王大伯中风,又闹出寡妇外宅的故事来,富春书院连半个月都没撑下去。几个先生另办书院,学生都跑光了。王耀芬又请不到先( 富春山居 http://www.xlawen.org/kan/828/ )